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这幅对联是1962年郭沫若先生为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先生故居写的。

离堆公园的名人与文化(淄博名人录之柳泉居士蒲松龄)(1)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

崇祯十三年四月十六日(公元1640年)出生于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蒲家庄,始建于宋代,由于村中有三颗古槐又名三槐庄。明初因村东有井,满而溢为溪改村名为满井庄。据说当年满井周围有柳百株,所以满井又叫柳泉。至明朝末年因蒲家人丁兴旺改村名为蒲家庄。康熙五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公元1715年2月25日)酉时,蒲松龄因病与世长辞,享年76岁。

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初应童生试,以县、府、道三第一进学,受知山东学政施闰章。

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八月,应任江苏宝应知县的同邑友人孙蕙之聘,南游做幕。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春、夏在宝应、高邮。秋辞幕返里。

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四月,随本邑缙绅高珩、唐梦赉游崂山。秋应乡试未中。

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作成狐鬼小说初步结集,定名《聊斋志异》。高珩为之作序。共有短篇小说491篇。

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十月,赴青州考贡,为岁贡生(保送生),受知山东学政黄叔琳。参加科考五十三年屡试不中,期间大部分时间在毕际友家做西席。《聊斋志异》成书也在此期间,生活并不富裕所以说设茶摊听故事的说法值得商榷。

《聊斋志异》有三篇序分别是由好友兼亲家的高珩写的序,同乡好友唐梦赉的序,还有蒲松龄先生自己写的志。据福建福建大学文学院2002级硕士研究生李东琴文《聊斋志异》王评之考述:《聊斋志异》第一次初步成稿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卷一,用的是自序和高珩序。三年后第二卷成稿用唐梦赉的序。写的最晚的是《夏雪》,《聊斋》卷八写成于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时蒲松龄六十八岁。

蒲松龄,高珩,唐梦赉都是淄川名人。他们曾结伴出游崂山辕岭并遇到了海市蜃楼,回来后写下了《聊斋志异·山市》。《聊斋志异》被拍成了N个版本的电影和电视剧,最富盛名的应是《聊斋志异·聂小倩》改编,张国荣先生和王祖贤女士主演的《倩女幽魂》了!

《聊斋志异· 人物》中有一篇《齐天大圣》,“孙悟空乃丘翁之寓言”此处蒲公错笔了。

书中丘翁指的是全真七子中长春子丘处机,丘处机有著作《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述的是丘处机西行给成吉思汗讲养生之道一路见闻,而非唐三藏西天取经的《西游记》。

蒲松龄先生借鬼狐之事针砭时弊,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种种不满和对封建礼教的抗争。正如高珩序中所言:“吾愿读书之士,揽此奇文,须深慧业,眼光如电,墙壁皆通,能知作者之意。”好文章须用心品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