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的清楚的。

我们先来看两篇这个自称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人,他发表的两篇微头条的小作文。

真理可以战胜谬误吗(真理为什么会输给了谬论)(1)

真理可以战胜谬误吗(真理为什么会输给了谬论)(2)

这个自称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人(带V的)写的这两篇小作文是否含有诡辩的成分,我在后面再说。

先来看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天,真理骑着毛驴去找谬论,打算说服廖论放弃他的观点。路上,真理碰到一个人,他便向这个人问好。于是,两个就结伴而行。

走了一段路真理问这个人:“你是谁呀?”

这个人回答道:“我是谬论,你是谁呀?”

真理说:“我是真理。”

谬论问真理:“真理先生,按照你的观点,你应该骑驴,我应当在地上走,是不是?”

真理说:“不,我们轮换着骑吧,一人骑一个小时。”

说完,真理便爽快的跳下毛驴,让谬论骑了上去。

谬论骑了一个小时后,真理对谬论说:“老弟,你已经骑了一个小时了,该下来让我骑了。”

谬论说:“我不下来,我应该继续骑驴,而你应该继续在地上走。你若不服气,等我们遇到一个人后,由他来评判,看你我两个人究竟是谁应该骑驴,谁应该在地上走。”

真理反驳道:“你这个人有好没廉耻,毛驴是我的,为什么还要找别人来评判呢?”

谬论说:“那不行,非要找个人来评判不可。”

没走多远,真理与谬论遇到了一个人。谬论问那个人:“老哥,你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是应该让真理走遍天下,还是让谬论走遍天下呢?”

那个人回答道:“这还用问吗?当然是让真理走遍天下啦。”

于是,谬论对真理理直气壮地说:“你看,咱们遇到的第一个人就为咱们作出了公平的评判,真理先生,你去走遍天下吧,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说完,谬论骑着毛驴就走了。

这个寓言故事已经说明了问题,表面上看,谬论看似振振有词,蛮有道理的,而真理反倒变的理屈词穷,无言以对了;但从直觉上又会觉得真理没有错,谬论显然是在玩弄某种语言诡辩的花招。

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交往中,也会常常碰到这类“谬论”的人,例如这个自称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人所写的这两篇小作文,看似说的有理,实则是在玩弄语言的诡辩花招。

我们来分析一下他小作文的这段话:“一天前还在封控,一天后就解封,这里面有科学道理吗?”

众所周知,封控或是解除封控,是国务院的决策。他认为必须要有人来评判才行。那么,谁来评判呢?当然是一些他们想要的大V们。

他接着写道:“像这么重大的问题,靠猜,靠误打误撞总是不行的,是会误国误民的。

他将疫情联防联控的决策说成是靠猜,靠误打误撞。

他写道”我们的科学家在这三年来到底在做什么?有没有对病毒做过深入的研究?“

三年的疫情防控在他看过什么也没有做,对病毒没有深入的研究。难道国产的疫苗是凭空而来的?各省市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是风吹走的?

他写道”新冠病毒一天前毒性还极强,一天后就突然变弱了,变成奥密克戎了,是这样吗?“

全世界都知道奥密克戎以及此病毒的毒性,唯独此人不信。但又故作惊讶的问是这样吗?不是这样能是哪样?

他写道”有没有科学家能站出来,说说话,对老百姓负责任一点,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你想什么样的的科学家站出来说话?漂亮国的?中国已经有很多医学的专业人士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你不信呀。

这个自称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人质疑我们的专家,科学家说出来的话总是没有定论,而且他们之间还会互相打架?质疑国家的科学精神到底到哪里去了。那么,他质疑的论证又在哪里?

他在最后一段写道:“但如果时间节点没有科学依据,那么,在半年前放开,现在放开,或半年后放开,有什么不同?一个国家的科学家和专业人士如果对事物没有一个认真探索的精神,那么叫老百姓还能相信谁呢?”

他一方面在质疑国家的防控疫情的决策,另一方面又 质疑专业人士没有科学依据。那么,他自己的科学依据论点在哪?他的质疑还有意义吗?

一个高级的语文教师竟然写出这么低级的牢骚满腹的小作文,岂不让人耻笑?如果他真是一个高级职称的语文教师,岂不误人子弟?

再来看看他第二篇小作文中的一段话:“在事实上,对于有些没有把握的东西是不能预测的。因为它没有科学根据和理论根据。说明年上半年结束,对于这个乐观的结果谁都可以预言,但问题是你必须拿出有力的证据。如果再乐观一点,如果有网友说明年一月结束也是可以的,但你在说的同时也要拿出有力的证据。”

这句话就是在玩弄诡辩的花招了。别人说的是自己的看法,他将这句话说成了预测

辞海解释看法的含义是对客观事物所抱的见解。预测的含义是:预先测定或推测。

这个自称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人这是这样在玩弄语言文字的诡辩花招。

他说别人没有科学根据和理论根据。那么,这个自称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人又有什么科学根据和理论根据证明自己的质疑是正确的呢(我也玩一下以谬攻谬的诡辩术)?

这位被司马南影射为“算命”的国家功勋,和这个自称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人,在质疑别人的时候,先去看看这位功勋人士接受广州记者提问的时候说的话:“当前预防重心要从预防感染转到预防重症,加强新冠疫苗接种是下一步关键。根据团队模型测算,预计广州第一波感染峰值可能会在明年一月中上旬到二月中期到来,三月份中上旬进入平稳阶段,乐观估计在明年上半年可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

这位国家功勋还一句话是:““刚刚有人问我,什么时候能恢复到2019年以前的状态?我的看法是在明年上半年,3月份后,我不敢保证,但看趋势应该是差不多这个时候。”

看到了吧,这位被司马南影射为“算命”的原话是看法?而不是预测。

这个自称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人继续玩弄语言诡辩的花招还有:”所以,对于有争议的问题,互相批评一下是可以的,这对国家有利,对人民群众的健康有利。而网友们在评论的时候,也要对事不对人,形成一个好的舆论氛围,这样对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很重要。“

第一、争议,意为尚有争论未达成一致结论。

这个自称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人,我试问你:既然对这位专业人士的话心存争议,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出你个不同的意见,例举不同的依据。你例举的出来吗?既然你不能例举有科学的依据,你又凭什么去质疑别人?

第二、批评,意为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

这个自称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人,我再试问你:既然你认为这位专业人士说的是错的,那么你也要拿出有科学根据和理论理依据来反驳别人,指出别人的错误的地方,并进行质疑。在医学专业领域,你一个不懂医学的人,在未经实践论证的情况下就质疑别人,你质疑的依据又在哪里?你这这岂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用自己的手打自己的脸面?

作为一个育人的园丁,首先要先自省。

鬼谷子说道:言有故曲也。

经商百忍篇里也有一句名言:口是三五之门,颊齿一动,千驷难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