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科技盘点]2016年,可以被认为是国内彩电品牌整体向好的一年:

市场调查机构IHS最新数据称,中国彩电品牌在本地市场的占有率,在由2014年的76.6%增至2015年的81.9%之后,今年第三季度进一步上升到至84.3%;

在全球市场,第三季度中国品牌共计占全球电视机市场的31.9%,高于前一季度的28.9%,相比之下,韩国品牌份额为32.2%,低于前一季度的35.4%;

群智咨询预测,2016年中国品牌出货量将达到8360万台,历年来首次超过韩国品牌,为全球销量最多的地区品牌。

时至年末,海信也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高端子品牌、关键技术、体育营销、强强联手则是这份成绩单上的关键词。

海信电视产业前景(海信电视年度盘点)(1)

VIDAA:互联网电视不只靠拼“低价”

延续上年的高端化路径,2016年,各电视品牌纷纷进行高端化布局或转型,推出大尺寸、高品质产品,试图借力“消费升级”的宏观新形势,突破市场存量期的盈利增长瓶颈,或者摆脱国内现有市场规模的束缚,在海外,特别是欧美市场收获更多“红利”。

在产品持续走高端化路径的同时,随着90后消费群体的快速成长,海信结合互联网电视的兴起,以年轻人群为主要目标,突出时尚科技元素,在今年6月末,将之前旗下自主研发的互联网电视操作系统VIDAA,作为独立大屏高端互联网电视子品牌加以推出。

背靠海信,VIDAA在产品硬件、软件以及内容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积累,为品牌独立化运营奠定了良好基础。上市不久,VIDAA互联网电视就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与奥维云网联合举办的“2016年中国彩电行业第二季度研究发布会”上,斩获了“2016创新产品”大奖。

起初作为海信自主研发的智能电视操作系统,VIDAA从2013年发布至今已经完成4次升级迭代,为海信积累了超过2000万互联网电视的激活用户,也为海信获得了硬件销售之外的收益:今年11月份,海信首次对外披露了该公司旗下大屏内容平台聚好看的运营情况,海信方面表示,聚好看目前利润主要是来源于开机广告,大概在亿元级别。

依托海信的品牌背书、技术研发、工艺制造和品质保证,VIDAA延续了海信的高端化策略,填补了高端互联网电视市场空白,引领个性化和价值消费时代。海信,则通过VIDAA证明:“价格战”,并不应当是互联网电视的常态。

海信电视产业前景(海信电视年度盘点)(2)

激光电视:跳出韩企显示技术“包围圈”

对于“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争论由来已久。2016年,海信并未尝试在非此即彼的“口舌之争”上收获战果,而是试图通过实打实的产品来“引领世界的看法”。

显示技术上跟随日韩,亦步亦趋,这是国产电视品牌常常受到的诟病和自身的隐痛,布局激光影院电视,对于海信和为数不多的志同道合的友商而言,首先是跳出了以韩企业主导的OLED显示技术阵营。

2015年末发布规格分别为85英寸、100英寸和120英寸的三款产品之后,海信在2016年让激光电视更进了一步。

今年7月,海信发布全球首款DLP超短焦4K激光影院电视,使得激光显示技术正式步入4K显示新时代。历经10年,海信已实现从激光电视研发、设计到整机生产制造的完全自主运营,并取得217项专利技术。数据显示,其100英寸激光电视,上市不到三年时间,已占据85英寸以上超大屏电视市场近30%的市场份额。

11月末的“2016中国音视频产业技术与应用趋势论坛”上,海信激光研发团队摘得行业了最高荣誉——“2016年度彩虹奖”;海信4K激光电视获得“产品创新大奖”;海信4K激光显示获得“技术创新大奖”。海信及其激光电视产品,在2016年已经站上了一个“新起点”。

海信电视产业前景(海信电视年度盘点)(3)

自主芯片:国内彩电行业的“强心剂”

近年来,在全球市场了整体市场份额以及销量的提升,对于国产彩电而言,的确是利好消息。不过,中国彩电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大而不强”的固有印象,并未得到完全扭转。基础核心技术的薄弱,使得中国彩电企业在整体竞争中,并不能充分展现“攻势”。“缺芯少屏”,尤其掣肘行业发展。

彩电画质芯片,历来被日韩企业所把持,“缺芯”曾被认为是阻碍国内彩电厂商良性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但海信正试图用自主技术打破这一局面。

Hi-View Pro是海信自主研发的我国彩电行业第一块高端画质芯片,凭借此款芯片,海信形成了与索尼、三星全球显示技术三强争霸的格局,终端市场杀进全球前三。

今年11月,在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组织主办的“2016中国芯”颁奖典礼上,海信自主研发的Hi-View Pro画质引擎芯片一举夺得2016中国芯“最具创新应用产品”大奖。同时,海信也接到了来自包括联想在内的电视厂商的芯片采购订单。

无论是激光电视还是画质芯片,都可以看出,创新,对于海信而言,已经成为一种惯性,而海信开放合作的态度,则会惠及国内整个彩电产业。

海信电视产业前景(海信电视年度盘点)(4)

体育营销:品牌国际化的“通用语言”

2016年是有着欧洲杯和奥运会的体育大年,对于彩电行业而言是不可多得的机遇期。海信也有一系列的体育营销大手笔。

1月14日,海信成为欧洲杯顶级赞助商及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全球赞助商。尽管赞助费被业内称为“天价”,但效果绝对是物超所值。

欧洲杯后,根据益普索的抽样调查显示:海信品牌在中国知名度由80%提高到81%,在11个被调查国家的知名度由31%提高到37%,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五个欧洲国家的品牌认知度实现翻番;海信电视在中国市场领先地位的认知度提高了14个百分点。

在欧洲市场,海信电视销售第二季度同比提高了56%,环比增长了65%;海信43M3000出货为法国市场月度销量第一;德国Amazon网站,海信65寸产品是60-69英寸单品销量第一名。

欧洲杯后,正是受众更为广泛的奥运会。海信电视一方面整合中国体操队官方合作伙伴的平台,在奥运期间主推MU9600、MU8600、MU7000等多个系列ULED超画质电视,以及占据下一代显示技术制高点的4K激光电视等两大原创技术精品;另一方面,通过电视产品的硬件、软件和内容的一体化协同,在其智能电视上打造专门的奥运专区和奥运栏目,提供超高清的画质和超丰富的内容体验。

“玩转”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的足球以及世界三大体育赛事之一的奥运会,使得海信在营销上突破了国界,释放出中国品牌的自信心,提升了海信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海信电视产业前景(海信电视年度盘点)(5)

联姻TCL:巨头抱团提升产业实力

进入年末收官阶段,海信为明年的开局布下先手。

11月30日,海信集团与TCL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电视液晶显示面板方面深度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共同推进手机显示面板的合作。

作为中国彩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两家企业下半年在全球彩电市场都有不俗表现。市调机构 IHS 公布第三季全球电视出货排名,其中中国厂品牌合计市占率从第二季的 28.9% 攀升至 31.9%,创下中国厂商史上新高。根据另一家市调机构 WitsView 提供的数据显示,TCL 与海信两家中国电视厂牌第三季出货量分别跳增 42.3% 与 29.2%。

双方的合作从“看得见”的面板展开,借此形成产业链互补。而在“看不见”的芯片方面,二者的合作或许也在悄然进行,海信的画质芯片有可能规模供应TCL。二者的合作以及对技术应用的开放,将助推国产电视品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曾经被认为“缺芯少屏”的中国阵营有望上演集体反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