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WH-XB910N 这款耳机作为索尼 EXTRA BASS 系列中的旗舰产品,在前代 WH-XB900N 市场表现并不是很出色的情况下,没想到还是更新了。如今我也使用了快一周的时间,对于索尼 WH-XB910N 这款耳机有了基本的认识,今天就分享给大家。

利益相关:自费购入,主观体验,仅供参考。

索尼无线耳机wh-1000xm3测评(取代WH-1000XM3索尼)(1)

索尼 WH-XB910N

前排一些参数快速一览:

在聊这款耳机之前,首先你还是要对这款耳机的定位有一个基本的认识。WH-XB910N 是一款头戴式重低音降噪耳机,重点在“重低音”这三个字。 并与 1000X 降噪系列相比,其定位也是整整低一档的。所以心理预期这东西嘛,收一收。

开箱:

早在今年年中 WF-1000XM4 发布的时候所宣传的环保包装时,我就一直好奇索尼在较大包装中会如何改变,作为步入包装环保时代后的第一款头戴式耳机,终于见到“庐山真面目”了。

索尼无线耳机wh-1000xm3测评(取代WH-1000XM3索尼)(2)

索尼 WH-XB910N 外包装

与传统的抽屉结构不同,这次采用的是“包书皮”的包装方式,打开后发现还有一层包装,非常简洁,上面印着“SONY”logo。

索尼无线耳机wh-1000xm3测评(取代WH-1000XM3索尼)(3)

索尼 WH-XB910N 内包装

再进而打开包装,才能看到耳机的本体(实则为收纳盒)。很惊喜的发现这一次索尼竟然为非 1000X 降噪系列的耳机搭载收纳盒了,近两年的低档位的耳机只有收纳袋。

索尼无线耳机wh-1000xm3测评(取代WH-1000XM3索尼)(4)

索尼 WH-XB910N 内包装

这一次的收纳盒和 1000X 降噪系列的是一样的,不过有个小细节是正面这次多加了个“SONY”logo,信仰感满满。

索尼无线耳机wh-1000xm3测评(取代WH-1000XM3索尼)(5)

索尼 WH-XB910N 收纳盒局部

最后,再简单的浏览一下 WH-XB910N 包装的主要内容:

索尼无线耳机wh-1000xm3测评(取代WH-1000XM3索尼)(6)

索尼 WH-XB910N 包装主要内容

外观与佩戴:

首先还是简单的看看这款耳机的外观,整体的轮廓形状和前代及 1000X 系列没有太大的出入,主要还是在转轴部分,这次有一点小改动,具体直接见下图 2。

索尼无线耳机wh-1000xm3测评(取代WH-1000XM3索尼)(7)

索尼 WH-XB910N 正视图

索尼无线耳机wh-1000xm3测评(取代WH-1000XM3索尼)(8)

左:WH-XB910N 右:WH-1000XM4

耳机整体的触感还是偏“塑料”一点,的的确确和 1000X 系列的质感没法比。但相比于前代 WH-XB900N 还是提升了不少,前代的塑料感更强烈。这一回在耳罩外侧,以及头梁部分都还是有优化提升的的。但我和某国产耳机相比,索尼这款的做工还是会好一些的。

索尼无线耳机wh-1000xm3测评(取代WH-1000XM3索尼)(9)

左:WH-XB910N 右:WH-1000XM4

回到实际的佩戴体验,这次最大的感受就是耳垫加厚了许多,上耳后包裹感的确很强。刚到手的耳垫是有点偏硬的,手动的挤压一下,佩戴了三四天后就“变”软了。

索尼无线耳机wh-1000xm3测评(取代WH-1000XM3索尼)(10)

WH-XB910N 耳垫

但是相比于 XM4,这款有点夹头,两侧耳罩向内的那个“力”有点大,使用了三四天也没有改善,我想这和这次头梁轮廓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

索尼无线耳机wh-1000xm3测评(取代WH-1000XM3索尼)(11)

红圈 后反馈麦克风

最后要吐槽一点的就是这次后反馈麦克风设计得不合理。这次麦克风它用了一个很大的不明的方形结构来保护麦克风,可是就导致了上耳后搁耳得很,佩戴十分钟就感觉到强烈的不适,甚至耳朵被它搁的有点疼,不得不摘下耳机。

我不晓得是我的耳朵真的太大了,还是就是它设计得不合理,反正我的体验是负面的,希望有使用过的朋友路过这个回答可留下你的佩戴体验。

总的来说,佩戴部分头梁、耳垫的加厚会使得耳机整体的佩戴稳固度及包裹感更强一些,但也随之可能会造成夹头,捂耳等现象。同时,耳罩内侧的麦克风很有可能会搁耳,使得无法长时间佩戴。比较建议有条件的朋友去线下实体店体验一下。

降噪性能:

降噪性能是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同时也非常关心 WH-XB910N 和 WH-1000XM3 或 WH-1000XM4 的对比,是否能够赶上 XM3?

通过实际的体验,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WH-XB910N 在低频部分的降噪处理并不是干净,还会有轰轰的声音残余,甚至可以说是很明显的;而对于人声,处理效果也是比较有限的。和 XM4 是完全没法比的,而根据我之前 XM3 与 XM4 比较的印象来说,应该也是没有赶上 XM3 的。

索尼无线耳机wh-1000xm3测评(取代WH-1000XM3索尼)(12)

左:WH-XB910N 右:WH-1000XM3

我的结论也得到了评测网址的数据支持,在低频部分这次表现真的不是很好,高频部分差距有点明显。当然,不得不承认 XM3 现版本降噪效果有一定的“缩水”,数据仅供参考,但基本结论是不变的。

就是 WH-XB910N 的降噪效果还是无法和 1000X 降噪系列的耳机相提并论。当然,倘若你不追求极致的降噪效果,仅仅是日常通勤使用什么的,那它的降噪也的确是够用的。

听感表现:

作为一款 EXTRA BASS 重低音系列的耳机,其听感表现是可以预期的,会有强有力的低音表现,较好的氛围感表现。实际听感也的确印证了这一点,低频出色但不浑,空间感也不错。除了一些本就契合这款耳机的类别的歌曲,听一些 Live 歌曲也还不错。

总的来说,WH-XB910N 在听感部分是个偏科生,倘若你不是重低音爱好者的话,那么它可能就不太适合你,就比如那鼓声你可能就会被“轰”的受不了(描述,非贬义)。

索尼无线耳机wh-1000xm3测评(取代WH-1000XM3索尼)(13)

索尼 WH-XB910N

连接/续航:

在蓝牙连接的稳定性部分,通过这几天的使用,还未出现过断连、卡顿的现象,暂且认为稳定性还行(待使用一两个月后,还会跟进更新)。

延迟部分表现也还不错,音视频部分没有出现音画不同步的现象;游戏部分(AAC模式下)即便是对延迟要求较高的 fps 类游戏也没有明显的延迟感,枪声、听声辨位等都是能够“跟上”的,几乎不影响游戏体验,moba类游戏更是没有问题的。

双设备连接的加入的确是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同时连接手机和电脑的用户比较友好,和 WH-1000XM4 一样,该功能需要功能 APP 进行激活。

在连接部分除了蓝牙版本“顺应时代”的升级,最大的改进还是加入了双设备连接,终于在索尼偏低定位的头戴式蓝牙耳机中也能够同时连接两台设备了,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同时连接手机和电脑的用户来说太友好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WH-XB910N 也是需要同 WH-1000XM4 一样,在 APP 中激活该功能,并对第二个设备进行配对。最后,索尼的这个双设备连接有一个缺点,就是手机会抢电脑的声道,也就是手机刷微博略过视频时就会使得电脑端声音暂停。

索尼无线耳机wh-1000xm3测评(取代WH-1000XM3索尼)(14)

APP 截图

同样的,作为头戴式耳机还是支持 3.5mm 有线连接的。即便耳机没电了,也能够通过有线连接进行使用。同时,还需要了解的就是开机状态下进行有线连接,也是能够使用降噪功能的。

索尼无线耳机wh-1000xm3测评(取代WH-1000XM3索尼)(15)

索尼 WH-XB910N 有线连接

这个官称的降噪开 30 小时的续航,其实是在 SBC/AAC 模式下表现。而倘若使用 LDAC 连接的话续航则是在 25 小时左右,不过无论是那种连接方式下的续航,这都是出色的,它不会令你有电量焦虑,就不多说了。

索尼无线耳机wh-1000xm3测评(取代WH-1000XM3索尼)(16)

USB Type-C 充电口

小吐槽:最近几款的索尼耳机都取消了曾经自己一直宣传的 NFC 连接功能,不是很能理解。

其他一些补充:

再就是一些其他功能或优先级不是很高的东西,想到啥就写点啥,不具体描述了。

通话:嘈杂环境下,有点吃力;相对安静环境,完全没有问题;

操作:左侧实体按键(电源键与降噪切换键),右侧触控面板;

功能:自适应声音控制、环境声音控制(含风噪模式)、快速声音提醒、均衡器调节、语音助手等。

总结:

关于索尼 WH-XB910N 这款耳机并没有太多惊喜。降噪效果并不惊讶;听感整体如定位一样偏重低音;佩戴舒适度一般;连接表现的确还行,也加入了双设备连接,但相比前面的几条优先级没有那么高。

总的来说,若你是一位重低音爱好者,可以选择 WH-XB910N 尝尝鲜,否则选择WH-1000XM3。我相信也有因为 WH-XB910N 是新品,而纠结选不选 WH-1000XM3 的,那我可以打消你的疑虑,还是选择 XM3 吧。

以上,若你有其他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看到会尽力解答,就先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