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达是什么(特达中秋)(1)

特达是什么(特达中秋)(2)

· 这是第4698篇原创首发文章字数 3k ·

· 水姐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特达是什么(特达中秋)(3)

刘禹锡(772~842年)有一首诗,叫《华山歌》,“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特达”取自《礼记·聘义》:“圭璋特达,德也。”特达,从字面上看,是高尚的品德和出众的才干,在他这里,其意义又带有自己的人格特色,那就是因推行直道、正道而遭受打击时,始终不困扰自己,不为一己之私,所以能够心胸开阔,不滞留,不哀怨,坦然接受现实,还能一直保持斗志和豪气。这就是我们诗豪刘禹锡。

你若不想欠自己一些生命感、灵魂感,就保持某些高尚和斗志。如果没有,再多现世的名利,也是碌碌无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这里插一句,当地时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城堡去世,享年96岁。她的人生,也可以用“特达”来形容。

特达是什么(特达中秋)(4)

刘禹锡自己写过“二十余年作逐臣”,22年都被贬或被排挤外放。他于永贞元年(805年)参与王丕和王叔文所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即被贬朗州;元和十年(815年)经历连州之贬,然后又到了夔州、和州;大和五年(831年)因为“牛李党争”而受牵连被排挤外放苏州,继而汝州、同州。足迹遍布湖南、广东、重庆、安徽、江苏、河南、陕西……

他是怎么开解自己的呢?在苦苦求索之后,他写了《问大钧赋》,借神人之口,说出事物变化的道理:“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阳荣阴悴,生濡死薨。各乘气化,不以意造。”

刘禹锡被贬连州,五年后仍然不见被召还,于是“滞念欻起,伊人理之不可以晓也”,但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自己的道在,生命的真实感和存在感就在,自己的境遇不能怨天尤人,事物运势的好恶都是客观运动的结果,于是尽释郁怀,“心憎故术,腹饱新授”。心不为形役,才能真的从痛苦中解脱。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这份心情,日月可鉴。

人生的事,都是变化的,不要看一时。不要太过于执着于一时一事的得失,无常这件事也可以是褒义词,因为无常让你失去,也让你去我执。执是那种对于顺境和美好的留恋。

苏东坡是“任平生”,刘禹锡是“特达”,两个人都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乐天有什么用?乐天能化解无常,让主动适应和感应,引领着被动变化的无奈。因为推行道义而屡受打击,他们都能从人生客观的痛苦和无常中,找到积极感受。按照西方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说法,整合痛苦和快乐,追求一种从容快乐的平静。

晚年的时候,刘禹锡和白居易都在洛阳,唱和游历,平静从容。人生境界都是自己修的,你自己唯一能自己独立享有的空间,就是你的心。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特达是什么(特达中秋)(5)

刘禹锡的内心要是能走进去看看,一定是个美妙生动、玄妙莫测的世界。今天是中秋节,我们来看看他的中秋词——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月夜非常开阔,酷暑退却,秋凉如水,九霄清澈。月亮是圣物,没有半分俗尘气,永远那么高贵优雅永恒,天上人间,心神摇曳。

他真的很喜欢“夜玩月”,还有一首《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这个空明的神仙境界,如梦如幻,有非常典型的道家特色。

而另一首《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全诗共120字,“象外形无迹,寰中影有迁”,有佛家的影子,境外生象。

人最大的能力,一定是兼容、宽容。如何让自己的心变大,首先就是柔和,对痛苦和逆境也包容。人世间罪恶的、腐烂的、邪祟的人事物也是客观存在,自然界奇伟瑰怪的同时也会伸出魔爪,中国自古就多灾多难,对于这些必然的东西,要有自己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

苏东坡去过那么多城市,洪灾、旱灾、蝗灾、疫情什么都遇过;刘禹锡也是,在苏州治理水灾一年多,年终政绩考核时,还被列为“政最”,“就赐金紫”;在同州也是,刚上任就忙于救灾,从朝廷争取到六万担救灾粮……生态贫困和气候贫困,果然已经历经几千年,都无法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而改善。

我们善于遗忘的就是灾难和痛苦,所以下一次来临的时候,又是猝不及防,其实应该做好心理准备。现在疫情、地震,还在我们身边环绕,提醒我们的大概就是记住疼痛感,不那么容易遗忘的疼痛感,然后让自己的心变成熔炉,金、银、铅、锡,皆归熔铸。我们的精神意志和内在,应该趁此更加牢固。

内心里的幻象,可以自己构建,也可以自己摧毁。当别人和世事摧毁幻象的时候,也就那样了,自己演练过了。自己本身就有改变的能量,就不怕无常的配置和安排。

特达是什么(特达中秋)(6)

特达是什么(特达中秋)(7)

刘禹锡科场顺达,功成名就很早。人生仕途都非常顺利。考中进士之前,就能“弱冠游咸京……结交当世贤”,朝廷名臣权德舆还特别赏识他,“在儿童时已蒙见器,终荷荐宠,始见知名”,但中年33岁后,仕途就走了下坡路,不过他的哲学境界倒是更高了。

卡尔·荣格把人生分为“自然目标”的前半生和“精神成长”的后半生。自然目标包括追求好学历、好工作、好婚姻、好房子、好孩子等等;而精神成长则是追求自我内心的强大,自我成长、自我决定。整个过程被称为是人的“自性化”过程。

荣格认为,心灵是一个实体,有其自身的目标,那就是求得圆满。人为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从前半生的依赖性强到后半生的独立,从前半生的控制欲强到后半生的顺其自然,心灵有自我提醒机制和改变机制。

刘禹锡中年后坎坷,但一直是自强不息的达士,所以一生仍然充实而间有“特达”。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他在《子刘子自传》里写到:“不夭不贱天之祺兮;重屯累厄数之奇兮;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人最圆满的是内心饱满,此生无憾无悔,对得起天地人。“比琼虽碌碌,于铁尚铮铮。”

那时候的人,都懂得治愈自己,身心都有一套机制和药方。刘禹锡和苏东坡都算半个医生。刘禹锡在《答道州薛郎中论方书》中解释自己学医的原因:“初兄出中台守江华人咸曰:‘函牛之鼎以之烹小鲜惜乎余地澶漫而无庸也。’愚独心有慨焉。以为君子受乾阳健行之气不可以息。苟吾位不足以充吾道是宜寄余术百艺以洩神用。其无暇日与得位同。”中年后诗人还编著了传信方一书。

有些人,中年后反而能够释放的各种新能力和新能量,变得更加强大。

前阵子,认识了作家何菲老师,看到她文章中写到,“成年人的世界,现实领域的重要架构已然定局,要在生存空间和心理延拓上有实质性的突破,是很难实现的神话。”我深以为然。

看着中秋的月亮,我想到中年人的闯关。去年,我经历了一些生离死别,比如,我的外公就是在八月十六的凌晨过世的,没能回老家送最后一程,所以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晚阁楼上人生中见过的最白的月光。

人生的挑战陡然增多,悲喜是要很好地去整理的。无常扰乱的悲喜被格式化之后,人是有自己的“自性化”过程的。人生短短,既然疫情前、拥有时,也不见得多么幸福和快乐,不如在疫情中,失去之中,还能跟所有痛苦、纠结、内卷、分歧共存,去习得达观。但人应该像刘禹锡那样“特达”,养着自己的纯粹和正念,等着他们在时光里呈现较为永恒的光芒,像月亮。

有人信奉拼命才有生命感,就会去抓住每一个机会,没有任何心思去不快乐不拼搏。有人追求生命的自得自乐,则在痛苦面前摆了一套精致的餐具,命运端上什么菜就吃什么,吃着吃着,也有好菜会上桌。

祝中秋团圆。

特达是什么(特达中秋)(8)

「 图片 | 视觉中国 」

特达是什么(特达中秋)(9)

特达是什么(特达中秋)(10)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