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 张秀东

曹刿以为可以一战的原因(曹刿请从鲁公一战赋)(1)

曹刿请从鲁公图片来自于百度

曹刿以为可以一战的原因(曹刿请从鲁公一战赋)(2)

曹刿guì请从鲁公一战赋(以“小大狱情,必能穷理”为韵)唐代高郢曹刿者何?鲁国英士。将有征而无伐,必虑终而谋始。是以揣人情,究物理。决胜则若火燎原,发言则如石投水。智非尔及,乡人胡乃以措辞?谋必我臧,庄公固无其逆耳。今小大是恤,忠信是履。故刿谓公曰:“此可一战而已。”于是陈车乘,备甲兵。顾谓斯战,请从而行。敌已料却,计当宿成。鲁有奇才,将吞之于度内;齐无良算,讵得知其祸萌?俟彼三鼓而退,谅此一埽sao而平。若临阱jǐng扼j兽,竭海斩鲸,则何以逞其情哉?观其扬红旗,耀白日。两军山峙,千骑栉zhì比。挥戈电飞,激箭飙疾。我鼓振兮其威初厉,彼气衰兮其律已失。果当辙乱而旗靡,孰谓无固而无必?既而齐师败绩,奔防俶扰。杀气凝于空间,惊尘接于云表。鸿门之会,比其功而莫高;涿zhuō鹿之师,齐其阵而犹小。馀勇未终,地尽川穷。师旋而云烟昼廓,兵殄而山河夕空。已矣哉!千古崇崇,仰夫英风。被褐之时,贾勇当百夫之特;登轼之日,指纵为三军之雄。益使鲁君去其奢,抑其欲,永兢兢而刑狱;择其善,从其能,得翼翼之股肱gōng。故君子曰:“猗欤yī yú曹刿,经国之大,俾夫肉食者,终有惭于暧昧。”

曹刿以为可以一战的原因(曹刿请从鲁公一战赋)(3)

0曹刿请从鲁公一战赋(以“小大狱情,必能穷理”为韵) 唐代高郢

曹刿以为可以一战的原因(曹刿请从鲁公一战赋)(4)

注释:1、《曹刿论战》: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2、小大狱情:注者曰:高贞公郢该赋,今可见之版本皆作“小大微情”,非!此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而出之韵题也,观该赋之用韵亦当如是!3、穷理:穷究事物之理。《后汉书胡广传》:“博物洽闻,探颐穷理。”晋葛洪《抱朴子行品》:“甄坟索之渊奥,该前言以穷理者,儒人也。”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二》:“为学之道,莫先於穷理;穷理之要,必在於读书。”唐柳宗元《驳复仇议》:“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4、高郢:唐卫州人,字公楚。代宗宝应初擢进士第,又登茂才异行科。累擢咸阳尉。郭子仪镇朔方,辟为掌书记,以事贬猗氏丞。李怀光镇邠宁,奏为从事。怀光反,郢固止之,不听。及怀光被诛,李晟表其忠,马燧辟为掌书记,后历主客员外郎、刑部郎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德宗贞元十九年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罢知政事,出镇华州。宪宗元和初转兵部尚书。以尚书右仆射致仕。卒谥贞。

曹刿以为可以一战的原因(曹刿请从鲁公一战赋)(5)

注释:5、曹刿:曹刿,刿一作翙,或曰即曹沫,有争议。春秋时鲁国人。鲁庄公十年,齐攻鲁,他随庄公迎战齐军于长勺,建议庄公待齐军三鼓气竭,即击鼓反攻。庄公依计,遂获大胜。又传庄公十三年,齐桓公与鲁庄公在柯相会,他持剑相从,胁迫桓公订立盟约,收回鲁之失地。6、英士:才智或武艺出众之士。出本赋。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为之豪,十人者谓之杰。”7、有征无伐: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虽云王者之师,有征无战,不义而强,古人常有。”李善注:“《汉书》淮南王安上书曰:‘臣闻天子之兵,有征无战。言莫之敢校。’”8、虑终谋始:虑终:魏晋贾充《与妻李夫人联句》:“人谁不虑终,日月有合离。”谋始:谓开始时慎重考虑。《易讼》:“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王弼注:“无讼在於谋始,谋始在於作制。”孔颖达疏:“凡欲兴作其事,必须谋虑其始。”《后汉书邓禹传论》:“夫变通之世,君臣相择,斯最作事谋始之几也。”9、揣人情:《鬼谷子揣》:“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辩察于辞,清洁于货,习人情,夷吾不如弦商。”10、物理:事理。《鹖冠子王鈇》:“庞子曰:‘愿闻其人情物理。’”11、决胜则若火燎原:决胜:谓取得胜算,取得胜利。《吴子图国》:“不和於战,不可以决胜。”若火燎原:《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12、发言则如石投水:发言:发表意见。《史记滑稽列传》:“武帝时有幸倡郭舍人者,发言陈辞虽不合大道,然令人主和説。”如石投水: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一样。比喻互相合得来。《列子说符》:“白公问曰:‘若以石投水,何如?’孔子曰:‘吴之善没者能取之。’”13、智非尔及:《论语公治长第五》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14、乡人胡乃以措辞:乡人:同乡的人。《左传庄公十年》:“公将战,曹劌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胡乃:何乃。李白《古风》之二三:“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措辞:说话。今多指说话或行文时选择词句。《逸周书官人》:“自顺而不让,措辞而不遂,此隐於智理者也。”15、谋必我臧:《尔雅释诂》臧,善也。《诗小雅小旻》:“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16、庄公固无其逆耳:庄公:鲁庄公,姬姓,名同,为春秋诸侯鲁国第十六任君主。他为鲁桓公的儿子,承袭鲁桓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32年。固无:本来就没有。贾谊《鵩鸟赋》:“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逆耳:刺耳,不顺耳。《史记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药苦口利於病。”17、小大是恤:《说文》恤,忧也。《左传昭公三十年》:“礼也者,小事大,大字小之谓。事大在共其时命,字小在恤其所无。”18、忠信是履:忠信:忠诚信实。《易乾》:“君子进德脩业,忠信所以进德也。”履:《说文》足所依也。《尔雅释言》履,礼也。《注》礼可以履行也。《释名》履,饰足以爲礼也。《字书》草曰屝,麻曰屦,皮曰履,黄帝臣于则造。《说文》又践也。《易坤卦》履霜坚冰至。《诗齐风》履我卽兮。《注》蹑我之迹,而相就也。又《左传僖四年》赐我先君履。《注》谓所践履之界也。19、此可一战而已:《左传》:“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注者曰:从该赋上注之“履”字看,“属履”之字形何其似也!莫非“忠之属”之说,乃古人即舛讹者乎?观东汉马融《忠经》亦有“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之说,依稀“忠之属”之说,当为舛讹!

曹刿以为可以一战的原因(曹刿请从鲁公一战赋)(6)

第一韵,乃“谋”! 曹刿者何?鲁国英士。 将有征而无伐,必虑终而谋始。 决胜则若火燎原,发言则如石投水。 智非尔及,乡人胡乃以措辞?谋必我臧,庄公固无其逆耳。 今小大是恤,忠信是履。故刿谓公曰:“此可一战而已。” 2、于是陈车乘,备甲兵。顾谓斯战,请从而行。敌已料却,计当宿成。鲁有奇才,将吞之于度内;齐无良算,讵得知其祸萌?俟彼三鼓而退,谅此一埽而平。若临阱扼兽,竭海斩鲸,则何以逞其情哉?

曹刿以为可以一战的原因(曹刿请从鲁公一战赋)(7)

第二韵,乃“从”! 注释:20、车乘:乘坐的车或作战的车。《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诗》曰:‘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杨伯峻注:“此逸诗...引者之意盖以车乘指齐桓公 。”21、请从: 《左传》:“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从:《唐韵》慈用切《集韵》《类篇》《韵会》才用切。《说文》本作。随行也。《诗齐风》其从如云。《论语》从我者,其由与。22、宿:通作夙,早也。23、度内:计虑之内,意料之中。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唯达者为能通之,此足下度内耳。”24、良算:良谋,善策。《晋书温峤传》:“陶侃怒曰:荆州接胡蜀二虏,仓廩当备不虞,若復无食,僕便欲西归,更思良算。”25、祸萌:窥祸未萌:《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智者,窥祸未萌。” 3、观其扬红旗,耀白日。两军山峙,千骑栉比。挥戈电飞,激箭飙疾。我鼓振兮其威初厉,彼气衰兮其律已失。果当辙乱而旗靡,孰谓无固而无必?

曹刿以为可以一战的原因(曹刿请从鲁公一战赋)(8)

第三韵或曰第三段,乃“战”!注释:26、栉比:像梳篦齿那样密密地排列。《诗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比:《唐韵》毗必切《集韵》《韵会》簿必切《正韵》簿密切,音邲。比次也。《增韵》比比,犹总总也。《张九龄荔枝赋》皮龙鳞而騈比。《顾况持斧章》榱之斯密,如鳞栉比。皆读如邲。27、律:《尔雅释诂》法也。又常也。《注》谓常法。《正韵》律吕万法所出,故法令谓之律。《管子七臣七主篇》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又军法曰律。《易师卦》师出以律。28、辙乱旗靡:车辙错乱,旗帜倒下。形容军队溃败。《左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29、无固无必:《论语子罕第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4、既而齐师败绩,奔防俶扰。杀气凝于空间,惊尘接于云表。鸿门之会,比其功而莫高;涿鹿之师,齐其阵而犹小。

曹刿以为可以一战的原因(曹刿请从鲁公一战赋)(9)

鸿门之会,比其功而莫高;涿鹿之师,齐其阵而犹小。 注释:30、齐师败绩:《左传》: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败绩:指军队溃败。《书汤誓》:“夏师败绩,汤遂从之。”孔传:“大崩曰败绩。”31、俶扰:俶:开始。《诗大雅既醉》:“令终有俶。”开始扰乱。《书胤征》:“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沉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遐弃厥司。”孔传:“俶,始;扰,乱。”32、云表:云外。汉张衡《西京赋》:“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33、鸿门:古地名,在今陕西临潼东北。楚汉之际,刘邦至此参加项羽所举行的宴会,史称鸿门宴。34、涿鹿:地名。故城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南。《庄子盗跖》:“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成玄英疏:“涿鹿,地名,今幽州涿鹿郡是也。”清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战垒荒凉餘涿鹿,边关容易卖卢龙。”一说,山名。《史记五帝本纪》:“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裴駰集解引服虔曰:“涿鹿,山名,在涿郡。” 第四段写的什么?乃“逐”!

曹刿以为可以一战的原因(曹刿请从鲁公一战赋)(10)

5、馀勇未终,地尽川穷。师旋而云烟昼廓,兵殄而山河夕空。已矣哉!千古崇崇,仰夫英风。被褐之时,贾勇当百夫之特;登轼之日,指纵为三军之雄。益使鲁君去其奢,抑其欲,永兢兢而刑狱;择其善,从其能,得翼翼之股肱。故君子曰:“猗欤曹刿,经国之大,俾夫肉食者,终有惭于暧昧。”注释:35、余勇:指勇气过人的勇士。唐骆宾王《军中行路难》诗之二:“天子按剑征馀勇,将军受脤事横行。”《左传成公二年》:“欲勇者贾余馀勇。”《隋书宇文庆传》:“卿之馀勇,可以贾人也。”后因以“馀勇可贾”谓有未尽的勇气和力量可以发挥作用。36、殄:《说文》殄,尽也。37、被褐:穿着粗布短袄,谓处境贫困。《墨子尚贤中》:“傅説被褐带索,庸筑乎傅岩。”《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郑玄笺:“褐,毛布也。”38、百夫之特:《诗经秦风黄鸟》:“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东汉郑玄笺:“百夫之中,最雄俊也。”39、登轼:爬上车厢前的横木。《左传》:“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40、指纵为三军之雄:指纵:指踪。发踪指示。比喻指挥谋划。《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三军:周制,诸侯大国三军。中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雄:《人物志》草之精秀者爲英,鸟之将羣者爲雄。张良是英,韩信是雄。41、永兢兢而刑狱:兢兢:谨慎紧随貌。《诗小雅无羊》:“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史记孝武本纪》:“朕以眇眇之身承 至尊,兢兢焉惧弗任。”刑狱:犹刑罚。《左传文公六年》:“正法罪,辟刑狱。”42、得翼翼之股肱:翼翼:恭敬谨慎貌。《诗大雅大明》:“惟此文王,小心翼翼。” 郑玄笺:“小心翼翼,恭慎貌。”《汉书礼乐志》:“王侯秉德,其邻翼翼。”颜师古注:“翼翼,恭敬也。”庄严雄伟貌。《诗大雅緜》:“缩板以载,作庙翼翼。”孔颖达疏:“作此宗庙,翼翼然而严正,言能依就準绳,墙屋方正也。”股肱:大腿和胳膊。《书说命下》:“股肱惟人,良臣惟圣。”孔传:“手足具乃成人,有良臣乃成圣。”比喻左右辅佐之臣。《书益稷》:“臣作朕股肱耳目。”43、猗欤:叹词。表示赞美。《诗周颂潜》:“猗与漆沮,潜有多鱼。”郑玄笺:“猗与,叹美之言也。”44、经国之大: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俾夫肉食者,终有惭于暧昧。”经国:治理国家。《国语周语下》:“将民之与处而离之,将灾是备御而召之,则何以经国?”45、肉食者:指高位厚禄。亦泛指做官的人。《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杜预注:“肉食,在位者。”46、暧昧:含糊,模糊。汉蔡邕《释诲》:“若公子,所谓覩曖昧之利,而忘昭晢之害,专必成之功,而忽蹉跌之败者已。”第五段,写“果”!馀勇未终,地尽川穷。师旋而云烟昼廓,兵殄而山河夕空。已矣哉!千古崇崇,仰夫英风。被褐之时,贾勇当百夫之特;登轼之日,指纵为三军之雄。益使鲁君///去其奢,抑其欲,永兢兢而刑狱;择其善,从其能,得翼翼之股肱。故君子曰:“猗欤曹刿,经国之大,俾夫肉食者,终有惭于暧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