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戏曲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中国的大小戏剧种有好几十种,有国剧京剧,川剧,豫剧,越剧,黄梅戏,陕剧等等等等,今天咱谈谈河南的越调的唱法。

申凤梅演唱的全部的越调大全(艺术家申凤梅的越调唱腔和歌唱不同的五大特点)(1)

河南越调唱法的代表人物是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她老人家,代表作有好多,以演唱三国诸葛亮最为有名的代表作,如《智收姜维》,《诸葛亮吊孝》,《舌战群儒》,《七擒孟获》,《李天保娶妻》,《李天保吊孝》等等。

申凤梅的唱腔号称申派唱腔,声音集中明亮悠扬动听,老少妇孺都爱听!好多已成为名段,家喻户晓!大街小巷好多在哼唱!如收姜维里的《四千岁你英要休羞难当》,《传令箭》,《哭棂》等等!老百姓是百听不厌,可好听是好听,好多唱不出那个味来!

我也试唱了申凤梅的几段戏!细听,试唱,研究了她的发声方法,位置和气息的运用,总结了她的一些发音技巧,(因为我是搞声乐歌唱的,能听出她的气息走向和发声方法)分亨给大家,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一,虽然是戏曲,基本的歌唱方法和气息运用和我们唱歌是一样的。如低喉位,高位置发音,丹田腹力,发声支撑点,抬笑肌和软额,高位共鸣等等。

二,不一样的一点是,这是申风梅申派越调唱的一个发声特点,就是她的鼻腔共鸣用的比较多,也可以说是半哼半唱的,有三分之一的气息进入鼻腔哼鸣唱腔!

申凤梅演唱的全部的越调大全(艺术家申凤梅的越调唱腔和歌唱不同的五大特点)(2)

三,不一样的另一点。是唱歌要口腔充分打开,可是申腔里口腔是不完全打开的,她的内口腔打开的只是一般,不是很充分,软额也是抬起的,但舌头的前半部基本是翘起的,快要顶住上硬额了,舌根是下沉的,舌头和口腔的肌肉张力很大。

四,发音位置有点不同。因她舌头是翘起的,所以她的发声用的都是中舌尖音发声,所以戏腔有点我们唱歌时的大白腔,这在唱歌里是不允许的。

五,气息打的位置不同。我们唱歌的气息要管状柱状竖起来,打在软额上天盖上,而申派的中舌尖音打在硬额天盖上。

六,声音前后的不一样。唱歌要求声音竖起来向后拉,而申派唱腔因是中舌尖音,她的声音靠前是向前推的。声音虽靠前,但她用哼唱的技巧也充分达到了鼻腔及头腔共鸣,所以她的声音集中而明亮。

七,戏曲是由古代传统流传下来的文艺方式,由地域决定自成一派的地方特色戏剧,所以地方特色文化比较浓厚!在古代也没有什么固定标准的唱戏方法,只是口授代代这样传承!那时也不会知道发音位置呀,共鸣呀等等,反正老师就这么教唱的,白嗓也是正常的,但现在成了艺术模式了,成了一技秀了!戏曲本身就来源于生活!生活味一定会较浓厚!

申凤梅演唱的全部的越调大全(艺术家申凤梅的越调唱腔和歌唱不同的五大特点)(3)

总结一句话概括:申凤梅老师的申派唱腔是一一一中舌尖白嗓鼻腔共鸣腔!

虽然没见过申凤梅老师她的唱腔资料,但她的戏听的也不少!不知总结的正确与否?欢迎戏曲爱好者多指点!

敬请关注!转发!留言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