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生性旷达,为人率真,好交友,好美食,好品茗,亦雅好游山玩水。在辉县游历其间,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趣闻轶事。
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宋朝天眷三年,苏轼应隐居百泉的同榜进士林舍的邀请来到百泉。
林舍,字虚白,宋共城人(河南辉县人)。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与苏轼同榜进士,同为大理评事。苏轼与林舍志同道合,脾性相投,结为知己。林舍三十岁时因不满宋室朝政辞官归隐百泉。林舍归隐不久,苏轼就投书:“先生熙朝及第,壮岁休官,以节志推之,可以追步渊明矣。”林舍接到书信以后,为朋友的肺腑之言感动,当即回复苏轼:“望择日来共,同游百泉......”
苏轼的到来让林舍倍感高兴,把他安顿在舒适雅静的 百泉书院,每日里饮酒作赋,惬意非常。一日,苏轼兴致所至,挥笔写下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张贴在书房门框的两侧,立足端详,不无得意。林舍看到后感到有点儿不妥,但碍于情面,友人初来乍到,也不便多言。
此时恰好有一民间学究听闻苏轼游览百泉前来拜访,看到门前的对联很不以为然。纵然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天下字岂能识遍,这天下书又岂能读尽,这苏学士未免有点恃才而骄。想到这里老学究心里有了主意。
过了几日这位学究又来拜访苏轼说:“学生手头有一本书,是我二十年前的习作,不成体统,今日特地前来请苏学士当面指教。”苏轼漫不经心的接过书,打开仅翻了几页,便皱紧了眉头,脸上虚汗直冒。强作镇定又翻看了几页,仍然有好多地方字不辨意不明,实在是尴尬之极。他强颜欢笑把书还给学究,婉转的说:“今天我身体不舒服,容日后再作商讨。”老学究见状,便微笑着告辞而去。
学究走后,苏轼如坐针毡,走到门外,凝视着门框两侧的对联沉思反省良久,明白了老学究的真实意图,为自己的妄自尊大感到羞愧。于是提笔将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林舍看到后问苏轼:“你为什么在每联的头部加两个字呀?”
苏轼把会见学究的事情向林舍叙述了一遍,说:“我自以为学识超群,文采出众,才写出这幅对联。没想到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损。书海无涯,吾应当勇于自省,发奋努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林舍频频点头,连声称赞,夸苏轼不愧为胸怀大志,敢于改过自新的圣贤楷模。
2.泉泉泉泉泉泉泉,粒粒珍珠颗颗圆。莫非你是苏学士?然然然然然然然。
百泉青山碧水,景色旖旎,素来有“中州颐和园”、“北国小西湖”之称,历来就是旅游胜地。
百泉湖分南北两湖,“北湖静,南湖动”、“北湖游览,南湖游玩”。北湖湖底泉眼无数,泉水自湖底喷涌而出,累累如贯珠,泉水甘冽,清澈见底。冬日热气蒸腾,云蒸霞蔚,恍若仙境。夏天碧波荡漾,舟行其上,凉爽怡人。
一日,林舍携苏轼一同在湖边漫步,一边走一边欣赏,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一位秀才模样的的老者也徜徉其中,老者望着波光粼粼、清澈见底、泉眼无数的百泉湖,触景生情浮想联翩,一时诗兴大发,脱口而出:“泉泉泉泉泉泉泉......”,泉这几个字在口里反复吟诵,手不停地机械地击叩着岸边石砌的栏杆,却接不出合适的下句来。围观者愈来愈众,老者更是急的手足无措,脸上也冒出细密的汗珠。
恰在此时苏轼和林舍也走了过来,看到老者苦思冥想的窘相,就想替他解围。苏轼听清老者的第一句话后,接着吟道:“粒粒珍珠颗颗圆”。老者见有人对出了下句诗词,且如此形象逼真,韵角相切,内心非常欣喜和震动。转脸看到这位人物气度不凡,又是外地口音,联想到苏轼最近在百泉游玩,便试探性的问道:“莫非你是苏学士?”林舍幽默的答道:“然然然然然然然。”
于是三人共同吟成一首美妙幽默的七言绝句:
泉泉泉泉泉泉泉,粒粒珍珠颗颗圆。
莫非你是苏学士?然然然然然然然。
诗毕,三人抚掌大笑。围观者也拍手叫好。老者对苏轼诚恳地说:“对得好对的好啊!”
苏轼说:“作诗,需要善于观察,发掘事物之本,以物立意,以意构思。深思熟虑,才能出口成章。”
老者说:“我今天游览百泉,幸逢苏林二学士为学生对诗,不虚此行,使我终生难忘啊。”
老者觉得游百泉遇到全国著名的诗人苏轼对诗相助,感到荣幸之至。为了纪念这一段奇遇,老者把这首“三人诗”写下,刻成碑文,竖在湖北岸泉眼最多的地方。
从此,苏轼对诗,三人成诗在百泉,在游人中传为佳话。
3.苏门山涌金亭
涌金亭是辉县八景之一,位于百泉湖的北岸,东南西三面临水,北面临路。亭下泉眼最多,风光尤为宜人。亭名是北宋大学士苏轼手书,说起涌金亭题名刻石,还有一段故事呢。
苏轼游览百泉的事情很快就被共城县令知晓。当时共城属卫州管辖。县令就向卫州知府作了禀报。知州姓胡,酷爱收藏名人字画,听说大名鼎鼎的苏学士到了百泉,他自然不肯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儿。
苏轼和林舍在知州、县令的簇拥下,来到壬癸庙(今卫源庙)祭祀河神。壬癸庙在百泉湖的西北岸,建于隋代,是百泉最古老的建筑群。庙前有建于唐代的亭子,叫百泉亭(今灵源亭)。亭内有口深井,叫搠刀井,传说薛仁贵曾在此斩杀河怪。苏轼等人祭祀过河神后,便到亭子中歇息。
苏轼面对绝佳的湖光山色,禁不住感叹:“苏门山下涌泉似金,实在太美了。这里山水相依,珠联璧合,太行之胜尽在共城矣!”县令趋前一步说:“大人初来乍到,知否此亭虽宜观景,然非最佳之处,此亭向东不远,那里......”“那里泉最多,湖水最深,是不是?”苏轼笑吟吟打断了县令的话语:“你有所不知,我到百泉的第一天,虚白兄就带我观赏过了。”望着知州和县令,他话锋一转:“听说你们要在那建个亭子,不知亭名起好没有?”县令赶忙说:"林高士心系百泉,不仅为建亭之事多方奔走,还为亭名殚精竭虑......"苏轼看向林舍,迫不及待的问道:"虚白兄,快说说你的奇思妙想。"林舍莞尔一笑:"前日我俩在那里游赏,一串串水泡像脱线的珍珠一样从泉眼里汩汩而出,扶摇直上,在日光的折射下,金光闪耀,发出五彩十色的光芒。我取日映如金之意,给亭子起名涌金,你看如何?"苏轼沉思片刻,连连颌首:"起的好,起的好!那边建个亭子叫涌金,将来这边再建个亭子叫喷玉。涌金、喷玉,喷玉、涌金,可谓涵盖百泉水的神来之笔。"胡知州善于察言观色,看今日苏轼兴致颇高,心情极佳,火速命人取来文房四宝,恭恭敬敬呈与苏轼,"苏大人乃海内饱学之士,文章、书法无出其右者。倘能画龙点睛,亲笔题额,那亭子将会与日月同光。"
苏轼也不谦虚,挽袖操管,饱蘸浓墨,端端正正的写下了"苏门山"三个大字 ,见众人不解,便解释说:"天地乃阴阳之合也。天为阳,在上;地为阴,在下。凡事之序,阳前阴后之要也。百泉胜概,阳者苏门山,阴者百泉水,阴阳相济,至善至美。涌金亭因水而建,属性为阴。阴焉能过阳之前,故先书苏门山而后涌金亭。"
胡知州对于苏轼的墨宝爱不释手,左观右赏不想放弃,于是心怀叵测,以亭子还未修好苏轼题额应有官府保存的理由强行占为己有。亭子修好以后,林舍差人三番五次前去讨要,都被知州以种种理由推脱。四十年后,胡知州过世,不肖子孙将他遗留下来的墨宝尽数变卖,挥霍殆尽。苏轼墨宝又经十年之后才辗转到了县令王嗣辉手中。1140年,苏轼离开百泉整整五十年后,王嗣辉才将"苏门山、涌金亭"墨宝镂刻成碑,镶嵌在亭东北角的墙壁上,并写了题记,记述苏轼墨宝失而复得的坎坷经历。
4.我来重游览,清气逼尘襟
苏轼来百泉游玩时已经五十三岁了。他二十岁中进士,起初在大理寺任评事,后因有异于王安石变法,被贬到杭州任通判,之后又到密州、徐州、湖州。四十二岁时,有人告发他以诗诽谤朝廷而被捕入狱。三十多年宦海沉浮,使他身心俱疲,幻想有一日像陶渊明一样遁世隐居。
看苏轼心灰意冷,情绪低落。林舍便给他讲起了魏晋名士孙登隐居百泉的故事。孙登,魏晋时期的易学家,二十四史的《晋书》里,有专门给他立的传记。孙登是汲郡共县人,孑然一身,没有家属,自幼聪慧,博学多才,由于不满司马政权的专横跋扈,独自在苏门山挖掘土窟居住,夏天自己编草做衣遮羞,冬天便披下长发覆身御寒,平生好读易经,安闲无事,常弹弦琴自娱。性情温良,从来不发脾气,百泉村的好事者故意捉弄他,趁他不备猛地将他抬起投入水中,要看他发怒的形态,谁知孙登从水中攀岸而出后,仰天哈哈大笑,一言不发坦然而去。
孙登还有一怪癖不吃嗟来之食。百泉村民看他一人孤单可怜,常拿来食物给他,可他总是将食物往地上一倒,任凭雀鸟啄食。自己去捡些松籽、柏籽或采些山上野果,就着百泉水充饥。就这么一个怪人,却吹的一口好啸。孙登长啸的时候,如天乐齐开,万籁俱鸣,激越高亢的啸音能传几里,这就是"一啸千古"的由来。这时候,农夫停止耕作,渔夫停止撒网,众鸟儿也停止飞翔,全神贯注听那悠扬悦耳的美妙乐章。
隐居的孙登始终是司马昭的一块儿心病,为弄清孙登的真实意图,命阮籍前往苏门山拜访,与他谈话,却默不作声。嵇康又跟随他游学三年,问他有何目标抱负,孙登也始终不答。
及至嵇康将离别时,对孙登说:“先生难道竟无临别赠言吗?”孙登说:“火生而有光,如不会用其光,光就形同虚物,重要的是在于能用光,光就能发生作用。人生而有才能,如不会用其才,才能反会召祸,重要的是在于能用才,才就能利益天下,所以用光在于得到薪柴,可保持长久的光耀;用才在于认识获得道德真才,乃可保全其天年。如今你虽多才,可是见识寡浅,深恐难免误身于当今之世,望你慎重。” 对嵇康而言,可谓入木三分,一针见血。但未能引起嵇康的重视,后来果然被司马昭所害,临终作幽愤诗,诗中有“昔惭柳下,今愧孙登”两句,深表自责。
孙登的故事令苏轼感慨不已,便让林舍准备些香箔供品,翌日到啸台前凭吊,以示对孙登的敬慕之情。
翌日清晨,苏轼便与林舍朝苏门山上走去。此时啸台前,已被林舍的学生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块平整的巨石上,规规矩矩的放置着文房四宝。他们都知道,苏学士是朝野闻名的文坛巨擎,触景生情就会诗兴勃发,倘若他要吟诗作赋或挥毫泼墨,没有笔墨纸砚怎么行呢?
苏轼和林舍虔诚的来到啸台前,摆上香箔供品。苏轼点燃一柱高香,看着袅袅升腾的烟雾,喃喃自语道:"逝者如斯夫,高人长已矣。接踵有来者,风范垂千古。"
祭祀完毕,俩人在台阶上坐下,苏轼说:"虚白兄熙朝及第,壮岁休官,其高风亮节,可追步渊明矣。"
"过誉了",看一脸惆怅的苏轼,林舍拉着他的手安慰说:"子瞻兄乃国家栋梁,朝廷重臣,诗词歌赋,冠古绝今,来日一定宏图大展......"
苏轼摇摇头缓缓站起来,在啸台前慢慢踱起步来,踱着踱着,随口吟出一首诗来:
高士隐苏岭,平台留至今。
峰峦相掩映,松柏共阴森。
自是甘濳迹,谁言竟陆沉?
喜观三绝易,时鼓一弦琴。
作炭人能识,投河怒不侵。
当年居士窟,素志乐山林。
阮籍闻长啸,嵇康愧夙心。
谷严悉响应,鸾凤比声音。
信是江沱咏,诚非泽畔吟?
我来重游览,清气逼尘襟。
苏轼的诗刚吟完,林舍的学生就鼓起掌来。林舍一再称赞说:“好诗好诗,兄真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出口能成章,字字皆珠玑,百泉苏门由此而添色增辉矣!”一位年轻的学子走到苏轼跟前,深施一躬说:“弟子愚昧,能当面向先生请教,实属三生有幸。弟子望文生意,臆想先生大作,假借孙登洁行而舒自身情怀,妄自揣测,不知对否,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苏轼对林舍及他的学生们说:“我对孙登这样的高人,心仪很久了。你们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共城人,比我对孙登更有了解。我在诗中谈了阮籍、嵇康与孙登的交往。阮籍自恃长啸,班门弄斧,贻笑大方。嵇康不听规劝,我行我素,终遭牢狱之灾。这些告诉我们,满招损、谦受益呀。至于这首诗的主旨,就是最后一句:“我来重游览,清气逼尘襟。”大家知道,玉虚、古虚、清虚是道家信奉的神,叫做三清。身陷三清之气的环围之中,表达了我也要像孙登那样,早日归隐山林。”看到学生对苏轼的阐释点头不已,林舍乘机教诲学生说:“诗圣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学士饱读诗书,博古通今,诗中就用了两个非常贴切的典故。“信是江沱咏,诚非泽畔吟。”是说孙登的啸声,诚信的像少妇怀念丈夫时唱的歌,真诚的像屈原怀国忧民的长吟一样。出自《诗经.南召.江有汜》:“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对句出自《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行发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苏轼与林舍,你引经我据典,脱口而出,信手掂来,轻松的如探囊取物,只把学生们一个个都惊诧的目瞪口呆。第二天,苏轼的《啸台》诗及他与林舍的诠释,在百泉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一辈传一辈,一代传一代,一直流传到今天。
注:内部资料 《百泉传说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