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仓颉创造文字,到蔡伦改进造纸,再到毕生发明活字印刷汉字,传承华夏文明典籍记录中华文化历史漫漫,古今载籍浩如烟海,却也有不少古籍典册因朝代更替,时局动荡等原因遗憾失传,明代永乐大典便是其中最让人惋惜痛心之一。

永乐大典目录还有没有(永乐大典正本究竟去哪儿了)(1)

“换代修史,盛世修书”是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更换朝代要修史,总结前人过失,王朝兴盛要修书,颂扬当朝伟绩。

永乐大典目录还有没有(永乐大典正本究竟去哪儿了)(2)

洪武21年,明太祖朱元璋就想要修撰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没有修成。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下令编撰书籍,凡书记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集为一书。

永乐大典目录还有没有(永乐大典正本究竟去哪儿了)(3)

主持编纂这样一部鸿篇巨制的重任,落在了翰林侍读谢晋的身上。纵观整个明代,谢晋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与杨慎,徐渭三人并称明代三大才子。他自幼聪明,五岁成诵,七岁数文, 12岁时已读遍四书五经。

洪武20年,谢晋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四年登科及第,授庶吉士。在接到任命后,谢晋前后召集147人,于永乐二年成书,名为《文献大成》。成书如此之快,朱棣非常激动,但看过后却不甚满意,因为这部书并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所撰尚多未备。

永乐大典目录还有没有(永乐大典正本究竟去哪儿了)(4)

于是在永乐三年,再命人称“黑衣宰相”的姚广孝,礼部尚书郑赐与谢晋协同,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

1407年,经过两年时间,这部巨著终于定稿。朱棣看过后十分满意,亲自作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经典抄录至1408年冬,终于正式成书,进永乐大典表中记录本书修缮完毕后,共写成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被学术界称为集古书的原则。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更是称其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目录还有没有(永乐大典正本究竟去哪儿了)(5)

而这样一部涵盖范围广,成熟规模大的旷世奇书却没有完整存世。

永乐大典在编撰完成后只抄录了一部,到嘉靖朝担心大典有损,重新抄录一部。前者被称为永乐正本,后者被称为嘉靖副本。当时典籍藏于宫中,流传不广,虽有人提议刊印,但公费浩繁,一直未能实现。

正统14年南京文渊阁大火,藏于其中的永乐大典原稿全部付之一炬。可以说,从成书那刻起,这部繁杂浩大的丛书的命运就注定不会平坦。

永乐大典目录还有没有(永乐大典正本究竟去哪儿了)(6)

明末社会动荡,永乐大典开始出现遗失。到乾隆38年,清政府修订四库全书,发现永乐大典已经缺失2422卷,约上千册不知所踪。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闲置于翰林院的永乐大典大量书册被抢走。光绪元年修缮翰林院时,清查数量不足5000册。

光绪二20年,翁同和清查时仅剩800册,流失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光绪26年,翰林院被义和团焚毁,永乐大典遭焚毁,抢夺甚至丢弃,损失约300余册。至此,成书万余册的永乐大典消失殆尽。

1912年翰林院剩余藏书移交京师图书馆时,仅余64册。

如今,全球所存永乐大典副本约400余册,散落在八个国家, 30多个机构单位或收藏家手中,皆为家境副本。

永乐大典目录还有没有(永乐大典正本究竟去哪儿了)(7)

关于永乐正本一直没有出现的原因众说纷纭,李自成的纵火,嘉靖帝的殉葬,所以学界至今还有人将希望寄托于明永陵,在他打开之时,这部旷世巨著能否失而复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