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出生在唐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又称张长史 、伯高、长史、九丈、张公、张颠,是江苏省昆山人,唐代书法家,史称"草圣"。因为他经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

他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他的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被唐文宗诏定为“三绝”。

张旭的母亲陆氏出生在江南陆氏大族,为初唐书法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家学渊博,从秉承书法的角度来看,张旭应当得益于陆氏家族书法的传承。

到底哪一幅草书是张旭的真迹(一代草圣张旭人似其字)(1)

张旭画像

01、世称“颠狂”第一人

张旭性格豪放,才情奔放,嗜好饮酒,与李白、贺知章等八人结为酒友,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

癫狂表现之一:张旭与贺知章同为陆氏外甥,张旭的母亲陆氏是书法家陆柬之的侄女,贺知章也是江南陆氏族人的外甥。由于有共同爱好,都喜欢饮酒作诗,善于醉后书法,他们之间的友谊非常亲密,经常在一起饮酒。只要发现人家有好的墙壁或者屏风,就忘乎所以、兴致勃发,挥笔题字,犹如虫篆鸟飞,龙飞凤舞。

癫狂表现之二:每次饮酒醉时后提笔作草书,高喊狂奔,挥笔大叫,也是最早的“呼书”鼻祖了。有时兴致来了就将头浸入墨汁中用头书写,因为一些怪异的表现,被当时的人们称他为"张颠"。酒醒后看见自己用头写的字,认为它神异而不可重新得到。后人评论书法名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人,有人有不同的意见,至于论到张旭,都没有异议。

到底哪一幅草书是张旭的真迹(一代草圣张旭人似其字)(2)

《肚痛帖》局部

他是“吴中四士”之一,所谓吴中,因唐代江浙一带的苏州、会稽、扬州、润州都属于吴郡故名。开元年间,苏州的张旭与会稽的贺知章、扬州的张若虚、润州的包融四人被后人称为"吴中四士"。四人之中张旭的诗擅长清新俊逸,无论薄暮劳歌,清溪擢月;还是江上烟云,清尊春雨,拂地烟柳,山色春光,都是写景的诗句。脍炙人口的名作《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其桃花流水,渔歌问答,春意盎然,千古咏诵。“吴中四士”不仅以诗文同声相和,同气相求,而且多以善书名世。

他是盛唐“酒中八仙”之一。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贺知章、汝阳王李琎、左相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焦遂结为“酒中八仙”,经常纵酒长歌,独行风雅。

杜甫《饮中八仙歌》其中云:“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写出八人醉态各有特点,充分表现了他们嗜酒如命、放浪不羁的性格,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时代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大诗人高适曾写《醉后赠张旭》诗:“世上漫相识,此翁殊不然。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床前一壶酒,能更几回眠。”意思是说:他身处朱门而情游江湖,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兴来作书,自可称圣,醉后出语,尤见狂逸,处下位而不卑,白发老于闲事,三二好友,一壶清酒,散发开轩,酣醉自适,恬淡虚静之性情跃然纸上。

到底哪一幅草书是张旭的真迹(一代草圣张旭人似其字)(3)

《晚复贴》局部

02、被历代尊崇为"草圣"

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心,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中。

当时人们只要得到他的片纸只字,都视若珍品,世袭珍藏。据传说,有一个穷人特意搬到他居住旁边当邻居,经常写书简给张旭,每次张旭都要回复,时间久了,他的穷人邻居把张旭回复的信件卖掉,一下子由穷人变成了富翁。可见他的名声、身价犹如现在的网红,可想而知。

据传说,张旭在出任常熟县尉时,上任后十多天,来一位老人递上状纸告状。张旭在状纸上批示判去。过不几天,这位老人又来了。张旭大怒责备老人说:"你竟敢用闲事来屡次骚扰公堂?"老人说:"我实际上不是到你这理论事情来的。我是看到你批示状纸的字写得奇妙珍贵得可放在箧笥中收藏起来呀!"张旭听后感到惊异,问老人为什么这样喜爱书法?老人回答说:"我父亲喜爱书法,还有著作遗留在世。"张旭让他取来一看,方信老人的父亲确实是擅长书法的人。从此,张旭书法倍加长进,越发精妙,堪称一时之冠。

他的草书看起来很颠狂,但章法却是相当规范的,他是在张芝、王羲之行草的基础上升华的一种狂草。他的草书是在激越情感牵动下促使节奏加快,似金蛇狂舞,又如虎踞龙盘,表现一泻千里之势。由于在线条的动荡和质感上加入了盛唐的艺术气息,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狂放的草书风格。

他是古今以来草书艺术家的典型代表,他不光有深厚的书法艺术素养,而且在表现上把自己激荡的感情和书法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笔法、墨法、构图、线条组合起来和谐而又变化多端的空间整体效果,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观念的,借狂草来抒发个人情感,体现了盛唐时期艺术家们的思想情结和普遍的精神风貌。

到底哪一幅草书是张旭的真迹(一代草圣张旭人似其字)(4)

《心经》局部

03 、张旭草书艺术影响深远

张旭的狂草书法出现,打散了中国文字的基本构成,以崭新的书法艺术形式展现给社会、历史及人类。

《古诗四帖》全卷书古诗四首188个字:"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核桃,齐侯问棘花。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龙泥印玉简,大火炼真文。上元风雨散,中天歌吹分。虚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淑质非不丽,难之以万年;储宫非不贵,岂若上登天。王子复清旷,区中实嚣喧。既见浮丘公,与尔共纷翻。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过息岩下坐,正见相对说。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别可,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

落笔一气呵成,用笔肥厚,字势横壮,人称"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山势、推如泉流"。

到底哪一幅草书是张旭的真迹(一代草圣张旭人似其字)(5)

《古诗四贴》局部

《古诗四帖》通篇气势磅礴,布局大开大合,落笔千钧,狂而不怪,书法气势奔放纵逸。字里行间内蕴无穷,古趣盎然,充满张力磁性。行笔出神入化,给人仪态万千之感,笔断意连,令人遐想无限。笔法字体方中有圆,书写中提按、使转、虚实相间。纵观通篇结字隽永,章法严谨、行间布局疏密呼应、错落有致、刚柔相济、浑然一体。无论从通篇还是从局部单字来看,都会被流动、曲折,藏锋使转直入,动人心魄的阳刚线条所打动。如果没有高超的艺术修养,没有成竹在胸的功底是书写不出来如此巧夺天工的完美巨作。

张旭书法惊涛骇浪般的狂放气势,节奏韵律的和谐顿挫,字间结构的随形结体,线条的轻重枯润等变化都达到了草书的最高水准,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出现影响了后来历代几乎所有的大书法家。比如李阳冰、徐浩、颜真卿、邬彤、韦玩、崔邈、怀素等书法家,颜真卿不惜多次辞掉官职,跟随张旭学习书法,得张旭笔法真传。在张旭考问严氏十二笔意时,颜真卿对答如流,因此也愿意再授笔法。在接受张旭的笔法后,颜真卿欣喜地说:“自此得攻书之妙,于兹五年时间,真草自知可成也”。怀素先从师邬彤,邬彤师从张旭,传授草书笔法,后来遇到颜真卿,诱诲激劝,领悟用笔三味,因此说怀素是张旭的再传弟子,后世便有“以狂继颠”的说法,最终成为唐代草书大家。

到底哪一幅草书是张旭的真迹(一代草圣张旭人似其字)(6)

《十五日帖》局部

他的草书作品确立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草圣”的地位,奠定了中国书法走向世界的基础,大胆创新、师法自然的精神,狂放不羁的创作方法,为后世书法家学习和创作,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