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对于蜀道难的情感:蜀道难隐喻李白的家事和身世(1)

李后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李海龙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智库工作处

原文载于《中国西部》2021年第1期 专家特稿·西部论见 栏目(转载请注明出处)

﹝摘要﹞李白的名篇《蜀道难》被误读千年,一直被认为是描写四川的道路难。其实,《蜀道难》完全是精心设计,刻意记录李白家事和身世的乐府诗。从史料和生育年龄分析,“玄武门事变”时李建成很可能已有孙子。李白生于四川绵州昌隆,其父亲李客从新疆或碎叶城返回内地定居应与李建成次女李婉顺随丈夫刘应道入蜀有关。基于李白是李建成后裔的观点,我们重新解读了《蜀道难》。“蜀”是蜀人,指李白自己;“道”不是指道路,而是诉说之意;“难”表示难于公开身世。李白的先辈因遭遇“玄武门事变”被迫漂泊在新疆或碎叶城,隐姓埋名,不敢诉说身世,李白空有一身本事却无出头之日。李白,本意就是指“李家清白”,盼望平反昭雪。根据中国神话和天文知识等分析,李白生于公元700年7月13日、卒于公元762年11月26日的可能性很大。《蜀道难》的重新解读再次证明李白是非凡的诗仙,借诗隐喻自己的家史,揭示当时朝廷的腐败与血腥,独步天下,无人能比。

〔关键词〕《蜀道难》;李白;家事身世;李建成;生卒

一、引言

这是一个发生在中国西部而后又引发世界关注的真实故事,只是过于血腥和神奇,一直无解。这是一篇注定会引起广泛争议的文章,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学术储备。时间已经过去1250多年,如果今天还不揭开真相,对不起李白,更有辱当代人智慧。今天是必须说出真相的时候了,因为“蜀道难”已经变为“蜀道通”,四川已经成为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作为杰出的诗仙、谪仙人,李白不会永远隐瞒自己的家事身世,而最好的表达方式一定是诗词,因为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被当时揭穿,隐瞒时间越长,说明他的智商越高,他也越安全,因为他是“罪人”后代。其实,很早甚至从唐朝开始,就有人怀疑《蜀道难》这首诗不是写四川的道路难,而是说其他事。但到底隐含着什么事,一直没有答案。如果仅从字面去理解这首诗,就太低估了李白的智商,而且许多疑点永远无法排除,比如“杀人如麻”肯定与蜀道无关。

从李白是李建成后裔的观点出发,结合史料对《蜀道难》进行重新解读,通过条分缕析发现,《蜀道难》反过来又印证了李白是李建成后裔的观点。将李白的家事身世和《蜀道难》的隐意这两大“谜团”进行关联研究,为全面认识和揭开李白家事身世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

二、李白是李建成后裔的观点评述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天才诗人,他的诗词飘逸隽永、气势豪迈,广为流传、深受爱戴。然而,这样一位旷世奇才的家事身世却始终成谜。李白对自己的身世讳莫如深、绝口不谈,偶有提及也是闪烁其辞、只谈久远、不提近亲。学界关于李白家事身世的观点主要有“李唐宗室说”和“非李唐宗室说”两大类。

“李唐宗室说”是近几十年来的主流,又可分为李建成后裔﹝1-4﹞,“扬、豫、博党”后裔﹝5-7﹞,李轨后裔﹝8-10﹞,李抗后裔﹝11-13﹞,李豫后裔﹝14﹞,李陵后裔﹝15-16﹞,李达摩后人﹝17﹞,李伦后裔﹝18﹞,拥立中宗宗室等说法﹝19-20﹞。“非李唐宗室说”主要包括胡人说﹝21-24﹞、斗鸡徙说两方面﹝25﹞。

关于李白是李建成后裔的观点。韩维禄(1988)认为,李白对身世讳莫如深,一定是背后有不能说的秘密,一旦被知晓将带来杀身灭族之祸,在此期间最大的事件莫过于“玄武门事变”。“玄武门事变”时李元吉才二十几岁,儿子全部被杀,不可能有孙字辈,因此李白只可能是李建成后裔。韩维禄根据《草堂集序》中的“五世为庶”,提出了谱序关系:李渊——李建成——李承宗——承宗之子——李客——李白﹝26﹞。方凤岐(1990)指出,“玄武门事变”事发突然,李建成、李元吉的后裔逃脱的可能性很大,逃脱后必定被除籍,与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的“漏于属籍”吻合﹝27﹞。

《草堂集序》是学者们普遍认可的研究李白身世和家事的可信资料,因为碑文内容出自李白口述而不是道听途说。李阳冰连续三晚撰写成序,并念给李白听,李白听罢颔首认可。李白一生没有跟任何人讲述过身世,只有临终前才讲给李阳冰,并作《临终歌》而与世长辞。

《草堂集序》关于李白身世家事的记载:“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为名,然自穷禅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应该是神功),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由此可以看出,文字含糊其辞,必定有不可告人的重要秘密。要么是李白在叙述时不敢讲全,要么是李阳冰不敢明晰地写出来。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当时还不具备公开李白身世的条件。当年李白奉诏进宫,唐玄宗降辇步迎,若非不得已不能说之原因,“入籍”对唐皇以及李白都是彼此贴金之事,没有理由不做。综合李白的皇室情节、诗歌造诣、能文能武等特征,最好的解释就是他是遭遇“玄武门事变”的后人。如果李白为李建成的后代,那么《草堂集序》中的“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逃归”等也能得到合理解释,“中叶”更是暗指李建成。《草堂集序》中记载李白为“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那么李建成是李暠的五世孙,正好处于“中间”。

从年龄推算,李建成在“玄武门事变”时(公元626年)已有38岁,从生育学上推测应有孙子。李建成的长子李承宗生卒年没有记载,生母也没记录,这是最大的伏笔和疑点,显然是李世民故意所为。长子通常都是接班人,要立为太子,李建成对李承宗的保护一定倍加重视,说他生卒和生母无记,完全是欲盖弥彰。李世民杀害李建成,就是因为自己不是长子无法成为合法继承人。李世民16岁娶长孙皇后成婚,正常推理,李建成也应该在这个年龄左右结婚,据此推测李承宗出生时间在公元605年左右(李建成生于公元589年)。据记载,公元620年李渊对已出生的孙子统一进行了册封,将李承宗(可能已经15岁)封为太原郡王。太原郡在山西太原一带,距离长安600余公里,李承宗完全有可能逃跑,隐姓埋名于遥远之乡。即便在之后被追杀身亡,李承宗的年龄也在20岁左右,按照16岁成婚进行推算,4年之间完全有可能生育后代,只是这一(甚至几个)无名孙子不在长安。当时成婚年龄甚至可能更小,有的十三四岁就成婚生子,因此“玄武门事变”时李建成已有孙子是完全可能的。“玄武门事变”是唐朝建立后最大的血腥事件,其他事件都无法与其相比,因此只有受此案牵连的“罪人”才不敢说出真相,这可能是李白不敢参加各种功名考试的真实原因。其他李氏后代,特别是李渊的后人,即是犯了罪,也不会改名换姓,逃到遥远的新疆或碎叶城。只有李建成的后人,必须这样做,因为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平反昭雪的“冤案”,牵涉唐朝传袭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一旦暴露将全家被杀。

李白对于蜀道难的情感:蜀道难隐喻李白的家事和身世(2)

三、李白出生绵州昌隆辨析

李白身世隐情重大,其出生地主要有四种说法:一是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二是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唐代属安西都护府;三是从碎叶城入蜀的路上;四是绵州昌隆,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李白称自己是陇西成纪人,是因为李渊的关系,陇西成纪应为祖籍。《草堂集序》中的“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表明李白是李客达到绵州昌隆之后才出生的。除此碑文外,还有多个证据显示李白出生于绵州昌隆﹝28﹞。李客入蜀时间,应是神功年间(公元697年),李阳冰误写成“神龙”了,已有这方面的论证﹝29﹞。

关于李客为什么不回陇西?或者不去长安、洛阳、兰州、成都等其它大城市,而是到绵州昌隆这一偏远的乡下?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为了避开当权者的视野,并伺机返回长安朝廷。王辉斌(2003)认为,李客逃归绵州昌隆是投奔李虎(入蜀后改名李龙迁)的后代,李虎葬于江油县西一里的牛心山。这是基于李白祖父是李轨后裔、李贞幼子的观点提出的﹝30﹞。范震威(2002)指出,李白若是李轨后人,就与《草堂集序》中的“暠九世孙”不合;若是李暠九世孙,就一定不是李轨后代﹝31﹞。即便李白是李虎后裔,他们之间至少相隔六代,投奔可能性不大。我们认为,李客入蜀与李建成的次女李婉顺有密切关系。从年纪上推测,李建成未留姓名的孙子与李婉顺应为同龄人。李婉顺生于公元623年,“玄武门事变”时才3岁,贞观十三年封为闻喜县主,嫁于开国功臣刘林甫之子刘应道为妻。刘应道婚后不久出任梓州玄武县令并任职多年,梓州玄武即现在的四川省中江县,与李白居住的绵州昌隆仅一山之隔,既不影响经常见面,也不会引起朝廷注意。

虽然李客来到绵州昌隆时李婉顺已经去世(公元662年)35年,刘应道也已进京为官,但他们的后代依然可能居住在这里,李婉顺的三个妹妹也可能居住在这里。李客长期生活在遥远的碎叶城,非常思念家乡和亲人,千里迢迢来到现在的青莲乡(宋以前叫清廉乡)投奔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可投奔的亲人,这符合中国人家族迁徙传统,况且70年间他们可能还有通信联系。此外,如果没有刘应道的声誉和关照,李白不可能跟随杰出道家、纵横家赵蕤学习。所以,李白出生地在绵阳江油没有疑问。

四、《蜀道难》重新解读

李白16岁写《蜀道难》初稿于绵州平武县﹝32﹞,19岁获“天才英丽”赞誉。根据星空图软件回溯“参宿、井宿”在夜空正南位置,推算《蜀道难》大约于公元731年2月27日晚成稿于长安。公元742年,《蜀道难》因贺知章赏识而出名,成为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诗歌,现被收录于中学语文课本。然而关于这首诗的创作目的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主要有斥严武说、劝玄宗入蜀说、讽刺章仇兼琼说、描叙蜀地奇险风光说、送别友人王炎说、仕途感慨说等观点﹝33﹞。

李白对于蜀道难的情感:蜀道难隐喻李白的家事和身世(3)

作为李建成后裔,如果没有“玄武门事变”,李白有可能成为大唐第五代皇帝的继承人。基于这一身世背景分析,《蜀道难》是完全彻底记录李白家事身世的散文诗、叙事诗。“蜀”指蜀人,也就是李白自己;“道”不是“道路”,而是动词,为“述说”“阐明”之意,这是另有隐意的关键字。李白虽然自称“青莲居士”(佛教),但却是真正的道教徒,深受道家思想浸润。他从小研习道学——“好剑术”“观奇书”,《蜀道难》中的“道”与“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二个“道”意思相同,也是“非常道”;“难”指难于说清楚、道明白;“蜀道难”就是“李白述说自己的家事身世太难”。为此,我们对《蜀道难》进行如下对照解读: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原来的解读是:呵呵,好高啊好险,蜀道艰难啊,难于上青天!我们认为:此诗开门见山,表明本文不同于原来其他诗词,是专写宫廷官府里的事情。“噫吁嚱”不是四川话,也不是感叹词,而是文章的宗旨。去掉三个“口”旁,即为“意于戏”,表示此文是“戏说”,不是真意,本意在说另外的事,是文字之外的事。三个“口”组成“品”,意为“品”文章内含之事。“危”是指危险、风险。“高”表示久远,寓意距离长、时间长。“青天”不是指天上,而是表示官方的公平公正,与“青天大老爷”中的“青天”意境相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意思是:蜀人李白的身世难于述说,难在没有公平正义,没有正直官员。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原来的解读是:蚕丛和鱼凫这两个蜀王,他们的开国史何其渺茫难辨!我们认为:“蚕丛”和“鱼凫”表面指蜀王,暗指李白的两个祖宗李渊和李世民,他们建立唐朝,令人十分茫然,开国时极为混乱。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原来的解读是:那以后的四万八千年,一直不与秦地通人烟。我们认为:“尔”指唐朝;“四万八千岁”指四个“万岁”,即四个皇帝,分别是太宗、高宗、中宗、睿宗(李白父亲在碎叶城期间);“千岁”指比皇帝低一级的人物,“八千岁”暗指武则天。武则天虽当政时间较长,但在李白心中不是正统的皇帝,尽管她很想成为真正的皇帝,用了“天册万岁”“万岁登基封“万岁通天”三个万岁年号,但还是只能叫“八千岁”。“人烟”指人员往来;“秦塞”指秦岭秦地,实际指长安。“不与秦塞通人烟”就是历经四任皇帝和武则天,李白父亲在碎叶城隐姓埋名都无法以公开的皇室身份回到长安,不能与亲戚朋友交流沟通,共话亲情。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原来的解读是:西对着太白山有一条鸟道,可以横渡到峨眉山巅。这种解释完全不通顺,我们认为:“太白”指李白自己,李白本身字太白;“鸟道”指空中飞翔之路,不是地上羊肠小道,因为鸟路在空中不在地上;“当”指“应该是”。“峨眉巅”指峨眉顶峰即金顶。整句解释为:西边的李白水平高、本领强,可以与峨眉山的高度相比。大家知道,金顶位于四川省峨眉山主峰上(北纬29.53°,东经103.34°),海拔3077米,始建于唐朝,站在金顶可观看峨眉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金顶的普贤菩萨是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李白此处暗指自己是水平很高和德行很好的人。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原来的解读是:山崩地陷压死了壮士,才有了天梯石栈把秦蜀相连。我们的解读是:“地崩山摧壮士死”指“玄武门事变”,李建成、李元吉等被杀。周显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47年),蜀王派五丁迎接秦惠王许嫁的五女,在蜀道梓潼处,一条大蛇导致山崩,五位壮丁和秦五女全部被压身亡﹝34﹞。“壮士死”是借用五位壮丁来指李建成五个被杀的儿子。“天梯”指天边,很远的新疆天山、吉尔吉斯坦碎叶城一带;“石栈”指四川盆地的石牛道(也称金牛道),泛指绵阳、广元一带的峡谷栈道。“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意思是,李白祖先逃亡吉尔吉斯斯坦碎叶城,此后新疆天山和碎叶城才与四川蜀地发生联系。据《华阳国志》记载,先秦时期四川地区存在着一个古蜀国,这个国家从蚕丛氏到开明氏一共延续了一千七百多年,战国中期,随着第一条蜀道的开辟,古蜀国灭亡,蜀地从此纳入中华文明的核心圈落﹝35﹞。巴蜀地区最早的地方志书《本蜀论》记载:“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可见第一条蜀道石牛道的开辟,从此改变了蜀地的历史。这与唐朝建国异曲同工。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原来的解读是:上有隔断天路的高峰,六龙也只得载着太阳往回转;下有曲折险峻的大川,波涛汹涌激流旋。我们的解读是,“上有”指上辈、祖先;“六龙”指李建成六个儿子;“回日”指见太阳,意味平反昭雪;“高标”指皇帝,不是指高山;“下有”指李建成后人,经历各种曲折苦难;“回川”指回蜀地剑南东川,就是绵阳、梓州。唐代剑南东川大致包括今三台、中江、安岳、遂宁、重庆等。当时只有剑南西川和剑南东川,没有四川,北宋后改蜀为四川。全句的意思是:因有皇帝阻挠,六个祖辈被杀之事没有平反昭雪之日,后辈经过多重波折才回蜀地剑南东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原来的解读是:黄鹤要飞尚且飞不过,猿猱想逾越更是难而又难。我们的解读是,“黄鹤”指死去的老一辈,古人、先辈;“尚不得过”指都没有平反昭雪;“猿猱”指后辈、小孩子;“欲度”指想翻案。没有“高枝”可攀,上面都是自己的仇人,发愁啊!全句的意思是:逝去的老一辈都没有平反昭雪,后辈想翻案,真发愁,没有“高枝”可攀,没有高官替自己说话。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原来的解读是:青泥岭多么迂曲,岩峦萦回百步九折弯。我们的解读是,“青泥”指通往皇权的道路,青云直上,送我上青云,但是烂路、是泥路;“何盘盘”指曲折、艰险,说明伸冤的道路艰难。“百步九折”指百分之九十打折;“萦”指缠绕、围绕;“岩峦”指坚硬的岩石顶峰,暗示皇权。“百步九折萦岩峦”指围绕皇权,消耗了太多生命和财物,百分之九十都是内斗、内耗,兄弟相互残杀,暗指“玄武门事变”等。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原来的解读是:仰头屏息摸着星宿往前走,摸着胸口坐着发长叹。这句最难理解,涉及天文、历法和星宿。我们的解读分两个层次,一是字面解读,二是隐喻解读。“参”和“井”指星宿名,井宿和参宿均属于中国神话中的二十八宿;“膺”指胸部;“仰”指头向上;“坐”指停下来(徒劳、空事)。第一层解读是从地球观星空,从西方白虎七宿的参宿到南方朱雀七宿的井宿,指李白父亲历经千辛万苦从碎叶城到了四川剑南东川,仰望星空长叹息,往事不堪回首。李白本意就是指“李家清白”,盼望平反昭雪。第二层解读是,根据中国神话并结合天文学知识分析,“扪参历井仰胁息”指李白的出生日期,“以手抚膺坐长叹”指李白去世的时间!据史料,李白母亲梦见长庚星(太白金星)而生李白﹝36﹞。从甲骨文的“庚”字形态看,在二十八宿中“庚”位于西方白虎参宿和南方柳、鬼、井三宿之间,并且最亮,由柳、鬼、井三宿构成的图像就是周代时的“庚”字。长庚星虽然不属于哪个宿,但位置很重要,在南方朱雀和西方白虎之间。换句话,太白金星就在星宿之内,李白出生带“庚”字,应该出生在久视庚子年(公元700年)而不是大足(长安)辛丑年(公元701年)。按700年推算,与李白在公元757所作《为宋中丞自荐表》中的“李白年有五十七”不矛盾,可能也有虚岁与实岁的差别。李客在神功年(公元697年)入蜀,指李树复姓李,三年后生李白,很符合逻辑。根据中国神话、星空图天文知识和历法演算,按照“日月成明”的道理,从参宿(作为“日”)到井宿(作为“月”)运行推算,李白生于公元700年7月13日即农历6月19日(庚子癸未丙申)或者公元700年7月25日即农历7月1日(庚子癸未戊申)。根据参井和对应地支排序,李白生于公元700年7月13日可能性很大。李白对于自己的辞世也有预测,但十分谨慎、委婉、含糊,隐藏在“以手抚膺坐长叹”之中。郭沫若研究发现,李白是因腐胁疾(因过度饮酒引起的慢性脓胸穿孔症)病逝﹝37﹞。李白在说自己的出生时用了“仰胁息”,在说去世时不再用星宿,而是用人体器官(手、膺)暗示。在《蜀道难》中写到最凶猛的动物(除人外)是“猛虎”,公元762年就是虎年。膺归于“室宿”,手属于“斗宿”,由此推算李白去世于公元762年11月14日即农历10月20日(壬寅辛亥乙丑)或者公元762年11月26日即农历11月2日(壬寅辛亥丁丑)。根据李白生于鼠年(庚子),鼠年归于“虚宿”,由“室宿”“虚宿”“斗宿”综合分析,李白在公元762年11月26日去世可能性很大,与郭沫若认为李白去世公元762年11月10日以后的研究结果吻合﹝38﹞。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原来的解读是:你游历西蜀何时能回还?这可怕的路途、陡峭的山岩实在难以攀登。我们的解读是,“问君”指问李白家人;“西游”指去了新疆、碎叶城,几时回长安?担心道路可怕;“不可攀”指到不了皇帝那里,皇帝不改变主意,就难于回长安。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原来的解读是:只见古树上群鸟正悲号,雄飞雌随往返在林间。我们的解读是,“悲鸟”指李白父亲李客;“号”指大喊大叫、大声痛哭;“古木”指老一辈,暗指李建成及其他长辈。“雄”指刘应道;“雌”指李婉顺。全句意思为:只见李客哭喊先祖李建成及其他前辈,知道了刘应道(雄飞)来梓州玄武,李婉顺(雌从)也跟着来了,“绕林间”指梓州玄武。梓,是落叶乔木,也指故里。这段讲述的是,李客来到绵州昌隆是因为刘应道和李婉顺的后代在这里。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原来的解读是:又听见夜月下杜鹃的啼叫,把哀愁传遍了空山。我们的解读是,“又闻”指还知道;“子规”指李白父子;“空山”指幽深人少的山林,“愁空山”喻为朝廷没有为自己说话的人。子规(杜鹃)啼血,在夜晚是最为悲痛的事。全句是:还知道我父子在幽深夜晚哭啼,因为朝廷没有人敢关照我们。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原来的解读是,蜀道艰难啊,难于上青天,使人听了红颜也要凋残。我们的解读是:我们无法说出自己的身世,难在官场没有公平正义,别人知道了都脸色变得苍白、大吃一惊。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原来的解读是,连绵的峰峦离天还不到一尺,倒挂的枯松倚着绝壁。我们的解读是,“天”指皇位,“去天”指达到皇位;“连峰”指李建成的孩子们,他们距离皇位不到一尺了;“枯松”指李渊;“倒挂”指颠倒顺序,把李世民立为太子;“倚绝壁”指李渊也没有办法,被逼到绝路上了,大儿子李建成已经死了,二儿子李世民又那么凶残。全句意思是:我的祖辈距离皇位不到一尺了,但因为李世民把李渊逼到绝路上,只能颠倒顺序把李世民立为太子。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原来的解读是:瀑布飞流争相喧闹声若沸,冲崖击石促使万壑鸣如雷。我们的解读是:这句是对社会舆论的描写,因为李世民杀害长兄李建成的血腥之举,引起全国甚至全世界震惊,舆论哗然,各种议论、猜测都有,震荡很大。李建成、李元吉之家人,更是五雷轰顶、遭受灭顶之灾。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原来的解读是:蜀道就是如此之艰险,唉,你这远方之人何以要到来?我们的解读是: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外乡人李白父亲从遥远的碎叶城来到四川绵阳,为什么?因为有不能说的隐情、外人不知的冤情。“嗟”是感叹词;“尔”指李白一家;“胡”也可能指胡人、突厥人,实指外人。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原来的解读是:剑门关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人把关万人也攻不开。我们的解读是:因为有皇室的刀光剑影,令人毛骨悚然,只要皇帝一人不同意,什么事都干不成!“剑阁”指宫廷、皇室的斗争,刀光剑影笼罩着皇室,而不是指四川省的剑阁县、剑门关。李白从小练习武术,刀剑很熟悉。“一夫”指皇帝;“万夫”指百姓、群众,实际指那些想为李建成平反昭雪的人。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原来的解读是:守关之人若非是亲信,就会变作当道的豺狼。我们的解读是:在关键岗位的人,如果叛变成了匪徒、匪盗,就比豺狼还凶。这里“所守”“豺狼”指血缘亲人李世民及其同伙。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原来的解读是:早晨要逃避猛虎,晚上要躲避长蛇,它们磨牙吸血,全都杀人如麻。我们的解读是:亲人为争夺皇权而叛变杀人,武装到了牙齿,斩草除根,连男小孩都不放过,就像磨了牙齿吸人血,比虎蛇还凶残。因此我们早晚都要防避,白天黑夜都是提心吊胆,所以只有隐姓埋名、改头换面。这句话很明显是说“玄武门事变”,与蜀道完全无关。道路不会杀人,最多有“车祸”。“猛虎”指李世民,“长蛇”指李世民的同伙。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原来的解读是:锦城虽说很快乐,但不如早日返回家。我们的解读是:绵州昌隆虽然歌舞升平、安逸巴适,但毕竟不是我们的老家,不是宫廷皇室,我们还是想早一点回到长安。“锦城”不是指成都,而是指漂亮美丽的地方,安逸幸福的地方,暗指绵州昌隆。李白26岁离开蜀地后就再也没有回过绵州昌隆。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原来的解读是:蜀道艰难啊,难于上青天!我侧身西望啊,不由得慨然长叹。我们的解读是:李白家的苦难真是难于说清楚啊,比上天还难,难在没有世道公平正义,没有办法,我们只有转过身子,遥望新疆、碎叶城,往老家长安看,深深叹息!世道无情啊!要澄清李白家的清白,还有很长时间。“咨”指与别人商量、征求意见;“长咨”表示需要长期研究和征求意见的问题,现在没有答案;“侧身”从绵州昌隆往碎叶城看,要转身90度。往长安看,也要转身90度。此外,侧身还表示不能正视、正看,这事毕竟不便透露。李白用这句话结尾,意味深长。

五、如何正确看待李白之谜

李白是一代诗仙,不能用常人的思维来理解他,他的智商和情商远远超过当时的同代人,犹如唐代的爱因斯坦。如果他仅是普通人,怎会有那份浪漫和豪放?怎会有那豁达的心胸和放荡不羁的个性?怎会有机会跟着当时的杰出道家、纵横家赵蕤学习?怎会一生不敢讲述自己身世,即便是在唐玄宗身边当红时期也不敢入籍?这些问题放在皇族血统、先辈经历重大变故的背景下来理解就合情合理了。可以说,《蜀道难》是李白为记录自己家史和自己身世而精心设计、精巧安排、精美打造的一首叙事诗,只是因为隐藏太深,千年来一直没有被人识破。真正的高人就是这样的玩法!我们的结论是,李白是李建成的后人,公元700年7月13日生于四川绵阳江油,公元762年11月26日在安徽当涂县去世,李客到江油是因为李婉顺的关系,《蜀道难》是述说李白家事身世的叙事诗。

1.从体裁题目看,《蜀道难》具有极强的隐蔽性

《蜀道难》是李白的经典著作之一,从题目、体裁到内容都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体现了李白伟大和高明之处。一是体裁蕴藏了皇家身世信息。《蜀道难》属于汉乐府旧题,乐府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与官民关联密切,可以写成叙事诗。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此外,《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是千古流传的乐府名句。“乐府”原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主要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乐府从汉武帝到汉成帝时期快速发展,汉成帝末年已成为编制达八百余人的庞大音乐机构。乐府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这一体裁发源于宫廷,内容取材于民间,隐藏了李白皇家身世的信息。二是蜀道位置隐喻公开身世难。剑门关、秦岭等蜀道位于李白长期居住的绵州昌隆和当时朝廷都城长安之间,从绵州昌隆到长安必经蜀道。一方面假借写“蜀道”来隐藏他的家事和身世合乎情理,不容易暴露。另一方面暗含了从蜀地回到朝廷、公开身世的难度大。三是多位诗人写过蜀道,具有掩护作用。李白撰写《蜀道难》之前,刘孝威、梁简文帝萧纲、阴铿、张文琮等多位诗人都已写过题为《蜀道难》的诗歌,用《蜀道难》记录身世不容易引起怀疑,实际上李白从来就没有亲身走过青泥岭蜀道。

2.从贺知章的反应看,《蜀道难》内涵惊人

《蜀道难》公之于众,唐五代人多有记述。唐孟棨《本事诗•高逸》:“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在《蜀道难》之前,李白已凭大量诗作得大名于天下,为何单独《蜀道难》即令贺知章失色惊呼“谪仙人”?换言之,李白在当时已有诸多不朽名篇的情况下,为何独示《蜀道难》?贺知章为何独赏此诗?可以推测,必是贺知章读出了一般人读不出的味道和隐喻。呼其为“谪仙”,无异于明指李白贵为“天枝”一姓。此诗难解与玄妙处都在只可“意会”,即使读出身世真味,但欲以诗定罪,则也属“文字狱”般附会。甚至可以推论,正是唐玄宗及周边人也读出了李白《蜀道难》的题中之意,但迫于无具体证据,只能以“泄密”之过赐金放还、贬谪放逐了。

3.《蜀道难》与《行路难》对照呼应

除《蜀道难》外,李白还写了三首《行路难》。正因为如此,使得读者更难破译《蜀道难》的真实意图,以为二者类同。表面看,《蜀道难》与《行路难》相似,都是指道路,其实完全不同,这就是李白的聪慧和高明之处。前人多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解读为蜀地道路难行,而结合《行路难》“青天”来看,两者有诸多相通之处,其实暗含深奥密码。两诗都将“道路”与“青天”紧密结合表述,《行路难》从“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到“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再到“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直至最后结尾“行路难,归去来”,无疑是叙写道路难,实际上是暗指社会道途艰难和功名难求。换言之,《行路难》指道路和社会,没有隐喻家事与身世之意,而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慨叹是指自己身世难言。

李白的家事和身世一直都是学界的关注重点,学者们从多角度多维度提供了证据和猜想,然而由于历代久远、直接证据较少且残缺不齐,为研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目前的结论大多是基于某个或某些证据提出的,没有系统完备的证据链支撑,因此呈现各持己见、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的局面。本文从李白是李建成后裔的观点出发来解读《蜀道难》,又在条分缕析《蜀道难》的过程中证明了李白是李建成后裔的观点,二者形成了相互支撑的印证关系,这为研究李白家事身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但可能存在不完备或错漏之处,我们欢迎有理有据的批评建议和诚挚善意的磋商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