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岁可以写1234吗(此处省略一万字)(1)

你一定得认识到自己想往哪个方向发展,然后一定要对准那个方向出发,要马上。你再也浪费不起多一秒的时间了,你浪费不起。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直到上了高中,我才第一次上了微机课,也就是计算机课,可以玩电脑的那种。

那时候,有同学在电脑里拷了一部名叫《风云雄霸天下》的漫画改编电影,把我给看傻了。

那时候,我对特技的理解还停留在西游记冒白烟亮彩灯一言不合就biubiu的飞起来的层面,所以那部剧对我的震撼可想而知。

同样的,等你长大了,电影会变成什么样?9D?WSR(WS是哇塞的缩写)?我不敢想象。

几千年前,人们还要听着“从前有条鱼,大家都叫它小鲲鲲”的瞎话,几千年后,人们已经能够亲眼看到鲲鲲的样子了。但是,有些事情在进步在变化,也有很多事情是永远不变的,比如:

在某部电影里,从主人公出生开始,开始的时候,他还是由一个天真活泼的小朋友扮演的。

因为他注定赢在起跑线上,拥有不平凡的一生。

别问我为什,因为他是主人公。

所以他得到了某个机会,获得高人传授,或者进入某个神秘高冷社团。

然后镜头一转,是他无聊日常生活的某个片段,可能是在耍剑,可能是在跑啊跑什么的。

这时候,镜头突然拉了个近景,聚焦他拿的某样东西,或者他的手、腿、后脑勺或者其他某个部位,总之不是他的脸。

这时候,你就应该意识到,神奇的事情要发生了。

就在他旋转跳跃闭著眼的时候,他就已经不是他了,换演员了,他不仅身高长相变了,整体设定也要比之前上升不只一个level。

你不清楚这个套路,正在默默纳闷的时候,画面下方打出四个催人尿下的大字,做出了让你无法反驳的解释——二十年后!

小说里面,这种情况就更加常见了。

举一个大家都熟悉你将来可能也会很熟悉的例子吧。

他跃起身来,提起重剑,出洞又和神雕练剑。此时已去了几分畏惧之心,虽然仍是避多挡少,但在神雕凌厉无伦的翅力之间,偶然已能乘隙还招。

如此练剑数日,杨过提着重剑时手上已不如先前沉重,击刺挥掠,渐感得心应手。同时越来越觉以前所学剑术变化太繁,花巧太多,想到独孤求败在青石上所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远胜世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他一面和神雕搏击,一面凝思剑招的去势回路,但觉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对方越难抗御。比如挺剑直刺,只要劲力强猛,威力远比玉女剑法等变幻奇妙的剑招更大。他这时虽然只有左手,但每日服食神雕不知从何处采来的蛇胆,不知不觉间膂力激增。

这日外出数步,在山谷间见有三条大毒蛇死在地下,肚腹洞开,蛇身上被利爪抓得鲜血淋漓,知道自己所食果是蛇胆。只是这些毒蛇遍身隐隐发出金光,生平从所未见,自是不知其名,心想:神雕力气这样大,想必也是多食这些怪蛇的蛇胆之故。

过得月余,竟勉强已可与神雕惊人的巨力相抗,发剑击刺,呼呼风响,不自禁的大感欣慰。武功到此地步,便似登泰山而小天下,回想昔日所学,颇有渺不足道之感。

——《神雕侠侣》第二十六回

这一回讲的是走在人生低谷的主人公,一不小心变残疾人却领不了低保正郁闷时捡到了大便宜,从一个二流高手成长为一线大咖。

但是过程是怎么样的呢?他得了一把大宝剑,另外有个神兽当教练。

再具体点呢?练剑数日,然后过得月余,就OK了,就OK了?就OK了!就登泰山而小天下了?

数日,月余到底是怎么过的啊?我想,此处得省略了几万字吧。

武侠小说里的人物,升级就是这么简单而又坑爹!

除了“数日”“月余”,还有“次日无书”、“一转眼”、“岁月如梭”等等套路,作者省略那些枯燥的,波澜不惊的,了无趣味的情节,反而描写那些奇遇和巧合,这是让人兴奋的节奏,这是让人感兴趣的故事,然而故事就是故事,小说就是小说。

千万别把生活当成小说来过。

没有人会喜欢描述日常琐碎的作品(当然也有例外,你可以看一看《一天》),自然,也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每一滴汗都收集珍藏展示。

我们看体育比赛,只是短短的比赛时间,但你要知道那背后被省略的一万字是什么。

我们看到一个令人羡慕的人,只看到他耀眼的光环,但你要明白他为此付出的若干万字又是什么。

那些被省略的若干万字,毫无趣味,重复琐碎,而那才正是生活本身。

追求美好的路上,练就本领的过程,长大成人的日子,没有一个是能够用一个镜头,或者“月余”能够形容得了的。

“此处省略一万字”是索然无趣的生活本身,是努力拼搏的日日夜夜,它们除了消耗你的精力,让你厌倦疲惫,想要放弃、懈怠,毫无出彩可言。但却是你自己没法省略的。

而生命的意义,想必就是用心去感受与投入,那些被省略的时光吧。

爱你的……爸爸

孩子一岁可以写1234吗(此处省略一万字)(2)

songnidexin8

孩子一岁可以写1234吗(此处省略一万字)(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