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陕北的窑(yao),但你见过西北的窖(jiao)吗?"窖"和“窑”先分清楚哦~

至今保存最久远的窑洞(陕北的窑西北的窖)(1)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甘肃民间的这两种“窖”!提起这种两“窖”,很多西北的朋友都知道,其实这种窖很多地方都有,可能叫法不同而已!首先小编简单为大家介绍下,为什么甘肃会有这种小建筑呢?其实这与当地的地域环境和生活习惯是密不可分的!

至今保存最久远的窑洞(陕北的窑西北的窖)(2)

地域环境:

甘肃地处我国内陆地区,是青藏、蒙新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东南远离海洋、西北紧靠世界屋脊,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但老天不作美,气候干燥,降雨量稀少,甘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77毫米,仅是全国平均降水量的四成多,此外,甘肃省自产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的1%,是全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的29位,水资源人均占有量1077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的1/3,所以缺水干旱,就很自然地摆在当地人们的面前,而怎么蓄水,储存变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至今保存最久远的窑洞(陕北的窑西北的窖)(3)

水窖—打水

至今保存最久远的窑洞(陕北的窑西北的窖)(4)

在甘肃很多地区,为了生存,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开挖黄土,用红粘土作为防渗材料的地下雨水收集储水工程——水窖。水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层较厚的山塬地下挖成井形,用于贮存地表径流,解决人畜用水、农田灌溉的一种坡面水土保持工程设施,又称早井。

至今保存最久远的窑洞(陕北的窑西北的窖)(5)

甘肃修筑水窑历史悠久,20世纪90年代发展更快,群众称之为“甘露工程”,当然了,水窖建好之后肯定是要用的啊,具体怎么用呢?这个就很简单了,小编介绍下最普遍的两种方法:

1:水桶绑上绳子,然后把水桶吊到水窖里,这种俗称:"打水"

2:用水泵抽水,水泵的机器把电线做好防水吊到“水窖”水管,这种俗称:“抽水”

现在很多农村一般家庭用水都是用水泵抽水(这种水窖一般建在农家的小院里头)

而去饮家禽家畜的一般都是打水(这种水窖一般建在院子外头或者专门养牲畜的院子里头)

至今保存最久远的窑洞(陕北的窑西北的窖)(6)

地窖—掏洋芋

地窖是利用土的热惰性而建成的,一般是根据地下水层的深浅在地下挖个圆型或者方型的洞或坑,但是注意要作好防水、防潮和通风等安全设备的设置,还可以储存酒,一些陈老质的东西。

至今保存最久远的窑洞(陕北的窑西北的窖)(7)

西北的甘肃地窖用的最多的就是把它当做”洋芋窖“和”菜窖“。

至今保存最久远的窑洞(陕北的窑西北的窖)(8)

甘肃中部地区,很多家庭种植洋芋这种农作物,而定西也是全国有名的“马铃薯之乡”。很多家庭一年要种植很多的洋芋,但是收成之后卖剩下的怎么储存就是面临的实际问题,于是就有了我们说的地窖,很多人亲切地管它叫“洋芋窖”,用来储存大量的洋芋,防止变坏,还有就是冬天当做菜窖使用,一般到冬天都是用来储存白菜,想吃的时候去地窖里装一袋子,所以就有了地窖掏洋芋这种说法。

至今保存最久远的窑洞(陕北的窑西北的窖)(9)

不管是水窖也好,还是地窖也好,这些都是我们老祖宗因地制宜流传下来的,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当地的地域文化。

至今保存最久远的窑洞(陕北的窑西北的窖)(10)

虽然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多的提高,甚至很多人都已经搬到了城里,但是这种东西所代表的老祖宗的智慧和我们当地的地域环境却是变不了的。

没有过去,哪有现在,更不会有未来 铭记历史,才会让我们走的更远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