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女儿上清华

文/马学民

送女儿上清华大学(送女儿上清华)(1)

送女儿上清华大学(送女儿上清华)(2)

人世间最难以割舍的情感恐怕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牵挂了。

9月5日上午12点11分,火车的汽笛声已经拉响,车轮在徐徐地滑动,眼看就要离开北京西站了。

1个小时前,在清华大学正门口,女儿拉着箱包依依不舍往里走,一面不停向我摆着小手,还有那挂在眼角上的莹莹泪珠儿,一想起心里就酸酸的。

由于疫情,今年的学生报到没有允许家长进入。我把行李箱交给孩子,只能在门口驻足观望。直到女儿的身影消失在门楣上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亲手书写的手迹“清华园”、那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二校门下。

送女儿上清华大学(送女儿上清华)(3)

30多年前这里也曾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今天父女两代人的梦想终于在女儿身上实现了,我激动不已。

然而让我最快乐的应该是7月17日收到女儿《清华大学录取(保送)通知书》的那天,一家人崩提多高兴了,女儿跳起来,儿子不停地拍着手,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娘相继打来电话祝贺,姑姑和姨买来时尚衣服、背包和鞋子等。

我家真是烧了高香,也许祖坟冒了青烟。看来这几年走南闯北,倡议编修《开濮曹徐马氏族谱》,修缮祖茔,修葺祖庙,捐款捐物,积德行善,不无关系。

“真准,我还得去趟天津大悲禅寺。”一旁的爱人嘟囔着,我知道她再去什么意思,但我不信,我想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女儿学习的用心、用力和用功。

说实话,孩子高中三年,我们跟着过了不平凡的1096天。

每天早5点起床或许更早,包点水饺、煎个鸡蛋、煮杯牛奶、摊个面饼、熬点八宝粥,总是变着花样做饭。为了让孩子多睡一会,看表叫醒常精确到秒。豆浆要冷凉,小米饭要适口,不停用碗澄倒,恨不得用嘴吹。看女儿快吃完饭时,爱人就忙去预等电梯,再骑电车送到小区门口校车上。下雨天开车送,没走几分钟女儿就躺在座位上睡着了,不想惊动孩子,直到离一中大门口还有几米才喊醒。

临开学还有一个月,爱人就开始忙了,专门买了棉花和布料套被子、做被罩,“买成品的不行吗?干嘛这么麻烦,”我说,“商店的不瓷实、不暖和,”正在穿针引线的爱人解释说。不知道她跑了几个超市和商店,最终牙膏、衣服等洗刷用具、生活用具一应俱全,装了满满的两个大包。

开学前两天,我们专门做了一顿家常菜,没有大鱼大虾,全是女儿爱吃的家乡菜:醋溜笋瓜、煎酱窝窝、小葱拌豆腐、蒸地瓜叶,咕嘟茄子汤。女儿说太好吃了,太可口了,天真地问:“不知道学校有没有?”一旁的弟弟笑着说:“想吃奶奶做的酱窝窝,可以让爸爸煎好给你快递去。”

开学前一天下午,爱人买来了女儿爱吃的红心火龙果、榴莲、山竹果等放在提袋里路上吃。当天晚上,妻子猛然想起还差一样东西,立即骑自行车到纱厂路买了二斤枣泥和五仁月饼,确实马上要中秋节了,还是女人想的周到。

9月4日5点多,我们早早起来收拾东西。姐弟俩交流半夜:朱自清写的荷塘还有不?水木清华什么意思?日晷比我们学校的大不?儿子几乎问遍了有关清华的所有问题。相约一定要去清华园转转并决定送姐姐到车站的儿子,天亮前却睡着了。看着睡得十分香甜的弟弟,女儿蹑手蹑脚整理箱包,不愿惊醒他。当我们打着伞快要走出小区的时候,儿子穿着拖鞋、揉着眼,从5号楼追来。

进京人员的安检和健康码检测相当地严,菏泽火车站设了专门通道,除了有山东的通行码外,还必须下载 “北京健康宝”,为了方便起见,我们还做了核酸检测。

自古离别总伤心,从来分手无笑脸。在进站口,妻子内掩忧伤却满脸高兴,反反复复安排女儿这叮嘱女儿那:要吃早饭啊,要好好照顾好自己,走路不要玩手机,外出一定要和同学一块啦,每天发个信息啦等等。儿子还央求姐姐一定要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下拍张照片发给他,女儿满口应诺。

送女儿上清华大学(送女儿上清华)(4)

当我们走向候车大厅的一刹那,回头看到爱人手里揉着一团纸,两眼早已润湿了,刚才满脸的高兴瞬间转为一脸的愁绪,或许是担心女儿不适应吧。

确实我们真放心不下,因为女儿从小就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几乎没有遇到过大风大浪,没有品尝过独立生活的酸甜苦辣。突然离开了父母“北漂”,人生地不熟,孤独无援,真叫爸爸妈妈放心不下!

然孩子毕竟长大了,早已不再是襁褓中咿呀学语、庭院里蹒跚学步的幼儿。雏鹰终要离开老窝,羔羊长大也得断奶,人不可能一辈子依靠着父母。或许人生路上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狂风暴雨和冰霜寒雪,爸爸深信你是一个有头脑、自立自强、永不服输的睿智女孩,一定会凭着自己的智慧战胜和克服。只要有勇气面对挑战,困难就会远离你,掌声就会属于你。

童安格的《真心英雄》唱的真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胜利的花环总是为那些有付出的人准备的,凯旋的大门总是为那些有作为的人敞开的。

我背着女儿的小新手提电脑包,拉着行李箱往里走,刷脸、贴身份证顺利进入候车大厅。猛然想起30多年前父亲送我上大学的事啦。真是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啊。

记得那是1989年9月16日凌晨3点,父亲骑着飞鸽牌自行车,一旁捆着装满衣物的塑料袋,带着我走了60多里来到菏泽火车南站。身上带着450元学费和80多元零花钱,母亲把那50张10元人民币用针缝在了夹袄内兜,鼓鼓囊囊的,父亲反复叮嘱我千万不要“露白”。

6点多,当我和二中校友李乾坤同学乘上西安开往济南的270次列车时,父亲跑了老远花了5毛钱买了4个烧饼,用草纸包着,他费力地拨开拥挤不堪的人群,从窗口递给我。火车汽笛轰响,父亲跟着缓缓启动的车轮小跑,追着给我说的那句话“到那边来信”就好像昨天一样。

我一直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让人家用“草纸”包裹烧饼,现在想来可能是用塑料袋会导致烧饼“皮绠”不好吃吧。

那时还没有身份证,买个去济南的车票需要凭村里的介绍信,清楚地记得,提前3天我拿着《山东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花了4元钱买个半价学生票。今天去北京清华大学报道,女儿在铁路12306上动动手花了210元很轻松地给我买了D728车次12车厢28下铺。

30年过去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永远不变的是父母对孩子牵挂和亲情。

很快我们到了北京西站,用高德导航乘坐964公交转375到了清华大学第四门口,住西郊宾馆,在房间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清华同方大厦。

想起晚清礼部侍郎为清华大学水木清华轩撰写的一幅对联 “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我觉得应该给女儿写几句话。

孩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你离开了父母到新环境,就得学会生存。你离开了老家,学校就是你的新家,宿舍就是你的安乐窝;你离开了父母,同学就是你的伙伴儿,老师就是你的亲人。

孩子,你要树立远大理想,不断超越自己。有理想,才有前进的方向;有方向,才有可能创造辉煌。学习之余,你应该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善事,拥有智慧和仁爱才能超越自己。只有超越了自己,才能超越别人。

孩子,你要秉承“勤奋上进,不甘落后”的格言,和同学不比别的东西,只比学问。“胸有诗书气自华”。作为天子骄女,有知识,就有能力;有能力,就有底气;有底气,就有骨气。骨气源自于理想,心有大鹏鸿鹄志,方可成为人上人。

在去往清华大学的375公交车上,已站了3站的女儿得到一个座位便让给我,我说爸爸不累你坐吧。下一站上来一个中年人,女儿主动让座,那人看到孩子满身的背包而推辞,女儿却说:“叔叔,您坐吧,我下一站下车。”虽然我知道这是女儿在说诳话,因为我心里清楚离清华还有8站,但我已看到了希望!

好女儿志在四方。有志气的孩子从来是用成功回报父母的殷切期望,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不平凡。

火车驶出了西客站,北京离我越来越远了。

我孤独一人望着窗外,总觉少了什么,一种说不出的愁绪,百无聊赖,没有来时的欢笑,没有了喊叫爸爸的声音。一人车上,提笔写了以上文字与大家共享。

二〇二一年九月五日

送女儿上清华大学(送女儿上清华)(5)

送女儿上清华大学(送女儿上清华)(6)

送女儿上清华大学(送女儿上清华)(7)

作者简介:

马学民,大学学历,曾任中共菏泽市开发区工委机关报《今日开发区报》总编,山东省散文学会、菏泽市作家协会、菏泽市民俗学会、菏泽市儒学研究会会员。2012年主持编写《丹阳志》,著有《春华秋实》《菏泽开发区史话》,主修10卷本《开濮曹徐马氏族谱》,参与编写《曹州国考名士集传》《曹州文坛集传》《曹州知名将士集传》《菏泽开发区社区概览》《百村记忆》《菏泽市开发区志》等十多部。作品入选《胶东散文十二家·马学民卷》。2021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首届“青未了散文奖”获得者。

送女儿上清华大学(送女儿上清华)(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