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和术的区别有哪些(什么是道)(1)

谈这两个字,通常情况下,难免会让人对此产生玄学虚幻的感觉!

这很正常!

毕竟由这两个字引发的直接感受,最司空见惯的关联词就是“道教”和“法术”!

而对这两个词的习惯性反应,又与脱离现实、唯心、宗教的认知相近!所以,很容易引起我们对“道”与“术”的排斥,哪怕在潜意识中,我们会对它产生好奇!

说这些,是想表明,我不会在此发表对其虚幻认知的内容,而是换角度思考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那么,在通常的认知下,如何把虚幻的“道”与“术”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并让自己因此受益呢?

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先理解它们的通常定义,然后去找到贴近自己的认知,又符合现实世界的解释!

01、什么是“道”?

“道”,是推动宇宙运行的最基本的规律,是“天”的意识,而且它‬不受时空的限制!当我们去思考“道”时,它从一个未知发起,于是万物生;当我们去感受“道”时,天人合一,于是万物静!

这个定义是唯物主义勉强辩证接受的概念,所以很容易把它归结为唯心,即“虚”!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道”呢?

就是简单的去承认它代表着规律,并相信它真实的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有生就有死、有起就有落、有白就有黑、有善就有恶……这个规律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

从人生处境的角度出发,“道”就是毛主席所说的战争战略,对‬你而言,“道”就是你的人生规划!

什么是人生规划呢?它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

规划,肯定没有具体针对的内容!因为它是以上帝的视角,对全局进行的概略布署。

那么这个概略布署又是人生中的什么内容呢?

这又回到前面所说的,承认“道”的存在!即———承认并接受人生无常的事实、顺境逆境交替的过程、得失成败并存的规律、善恶有报的因果、物我两忘终有时的归宿……

这些内容你是无法通过思考来强化它们在你生命中的存在感的,你只能用心去感受它!

用心去感受“道”,于是天人合一,万物静!

“万物静”是指问题、烦恼、纠结、困扰、麻烦、执着等等一系列让你焦虑不安的事物所遵循的规律,都会清晰的摆在你面前,或许你仍然无法做到让这一切消失和彻底的解决它,但当它们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会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对其采取的措施也会变得理性而自信。

“道”的存在与它的力量来源,是与宇宙同步的,因此,它具有不可抗力以及不被束缚的特性!

顺其者昌 逆其者亡。任谁都不可能跳出这个规律!

道和术的区别有哪些(什么是道)(2)

02、什么是“术”?

“术”在甲骨文中的本义是指:城邑中的道路。也可以解释为方法、策略!

从本义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术”:它是人为制造或通过观察思考而得出的方法策略。

它与“道”的区别在于,“道”与宇宙同生,而“术”是与人类的诞生一同出现的!

理解了这个区别,也就可以较为轻松的判断哪一方具备更持久更强大的力量了。

“术”就是方法策略,它来自于我们对世间万物的观察,并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

但是,在这个观察的过程中,我们通常有两个对象,一个是表象,即“我们看到的事物”;另一个是本质,通常指表象背后的规律!

前者是绝大部份人获取“术”的途径。

或许他们会在生活中接触到了新的方法,但那也不过是在自身验证了前人未曾被你发现的经验而已,并不属于真正创新上的东西!

因为单纯从表象中获取经验已经成为我们最习以为常的方式,能够深入背后看本质的人少之又少。

直到你自己有足够的经验时,前人对“道”的认知才会被你所接受!而此时,你却已经没有多少使用它的机会了。

“术”的运用过程,就是在每一件事上或采用他人经验,或运用自己的思考,通过不断的成败建立自己对事物的经验!

等你经验足够多的时候,成功地概率将会提高,因为世间事大同小异,而你能遇到的也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也是浮浅的“术”最迷惑人的地方。

这与“格物致知”同义。

但你永远无法从看到的表象所引发的“术”中找到一个可以一劳永逸,并且能应对所有的事的方法!

这就是你疲于奔命的根源。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不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的原因:

1、没有皆可为我所用的意识;

2、我看到并接受的才是对的;

3、浮于“术”的表面而不能深入;

4、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经验方法会在牢记在心,并能在事件发生时运用自如!

“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有以下几种状态:1、直接运用经验中得来的“术”;

2、灵活运用经验中得来的“术”;

3、创造超越大多数经验之外的“术”;

4、对一切“术”的规律了如指掌,并能以此左右局面,且不屑于运用此道!

这就是用头脑去思考“道”,与用心感受“道”所引发的“术”的区别!

思考意味着“起念”,“起念”就需要用“术”来解决,用哪种状态下的“术”境界更高更有效,一目了然!

道和术的区别有哪些(什么是道)(3)

03、“道”与“术”的关系!

“道”是战略,“术”是战术!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第一章第三节中,对此有过精彩的描述。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其中对于“战略”与“战术”的关系,以及两者相互的影响与作用的论述,实在让人拍案叫绝!

在现实生活中,“道”就‬是关乎我们个人全局的战略;“术”就‬是应对局部事物的手段!理解了全局,你就能‬灵活的应对局部;对局部可以灵活应对了,全局的战略目的就容易达成!

常人对于“术”的运用,通常仅局限在某一事物身上,而忽视对全局的思考,一时的胜利即可沾沾自喜,一旦失败又捶首顿足。对这种表现用通俗的说法就是:因为过于注重一时的得失,反而失去了对全局的把握!

借毛主席的话就是:“连战连捷”和“许多败仗”,都是局部性的,都是对于全局不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对于全局能够产生影响的局部问题,都是那些有决定性作用的问题。

这些有决定性作用的问题要高于普通的局部“战术”,毛主席称之为“战役”!

人生规划是一个大战略,但这个规划可能在不同的阶段以不同的内容显现。但只要你战略明确,内容怎样变化就不那么重要了。那就是不要脱离对“道”的深度理解!

对此,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你想拥有足够多的财富,必然要求你利用各种资源来成就这个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得失,但这些得失并不会影响你试图拥有更多财富的最终目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看起来可以加快实现梦想或者更大收益的机会,但需要你做重要的决定,比如:放弃良知、丧失原则、贪污腐化、违法乱纪等,对于这样的局部问题,你此时的选择就会影响全局!———这样的局部问题就是你的“战役”!

“战役”,需要权衡利弊来解决问题,“战术”,需要干脆利‬落的解决当前问题!只‬要最‬终‬全‬局‬性‬的战略目的能够达成,局‬部战‬术‬以‬及‬战‬役‬的‬一‬时‬成败不‬必太过关‬注‬,即使某‬场‬战‬役的‬失‬败也‬不‬过是拖‬延‬一下战略目的的‬达‬成‬速度而‬已‬!

“浪‬子回头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这‬个‬意思!

只是,真‬正的‬问题在于,没有多‬少‬人会在‬一‬时的成败之中还‬能‬够‬对‬战‬略‬产‬生足够的信心,因为他‬们‬忽‬视‬了对‬“道‬”的‬感‬受‬!

所以,在这两者之间,“道”影响“术”,“术”成于“道”!“道”可以没有“术”,“术”不能脱离“道”。没有“道”的“术”肯定是徒劳无功的,自然也不可能干脆利落的解决问题。

修者以行治性,悟者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治心!

用个人理解来解释:修行的人通过不同渠道的实践来改变自己的意识以求开悟,开悟的人听从内心,并用其来指导自己的言行;觉醒的人通过遵从内心的声音来约束自己,修行的人通过约束自己来达到内心平‬静‬!‬

修即是“术”,觉和悟即是“道”!

喜欢研究《鬼谷子》《厚黑学》《罗织经》之类书籍的人,通常都是希望自己可以有驭“术”之能,但是,如果没有对“道”的敬畏,即使有所收获,也不过成为一个内藏心机、外露奸相之人。

这种人在普通人面前或许会一时得逞,但如果在更高意识层面的人面前,这一切反而会让他的意图变得一丝不挂!

你可以在一时蒙蔽所有的人,你也可以长久的蒙蔽一部分的人,但你绝对不可能长久的蒙蔽所有的人!———这就是脱离了“道”的“术”所能取得的有限成就。

而如果你能依“道”驭“术”,上面所说的这一切都将变得对你毫无意义!———在这种状态下,“术”的对象包括它自身,对你而言都是不存在的,或者它们对你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理解了“道”和“术”的关系,“术”的存在与否,变为取决于你是否想运用它,而不似从前,人生被它们所左右,生活被它们所束缚!

道和术的区别有哪些(什么是道)(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