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社火哪里最好 社火的这些知识以及兰州社火的种类你知道吗(1)

社火是汉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起源于中国上古祭祀活动。是汉族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

社火崇尚民风民情,舞 、扭、唱、说、做,一切顺从自然,不刻意编排,不强求文雅。通俗地表情达意,自由地唱念做打。由“灯官老爷”、“马报子”、“哑巴”、“胖婆娘”、“卖膏药”、“货郎”、“傻公子”等组成的“社火身子”负责社火中的串场,更增加了社火表演欢快气氛。

甘肃兰州社火哪里最好 社火的这些知识以及兰州社火的种类你知道吗(2)

社火的出行讲求雄浑、壮美。阵容庞大,浩浩荡荡。走乡串村表演,前有报子通讯,后有马队(类旌旗仪仗队)排阵。灯官老爷坐镇指挥,火炮轰鸣,鼓乐喧天,双龙开道,群狮压阵,各类身子各司其职,扭的可劲的扭,跳的拼命的跳。加上他们的插科打诨,嬉笑怒骂,撩拨得群情激奋,新岁气氛,由此沸腾。

表演者代表天上的火神下凡降吉祥,每年的社火有当地的火神会组织,社火中的演员在表演社火的时候,出社火的当天早上会在火神庙请身子,所谓的“身子”实为“神祗”的音转,请完身子后,他们就是火神的代表,已经不是你我眼中的普通人了,舞龙的在早上要去河里饮龙,即为请龙神,社火中的这些仪式都是很庄重的。青海社火中有灯官老爷,还有衙役在身边护卫,各具回避、肃静等字样的牌文,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充当,还要很能会喝酒的,因为到各村演社火都会给灯官老爷敬酒的。

它的角色由“灯官”、“马报子”、“哑巴”、“胖婆娘”、“卖膏药”、“货郎”、“王辩”、“傻公子”等组成。

甘肃兰州社火哪里最好 社火的这些知识以及兰州社火的种类你知道吗(3)

在兰州,每年春节,各乡村群众自发组织各种社火活动。社火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包括锣鼓手,舞狮等等。群众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队伍,并赠予烟酒等礼物。社火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气氛热烈。

看看咱兰州社火有哪几类?

社火的种类,包括地社火,背社火,抬社火,车社火,马社火,高芯社火,高跷社火,血社火,山社火,狮子舞,唱社火,丑社火等等。

地社火

甘肃兰州社火哪里最好 社火的这些知识以及兰州社火的种类你知道吗(4)

就是在“地上”表演的故事。这种“故事”适宜晚上表演,家庭院落、机关单位院子、街道、打麦场都可作为表演场地。地故事在内容上有的同马故事相同,源于古典传说,也有自编自演的创作节目。

车社火

甘肃兰州社火哪里最好 社火的这些知识以及兰州社火的种类你知道吗(5)

即在车上表演的故事。先前用的马车、牛车、骡车,20世纪80年代之后,代之以手扶拖拉机、四轮机、汽车。现时一般不用其他车辆,只用汽车。先用木椽在汽车上搭成亭台、楼阁架子,然后用花布、花束、明镜、丝穗等精心装饰一新,视社火内容,有的分前厅后厅,有的也不分。演员可多可少,一车可表演一出戏里边的某一场景,也可表演两出戏里的两个场景。人们从演员简单的造型中,一眼就可看出是某一出戏的某一情节或其中的表达的某种意思。

马社火

甘肃兰州社火哪里最好 社火的这些知识以及兰州社火的种类你知道吗(6)

甘肃兰州社火哪里最好 社火的这些知识以及兰州社火的种类你知道吗(7)

故事,即骑在马、骡、驴身上表演的故事。演出用的骡、马、驴必须膘肥体壮、性情温顺。演员一人一马,在马身上要手持兵器,或刀或剑或戈,每人做出一种固定的姿势,依序排列,不得轻易变动。这样,人们从表演者的脸谱和兵器上便可分辨出名堂来。同车故事一样,马不能太少,越多越好。

地滩社火

甘肃兰州社火哪里最好 社火的这些知识以及兰州社火的种类你知道吗(8)

地滩社火,主要流传陇东的泾川、灵台一带乡村。其社火场面浩荡,气势宏伟,热闹非凡。每年进入腊月,庄头就响起了锣鼓声,把整个村人的心击荡得热乎乎的,告诉村里要耍社火了。 社火的派系不一,一个地方一个样;地滩社火有文有武有丑,文少武多,耍唱兼容,巧妙穿插,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甘肃兰州社火哪里最好 社火的这些知识以及兰州社火的种类你知道吗(9)

地滩社火中的演员,最少不下24个身子,主要有红脸、花脸、净脸、文旦、武旦、丑脸、白脸等。各种脸谱、衣服都有专门人负责化妆。所用的道具,有长刀、短刀、枪棍、鞭、锏、锤、弓箭等。通过一转又一转打斗追杀。仿佛把观众引入古老而久远的战争中,或一场历史纠葛中,或人生悲剧中,或缠缠绵绵的爱河中。

甘肃兰州社火哪里最好 社火的这些知识以及兰州社火的种类你知道吗(10)

社火这一活动千秋万代地流传下来,但随着人类的进步,时代的演变,其形式、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时代赋予社火以新的内容。现时,社火从根本上不再是表达人们对“神”的崇拜,而是演变成了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民俗。

社火也带有浓厚的宗教内容和其他民族的风俗在其中,一般演出时间是在农历正月初四到十六结束。每年春节,各乡村群众自发组织各种社火活动。社火规模从几十人到上千人,包括锣鼓手,舞狮等等。群众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队伍,并赠予烟酒等礼物。社火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气氛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