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壮不努力长大徒伤悲是什么意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

[释义)

每天三更半夜到雄鸡报晓的五更时分,

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如果年少时不知道勤奋学习,

到年老的时候就会后悔读书太晚。


【观点解读】

颜真卿这首《劝学》类似前面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但是它比那首诗更加直白易懂,而且更加具体。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诗把时间、地点都交代了,内容就是:大好男儿应该趁早努力,年轻人不要害怕吃苦,趁年轻要勤奋学习,否则等到年纪大了,身无长物就要后悔了。所以颜真卿勉励的是年轻人,要讲的道理是努力要趁早。

三更和五更需要解释一下:中国古人把晚上的时间分成五更,具体是晚上七点到早晨五点这段时间。从时辰来讲就戌时、亥时、子时、丑时、寅时这五个时辰。

古代一个时辰等于现在两个小时。戌时就是晚上七点到九点,亥时是九点到十一点,子时是十一点到后半夜一点……我国古人晚上七点以后就睡觉,早晨五点前就起来。

少壮不努力长大徒伤悲是什么意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

三更就是古人熟睡的半夜,也就是晚上十一点到后半夜一点,五更则是早晨三点到五点。"二更灯火五更鸡,意思就是读书必须贪黑起早,因为这个时间段人的头脑比较清静,而且不像白天有很多人打扰。

而后面两句也紧扣着这个主题,“黑发不知勤学早,日首方悔读书迟”。年轻时精力充沛,可以吃点苦、遭点罪,等年纪大了,身体受不了了,即便想读书也晚了。

所以,很多读者儿时都觉得读书没有用,书本上的知识用不上,到大了才发现,小时候读什么都有用。所以这首《劝学》,绝对不只是古人老辈劝勉晚辈,放到今天仍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