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人会需要社交”、“孤独不求外物,反求诸己”等等这些言论,你或许在课堂上听过,或许在网络视频里听过。这些话便是出自“复旦教授”陈果,美貌与智慧并存。她的课从来座无虚席。这样一位被称为“复旦女神”的美女老师,又是为何会从万人追捧到跌落神坛的呢?她究竟做错了什么?

复旦大学陈果命运坎坷(复旦女神陈果从万人追捧到跌落神坛)(1)

陈果的人生履历

1981年陈果出生于上海,受家庭的熏陶,幼时的陈果便极爱读书,常常居于家里的书房,从小就阅读了很多书籍,涉猎的领域很多,加上本人又勤奋上进,1999年,陈果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

在本科期间,她不光只读书,还积极参加活动,担任复旦大学哲学系学生会主席。这成了她在复旦的起点。她在这所大学完成了她所有的学业,从硕士到博士。

复旦大学陈果命运坎坷(复旦女神陈果从万人追捧到跌落神坛)(2)

优秀的人不光有智商加持,更与努力分不开关系。在2004年的暑假她担任《人民画报》上海总部的实习记者,还曾担任复旦大学哲学系《教牧心理学》及《宗教社会学》课程的助教和翻译,为了读博顺利,她还常常去蹭课,去攻读大量的文献。

“皇天不负有心人”,陈果顺利读博。在复旦上学的这些年,陈果对这所学校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因此在完成学业,获得博士学位后,陈果选择留在复旦教书,成了一名复旦大学年轻有为的女老师。

复旦大学陈果命运坎坷(复旦女神陈果从万人追捧到跌落神坛)(3)

二、打破传统授课方式

这位女老师不仅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她的课不似寻常老师照本宣科,她语言生动灵活,风趣幽默,谈起人生、谈起爱情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与学生年纪相差不大,加之姣好的容貌和高挑的身材,她的课成了学生的首选。

对于学生而言,她不光是老师,她还是人生导师,听她的课,大家总能从中学到些人生经验。例如她说“浪漫不是虚伪、乌托邦,是罕见的美丽,崇高甚至神圣的情感”,就这样,凭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她的课很快就座无虚席,甚至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学生。

复旦大学陈果命运坎坷(复旦女神陈果从万人追捧到跌落神坛)(4)

但让大众熟知还是通过网络。在上课时,一位同学将她的讲课视频放到网上,立刻引起了讨论,大家都很欣赏她的授课方式,但是苦于她只在校内讲课,就这样,在同学的建议下,陈果开始将讲课视频上传。

视频中的她自信大方,将宏观庞大的知识,运用“举例子”等方法使之简单易懂。晦涩难懂的知识立刻就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很快,她不仅火遍校内,更在网络上走红了起来。

复旦大学陈果命运坎坷(复旦女神陈果从万人追捧到跌落神坛)(5)

在这期间她不光获得学生们的追捧,更收获了社会的肯定。2012年,她获得首届上海市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一等奖,2014年获得上海市育才奖,2017年获得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和上海市最美思政课教师的称号。至此,她的课和她本人的魅力在全国传播开来。在这期间陈果还曾出版两本书,都成为热销书。

复旦大学陈果命运坎坷(复旦女神陈果从万人追捧到跌落神坛)(6)

三、读错两个字,跌落神坛

此后陈果的热度不断攀升,还曾受邀参加著名教育类节目《开讲啦》,但这个节目却并没有让她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反而成了她事业上的滑铁卢。

起因是在参加《开讲啦》节目中,陈果老师说:“不论你是中年、少年、青年还是“毛至”之年”。实际上她要说的是耄耋之年。节目一出,瞬间引起轩然大波。

复旦大学陈果命运坎坷(复旦女神陈果从万人追捧到跌落神坛)(7)

随即,陈果老师便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嘲讽和谩骂。有些人开始怀疑她的水平。“复旦老师的水平就这”?“别再说自己是老师了,字都能读错”。各种声音充斥在网络上。

甚至还有网友借机扒出传到网络上的陈果老师的讲课视频,从穿着、举止、言论等方面进行抨击。在学生的提醒下,陈果才知道自己竟然上了热搜,面对铺天盖地的言论,她也着实惊慌失措。

随后陈果老师便出来道歉:“对不起,针对我个人因混淆‘耄耋’二字读音的问题,在此做出反省”。但是公众却并没有就这么放过她,舆论反而愈演愈烈。

复旦大学陈果命运坎坷(复旦女神陈果从万人追捧到跌落神坛)(8)

其实早在此前,就有人对陈果老师的授课视频进行抨击了。例如陈果老师在授课时曾说:“凭着自己的努力,在人生的特定阶段做特定的事情,不盲目求快,不贪多,不紧不慢,一步步许给自己一个未来”。在视频的评论中就会有不一样的声音:“别不紧不慢了,进入社会,你就会发现,这些话听听就行了”。

诸如此类的言论在陈果老师的视频评论中随处可见。有人说陈果老师是象牙塔中的人,站在哲学高处幻想生活,根本不接“地气儿”,称她的话是“毒鸡汤”。

复旦大学陈果命运坎坷(复旦女神陈果从万人追捧到跌落神坛)(9)

所以读错发音是陈果老师更加受到抵制的原因之一。伴随着陈果老师授课视频在网络上的走红,“网红老师”的头衔也如影随形,在那时候我们对于“网红”这个词似乎并没有很多正向的评价,不像现在很多老师也都网络授课,但在“网络授课”并不发达的时代,“网红”常常是一种贬义词。

老师是神圣的职业,但是伴随在“网红”的头衔之下,似乎总显得不伦不类。但实际上,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形式只是次要,给迷惑中的人指点迷津才是重点,顾左右而言他属实不妥。

复旦大学陈果命运坎坷(复旦女神陈果从万人追捧到跌落神坛)(10)

总结

时代在发展,感知力、容忍度都在发展。我们从网络上听过很多教授的课程,起初大家总是抱着“求知”的心态去请教,去聆听,希望他们多多将视频发到网上。我们感谢互联网让我们可以听到很多著名教授“一课难求”的课程。但究竟为何她们最后总会受到质疑和谩骂呢?

复旦大学陈果命运坎坷(复旦女神陈果从万人追捧到跌落神坛)(11)

其实像陈果老师一样因授课视频走红网络的老师很多,戴建业老师也曾是网络的受害者之一。起初他也曾因为风趣幽默走红网络,将难懂的古诗词用轻松幽默夹带着方言的方式讲出来,不仅校内座无虚席甚至网络上也有一众学生。

但是戴老师的妻子患病后,高昂的医药费让他负担沉重,便通过在网络上授课赚取讲课费,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质疑和谩骂。

大家似乎早已习惯老师是端庄的,是默默奉献的,是不求回报的。“为何会有老师利用网络赚钱?难道她们早就有此想法?实际上她们就只是为了赚钱而已”。她们忽略了老师也只是普通人而已,再者网络授课形式也向来是“你情我愿”的,并没有强制,而且也确实是在传授知识。

复旦大学陈果命运坎坷(复旦女神陈果从万人追捧到跌落神坛)(12)

再者像陈果老师这种,网络授课视频走红,成了“名人”之后,到处参加节目的人,也有人抨击“她其实是为了赚取流量,实际上早就没有了做老师的那种踏踏实实的心思”。网友以最大的恶意揣测着旁人,“赚钱”“流量”成了网友们“敢怒敢言”的宣泄口。

复旦大学陈果命运坎坷(复旦女神陈果从万人追捧到跌落神坛)(13)

但老师总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了解知识。在他们的视频里我们学到了知识,我们开拓了视野,我们了解到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声音,另一种生活方式。有人喜欢落在实地的触感,也有人喜欢乌托邦,世界总是纷繁多彩的。

有人说陈果老师就是生活在乌托邦的人,她的话是那么“毒鸡汤”,只适合象牙塔里的学生听,还有人以“过来人”的身份,规劝学生们少听,现实会给你沉重一击。但事物终究有两面性,有些人忙碌生活,无暇去看去听;也有一些人靠“毒鸡汤”去用心生活,鼓励自己。

复旦大学陈果命运坎坷(复旦女神陈果从万人追捧到跌落神坛)(14)

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的受众,不可能每个人都受到大家的喜爱。但自以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否定别人的一切,去批判他人,确实不妥。生活在“信息茧房”里,我们会习惯的被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吸引,看到的全是质疑和谩骂,却否定了她本来应有的成就,忽略了受她指引的迷茫的人所获得的“救赎”。

不可否认,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读错“耄耋”确实是不应该的。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她也因此而道歉,也承担着后果。我们常常夸赞“浪子回头金不换”,却对一个小过错的人求全责备。

有过错指点出来是必然的,但无论如何,批判的应是她做错的地方,而不是去随意点评她的穿着、举止,毫无章法的人身攻击。世界对于“名人”的要求是过于严苛的,对“女名人”的要求更严苛。

复旦大学陈果命运坎坷(复旦女神陈果从万人追捧到跌落神坛)(15)

究竟有多少人的指点是在“读错”这个问题上,又有多少人是跟风,觉得大家都在批判她,我也要点评几句,显得自己也可与之比肩,这我们不得而知。但人总会犯错,犯错就要虚心接受批评,加以改正,但并不应该接受莫须有的点评。

事实上就是一名在学校授课的老师,也有讲错题,读错字的情况,这其实无可厚非。放在网络上,这种过错被瞬间放大,加之因“高校教师”头衔走红,这种谩骂的声音瞬间充斥网络。

网络时代可以捧起一个人,也可以拽下一个人,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本着辩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也在慢慢淡化,陈果老师也慢慢淡出大众的视野。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有学生透露,自己会在食堂看到陈果老师,她戴着耳机,看样子并不想被人打扰。

复旦大学陈果命运坎坷(复旦女神陈果从万人追捧到跌落神坛)(16)

如今的陈果老师已经回到了往日的平静生活中去,努力备课,努力讲课。陈果老师曾说:“神坛即是祭坛,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陈果老师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与世无争”的分享着自己的见解与知识。

正如陈果老师所说:“人是在思考自己而不是思考他人的时候产生了智慧。人是在自我批判当中,而不是批判他人的过程当中,看到自己的勇气和智慧的。当人孤独的时候,他就是在和自己说话,那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头”。

复旦大学陈果命运坎坷(复旦女神陈果从万人追捧到跌落神坛)(17)

犯错就要承担后果,那么陈果老师的“后果”就是远离喧嚣,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传道授业”。希望大家都能本着客观公正的角度去讨论问题,不偏不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