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入虎穴怎得虎子(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人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这个成语的来历有一个著名的典故,是来自东汉名将班超的故事。

根据《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班超早年曾率兵出击北匈奴贵族,战功显赫。后来,班超被派到西域,驻守边关。到达西域后,他首先来到鄯(shàn)善国。鄯善国王早知班超的为人,对他十分敬重。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长时间,国王对班超的态度却突然怠慢起来。

班超预感到情况有变,立即召集一起来的三十六个人说:“鄯善国王最近突然对我们很冷淡,一定是北方匈奴也派人来笼络他了,他现在思想斗争必定很激烈,不知道该顺从哪一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处境很危险匈奴使者才来几天,鄯善国王对我们的态度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说不定哪天就把我们绑起来送给匈奴了。你们说,该怎么办?”大家都坚决表示一切听他的调遣。于是,班超继续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速战速决,不如我们就趁今夜火攻匈奴使臣大营,然后趁乱消灭了他们。只有这样,鄯善国王才会诚心归顺汉朝。

于是,当天夜里,班超就率领手下的三十六人,一举拿下了匈奴军营,鄯善国举国震惊。最终鄯善国王对待班超及其手下又和善如初了。

后来,这件事逐渐流传开来,人们就经常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告诫别人,做事情要及时下定决心,不惧险难,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这样才能够达到目的,取得成功。你们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经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