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很爱挖耳朵,有几次都不小心掏出了血。”

“没想到因为爱掏耳朵,耳朵里‘发霉’,听力也下降了,跟客户打电话总听不清对方说话。”

28岁的白领小杨很喜欢挖耳朵,但是没想到挖着挖着听力下降,才赶紧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就诊。耳鼻喉科医生用内镜检查她的耳朵,才发现常挖耳朵损伤了耳道,耳道里边充血肿胀,表面布满密密麻麻的白色絮状物体,原来小杨患上了霉菌性外耳道炎。

耳朵痒但是掏不出耳屎怎么回事(为什么耳朵发痒没完没了)(1)

生活中不乏像小杨一样觉得挖耳朵“很舒服”,所以不加节制的人。但是常挖耳朵的后果真的这么严重吗?如果不能常挖耳朵的话,该用什么方法清洁耳道呢?

一般情况下,人根本不需要挖耳朵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有事没事挖掏耳朵,而且挖耳朵的花样也是非常多,左挖挖,右挖挖,棉签挖挖,耳勺挖挖,总之怎么舒服怎么挖,怎么爽怎么挖,特别是在不经意间挖出一小块耳屎的时候,那种感觉久久不能忘怀。

我们常说的耳屎在医学上被称为耵聍,是由耳道皮肤腺体自行分泌出来的一种灰色、橙色或是淡黄色的蜡质分泌物,同时混有灰尘和皮屑。耵聍的组成成分各有不同,分为干型和油型。但不论是干型耳屎还是油型耳屎,除非耳朵有不适症状,否则都不需要自行处理。因为我们的耳朵有自洁的能力,大部分的耳屎都可以自行排出。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说话、吃饭、运动、打哈欠等活动时,耳屎会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缓慢从耳道内移动到耳道口,悄悄溜出来。

另外,耳屎不但不需要挖,留在耳朵里面还有好处!

耳屎的作用

不管你嫌不嫌弃耳屎,它的存在依旧有一定意义,并且这些意义只有耳屎才能做到。

抵抗细菌、病毒:耳屎中富含油脂,能够防止耳道内皮肤干燥的同时还会在耳道皮肤表形成一层酸性膜,帮助外耳道抵抗细菌、病毒的侵害,同时,耳屎中的溶酶菌、免疫球蛋白等,对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阻挡异物进入耳内:耳屎所含的油脂可以滋润外耳道皮肤上的细毛,这些细毛和富有黏性的耳屎可以阻挡异物进入外耳道,比如尘埃颗粒、昆虫等。另外,耳屎还可以阻挡水滴的侵入,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例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等。

保护耳膜:耳屎可以使外耳道空腔变窄,对传入耳朵的声波能够起到过滤和缓冲的作用,让鼓膜不会被强声所震伤,能够保护耳膜。

总而言之,耳屎的存在自然有它的道理,而且经常挖耳朵危害还不小。

耳朵痒但是掏不出耳屎怎么回事(为什么耳朵发痒没完没了)(2)

常挖耳朵的危害

挖耳朵虽然是一件很舒服很爽的事情,但是,千万不要频繁挖!

皮肤脱落,越挖越痒:很多人觉得耳朵痒就会去挖耳朵,但其实耳朵越挖就越痒,因为频繁挖耳朵会加速“耳朵死皮”脱落,所以会越挖越痒,而且新分泌的耳屎可能会由原本的片状变成碎屑,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

伤害鼓膜,听力丧失:如果挖耳朵的方法不当,可能将耳屎推向耳道深部,形成耵聍栓塞,导致听力减退,压迫鼓膜引起耳鸣,眩晕,而如果用力过猛,也会导致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甚至并发中耳炎。

癌变:经常挖耳朵除了会降低对耳朵的有效保护,还可以会划伤外耳道皮肤,引发病毒感染,甚至发生外耳道乳头状瘤,虽说这种肿瘤属于良性,但还是有2%的恶变率,除此以外,挖耳工具不干净,也会诱发病毒、细菌感染。

那么,耳朵应该怎样清洁?

耳朵痒但是掏不出耳屎怎么回事(为什么耳朵发痒没完没了)(3)

正确清洁耳朵的方式

如果自己挖耳朵,要注意以下几个点。

挖耳朵时不要用尖锐物挖耳,深度不要超过2厘米,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让耳屎自行出来。

不要频繁挖耳朵,尽量控制一周左右一次,如果耳屎比较大或者比较硬,可以到医院进行专业挖耳,由耳科医生清理出来。

耳朵有疾病者不要自己挖耳朵,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挖耳朵虽爽,但要适可而止,尽量少挖为好。

参考资料:

[1] 沈洪.挖耳朵原来有讲究[J].自我保健,2008:31-31.

[2] 《一则关于挖耳朵的简单科普》.中山六院.2018-10-04

[3] 《常挖耳朵可能致癌 真不是吓你的哈》.掌上问医.2016-03-0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健康大V创造营##39健康超能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