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韩信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说“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简单翻译下,韩信的功绩可以概括为:灭三秦、灭魏、灭代、灭赵、灭燕、灭齐,最后灭楚。论领兵打仗,绝对独孤求败。

刘邦评价韩信说,“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并且韩信与张良、萧何同称汉初三杰。

另外,民间亦有对其“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夫人”的评价。

纵其一生,年少追随项羽,郁郁不得志;而后追随刘邦,大展宏图;后来却遭吕雉陷害,读其一生,让人唏嘘。

韩信的代表词语(关于韩信的31个成语)(1)

影视剧中的韩信

~~~~~~~

今天,我整理了下关于兵仙韩信的成语,考公务员的可以进来看看哦,最后现场出题。

1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自韩信定三秦之战,韩信VS章邯,被36计吸纳为经典案例。

2多多益善:史记和资治通鉴中均有记载。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将兵多少。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翻译一下,刘邦对韩信说,你别得瑟,你再牛也是个带兵的,而我是个领将的。韩信连忙拍马屁,大王天授,非人力啊!

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生死一知己即指萧何。

4一饭千金:存亡两夫人。其中之一是给他饭的妇女,另一位是吕雉。一存一亡。

5拔帜易帜、背水一战、背水为营:均出自井陉之战。韩信VS赵国。

8妇人之仁:韩信对项羽的评价。

9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我仔细查了下,虽然这句话用来同情韩信非常恰当,但这句话的出处和韩信并没有直接关系。这句话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是范蠡给勾践相面得出的结论。非常感谢睥睨千秋的补充!

10解衣推食:《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11推陈出新:韩信管粮仓,推陈出新,即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新粮前门进去,旧粮后门出来,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变质。

12独当一面:《史记·留侯世家》:张良说“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13中原逐鹿:《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14略不世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形容谋略高,世间少有

15居常鞅鞅:《史记·淮阴侯列传》,郁郁不乐

16不赏之功、功高震主、身危之功,三个成语意思相同,指功劳极大《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19国士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20半渡而击:《史记·淮阴侯列传》,成语来自韩信VS齐国的战役。

21人心难测:《史记·淮阴侯列传》:“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此二人相与,天下至欢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22十面埋伏:和四面楚歌是近义词。只是立场不一样。十面埋伏的主角是韩信,而四面楚歌的主角成了项羽。

23木罂古渡:不算成语,是说韩信攻打魏王豹的时候木罂渡军。

24传檄而定:《史记·淮阴侯列传》,指韩信定三秦之时,通过文书降伏敌人。而不是用兵。

25胯下之辱

26金石之交、金石至交:《汉书·淮阴侯传》:“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27勋冠三杰:的意思是说,功勋超过汉朝开国的三大功臣萧何、张良和韩信。

28伪游云梦:指刘邦伪游云梦,诈捕韩信事。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30钟室之祸:指韩信被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汉书·韩信传》。后指功臣遭忌被杀。

31问路斩樵:指韩信问路于樵夫后把他杀了,原因是怕樵夫泄露行踪。出自《西汉演义》

~~~~~~~~

暂时整理了这么多,出道题目考考大家。

汉高祖大将韩信,屡立奇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总结其功绩说,“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那么,以下成语全部都与韩信有关的是()

A 国士无双 略不世出 独当一面

B 解衣推食 衣锦还乡 推陈出新

C 一饭千金 多多益善 破釜沉舟

D 取而代之 背水一战 暗渡陈仓

解析:衣锦还乡、破釜沉舟、取而代之都是与项羽有关的成语,所以正确答案是A~~

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