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一部香港抗日题材影片,惊喜的是导演许鞍华云集众明星把它拍成了一部文艺的抗战片。这里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斗场面,也没有惊心动魄的谍战情节,可看着看着你就会被感动到。

电影从梁家辉饰演的一个香港计程车司机的回忆开始,以香港历史上著名的文化人胜利大营救展开。这批文化人中就有茅盾,当时茅盾住在方家。方家只有母女二人,女儿叫方兰(周迅饰),是位小学教师,是矛盾的铁粉。因为方兰无意中参加了营救行动,从此母女卷入了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

电影中有几个情节特别打动我。20世纪40年代初,香港被日军占领。潜伏于日军的李锦荣(霍建华饰,方兰的恋人)与一位日本大佐在树下边烧烤边谈论中国诗词,大佐很欣赏锦荣的才学,看似两人相处得很融洽,但当谈到“明月几时有”时,大佐突然站起来,让锦荣用“何”和“几”七步成诗,并摸着腰间的武器威胁。

锦荣淡定地看着大佐,出口成诗,“明月几时有,月如钩,何人相约黄昏后。明月几时有,月当头,何解一段离愁。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这首诗也诠释了这篇电影的片名。

许鞍华我想活在乱世里(许鞍华在明月几时有中)(1)

看到这,我一方面为锦荣的才学和临危不惧点赞,但另一方面更让我感到了日军统治下中国人的屈辱,日本人根本没有把中国人当人平等对待,可以随意辱杀。

电影中还有个情节也很打动我。方兰得知方母被捕,急匆匆地找游击队长(彭于晏饰)去营救母亲,但在侦查关押母亲的日本宪兵队后,她知道地下组织并没有把握营救母亲。想到若营救失败,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地下组织有可能全军覆没,方兰鼓着腮帮、强憋着眼泪,艰难做出决定,放弃营救母亲。

许鞍华我想活在乱世里(许鞍华在明月几时有中)(2)

电影中方母(叶德娴饰)这个人物更打动我。她和女儿的交流方式就如同我们和母亲的交流方式,让你感觉很真实。生活的磨练吧,方母是个精于算计的邻家阿婆,但同时也深明大义。她知道女儿做地下工作后先试图阻拦,但看女儿意志坚决后就告诉女儿“死不要紧,不要连累队友”。而她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当她送情报被捕时,她坚持不认识那个小游击队员,从而保护了她,而方母被日军杀害。

许鞍华我想活在乱世里(许鞍华在明月几时有中)(3)

整部电影没有太用力的地方,但却能打动人心。另外,我也是看这部电影才知道香港在上世纪40年代还有过一段这样的抗日历史,香港人民也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让我感觉香港在我心里不再只是繁华的都市,对它感觉亲近了许多。这也许是导演许鞍华都没有想到的这部影片的力量吧。#光影中的温情时刻##影视杂谈#​

许鞍华我想活在乱世里(许鞍华在明月几时有中)(4)

下面是自我介绍时间:

我是小旭jy,自由撰稿人一枚。

喜欢读书、爬山。愿意分享读书的收获,户外活动的风景和乐趣,也分享接地气的生活小趣事,分享看到的一切小美好。

关注我呀,我们一起越变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