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老师王老师(语文老师王学章说)(1)


【前言】"着、住、著″这三个字,也是易混的常用字,今天邀请王学章老师来讲一讲它们的区别和用法。


【作者】王学章

我们在行文时,用"拿着″还是用"拿住″,用"穿着″还是用"穿著″,需要根据语境,认真选用。"着、住、著″这三个字,读音和用法有交集,用时要细心。

我的语文老师王老师(语文老师王学章说)(2)

一、着是一个多音字,读音分别为zháo、zhāo、zhe、zhuó,其繁体字是著。

当它读zhe 时,

1.表示动作的持续:他打~红旗在前面走。他们正谈~话呢。

2.表示状态的持续:大门敞~。茶几上放~一瓶花。

3.用在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面,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你听~。步子大~点儿。快~点儿写。手可要轻~点儿。

4.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顺~。沿~。朝~。照~。为~。

当它读zhuó 时,

1.穿(衣):穿~。吃~不尽。

2.接触;挨上:附~。~陆。不~边际。

3.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笔。~眼。~手。~色。~墨。不~痕迹。

4.着落:寻找无~。

5.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即施行。

当它读 zháo 时,

1.接触;挨上:上不~天,下不~地。

2.感受;受到:~风。~凉。

3.燃烧,也指灯发光(跟“灭”相对):炉子~得很旺。天黑了,路灯都~了。

4.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睡~了。打~了。猜~了。

5.入睡:一上床就~了。

当它读zhāo 时,

1.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叫一着:高~儿。支~儿。

2.同“招3”

4.放;搁进去:~点儿盐。

5.用于应答,表示同意:这话~哇!。~,咱们就这么办!

我的语文老师王老师(语文老师王学章说)(3)

二、住,读音为zhù

1.居住;住宿:你~在什么地方?。~了一夜。

2.停住;止住:~手。~嘴。雨~了。

3.做动词的补语。a)表示牢固或稳当:拿~。捉~。把~了方向盘。牢牢记~老师的教导。b)表示停顿或静止:一句话把他问~了。当时他就愣~了。c)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力量够得上(或够不上);胜任:支持不~。禁得~风吹雨打。

4.姓。

我的语文老师王老师(语文老师王学章说)(4)

三、著字有三个读音,

①zhù

显明,显出:~名。~称。显~。昭~。卓~。

写文章,写书:~述。编~。~书立说。

写作出来的书或文章:名~。巨~。遗~。译~。~作。

古同“贮”,居积。

②zhuó

出自陆游《卜算子·咏梅》: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风和雨。

这里的“著”读zhuó,它是“着”的本字。意思是“附着”“附加”。

③zhe

助词。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同“着”。例:捻著拳便打。(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作者简介¦王学章,网名养心是福,1948年生,河南省社旗县第一高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退休后返聘在校至今,热爱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文学书法皆佳。一高校志编写者,一高校训、校歌歌词作者。已完成六十多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帝国汉风》。

我的语文老师王老师(语文老师王学章说)(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