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一本好书乃人生一大乐事。读过许多好书,但几乎没有一本书能让我生出相见恨晚之感。直到拿起一本平平无奇的《科学家列传》。

科学家列传经典语录(相见恨晚之科学家列传)(1)

从小读过的科学家故事不算少,印象中总是不外乎以科学家做学问的历程劝诫青少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让年幼的我无端生出一种惆怅:科学家的伟大,是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无数的失败成就的,科学家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和无趣。然而一本《科学家列传》,以诙谐幽默的写作方式打破了我对科学家传记作品的刻板影响。此乃相见恨晚的原因之一。

科学家是人,科学家的生活除了研究科学,也有其他的经历。例如泰勒斯经商,赚了很多钱;毕达哥拉斯组织的学派,有许多荒诞的规定,其中包括不得摸白公鸡,不得撕开面包……在《科学家列传》以章回小说体演说的故事中,科学家走下了历史名人的神坛,走出了科研严肃古板的大门,成为了时代背景中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一位位科学家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激起的浪花,永恒地影响了文明的书写,是最能吸引读者的故事,也是最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作者在书中所说:过去忽略科学家负面信息的传记,让科学家传记成了英雄史书,这样的作法,让青少年一位科学家高不可攀,望而生畏;让年轻科学家不思进取;让普通人对科学家加深了行为怪诞、不可理喻的刻板印象。因此,在本书中还原史实所塑造的有血有肉的科学家形象,丝毫不避讳科学家的负面信息,而是更加客观地引导读者在时代背景中理解科学家的作为,理解科学发展演变的轨迹,理解科学家当其时的局限。

大言不惭说一句,如若在年少时有幸读到这本书,恐怕高考成绩会更好。此乃对本书相见恨晚的原因之二。细读书中的故事,思绪不由得回到年少时代学过的一个个经典定律、原理:毕达哥拉斯定理、小孔成像、阿基米德原理……犹记得当年学习生物、物理、化学知识时,对这些理论的理解非常吃力,如果当时能有这样的书籍将同一时空的科学家成就融会贯通讲解,相信彼时的我一定倍加理解,说不定平平无奇的刷题小能手成绩可以屡创新高呢。

一本科学家列传,同时是一部百科全书,除了从小耳熟能详的那些科学家,这里甚至还能看到宋慈的《洗冤录》如何问世;可以了解神奇的斐波那契数列;甚至可以读到修仙行家葛洪的故事……何其精彩!

本书的确是一本精彩的好书,语言诙谐幽默,相当贴近当代青少年的口语用词,比如说蔡伦是东汉“宫廷剧”的主角,比如说某位有怪癖的科学家“很奇葩”,比如把科学家的地位用演员的”男一号“、”男二号“来形容等等。但我私信以为,这样的措辞可以少一点,早少一点,可以让这本书在十年后、二十年后读起来的时候,不至于有落伍之感,毕竟,书中的真知灼见值得一直流传下去,使一代代青少年受益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