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自春秋时期管仲《管子》中的《牧民》。

仓廪实而知荣辱全文(耕读语丝第8期古语)(1)

(耕读学院:这树下密如小森林的蕃薯叶,才几天呢,应又够三顿的了)

文中之意,一个人只要仓廪实、衣食足,就可以懂得礼节荣辱且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高尚的人了。显然,仓廪实衣食足不能必然推导出"知礼节荣辱"的结论。

暴发户一词并非今天才有,至少在清《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里已有提及。这个词当然不是好词,暴二代、三代总不能说还是暴发了吧?他们的仓廪与衣食,实足得管够折腾几辈子,那么,是不是这些人与非暴发而得实、足的其他人就一定会知礼节与明白什么是八荣八耻或十荣十耻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远的不说,单说近年因艳照、吸毒或作奸犯科爆得大名的陈冠希、张默、房祖名、李天一、孙小果等人,哪一个不是祖上给他们积了不少仓廪衣食之人?再看看身边那些已洗脚上岸的"创一代",又有多少是目中无人、为所欲为、粗暴无礼、不顾人情世故之徒?

可见,仓廪实衣食足,至少可以不为三斗米折腰,无论人生观、价值观如何,至少可以在追求人生价值的道路上,拥有更多选择权,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更有意义或意思的人生。但是,这只是知礼节懂荣辱的物质土壤而非文化土壤,并非必备条件,否则,中国文化史与家训史上,就不会留下四大贤母与二十四孝的故事。

仓廪实而知荣辱全文(耕读语丝第8期古语)(2)

(耕读学院:丝瓜、南瓜近来长势喜人)

真正从内心打开良善之门的,会自觉追求与实践合乎礼节与荣光的言行。

管仲是懂经国济世的高手,他这句话的本意是没问题的,甚至不能认为是错,因为他那时尽管也已开始了被晚生100年的孔子称为"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毕竟后世浮现更多更崩更坏的人心,他是连想像也许亦未曾有过。

仓廪实衣食足固然难,而在此之上或未达于此想要打开良善之门谈何容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如何思?你说你的,他思他的,转身就忘,有何良策?

仓廪实而知荣辱全文(耕读语丝第8期古语)(3)

(耕读学院:被几个小猫天天嬉戏打闹,小白菜还能幸存下来,能否称为"菜坚强"?改天带孔雀过来,看他们如何。)

周公旦、李世民、颜之推、章仔钧、范仲淹、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则隐约或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耕读传家"之法,后世能有多少领悟,则看造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