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存在一个普遍的认知:认为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制作而成的。

相传在秦朝时,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用和氏璧为原料制作了一枚传国玉玺,后来这枚玉玺在历朝历代传承,成为了象征皇权的信物。

传国玉玺有真实印图吗?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1)

不过,这种说法或许并不能代表历史的真相。它可能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误区和谣言,这个谣言流传了几千年,至今仍然令很多人深信不疑。

事实上,传国玉玺跟和氏璧之间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三点根据:

一、“璧”的含义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和氏璧。

所谓和氏璧,是流传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相传由一个名叫卞和的人在湖北荆山上发现,并把它献给了楚王。后来,和氏璧流传到了赵国,又最终落入了秦王之手。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就和它有关。

那么,到底什么是“璧”呢?

按照《说文》解释:“ 璧,瑞玉环也。” 所以,“璧”就是指一种形状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环形玉器。

传国玉玺有真实印图吗?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2)

璧的形状和它最初的用途有关,在商周时期,璧的作用并不是用来装饰,而是一种用来沟通天地的祭祀礼器。古人认为,在玉器的中间挖一个孔,就可以通过这个孔建立起人类和神灵之间交流的通道。

因此,和氏璧应该也是一个形状扁平,中间有孔的玉环,其厚度应该最多不超过2厘米。在现代的很多博物馆里,仍然存放着大量古代玉璧的实物,都是这样的形状。

传国玉玺有真实印图吗?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3)

和氏璧剧照

而传国玉玺又是什么样的呢?

1968年,一个小学生在陕西省咸阳市捡到了一块玉玺,上面刻着“皇后之玺”的字样。经鉴定,这是一块西汉早期皇后使用的玉玺。西汉与秦朝相隔不远,通过这块玉玺,我们可以大致想象出传国玉玺的真实形状。

传国玉玺有真实印图吗?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4)

不过,传国玉玺的真实尺寸肯定要比“皇后之玺”大很多。按照《三国志》裴松之注的记载,传国玉玺的形状是“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秦汉时期的一寸约等于今天的2.3厘米,那么4寸就相当于9.2厘米。

所以我们可以推算,用一个形状扁平,中间有孔,厚度不超过2厘米的玉璧,是根本不可能雕刻成形状四四方方,尺寸达到9厘米的玉玺形状的。从这点上来说,传国玉玺就应当与和氏璧无关。

传国玉玺有真实印图吗?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5)

二、荆山玉还是蓝田玉

除了尺寸,我们还可以从材质的角度进行讨论。

《韩非子·和氏》记载: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这一段话是关于和氏璧最早的记载。从中可知,和氏璧开采于楚山,而楚山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荆山,位于湖北省的西部,襄阳市以西的位置。卞和是楚国人,在湖北荆山开采出和氏璧,合情合理。

传国玉玺有真实印图吗?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6)

荆山的地理位置

因此,和氏璧是一块开采于荆山的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荆山玉,这一点毋庸置疑。

那么,假如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制作而成,那它的材质也应该是荆山玉才对。

可是,在很多史书中都有对传国玉玺材质的记载,说传国玉玺其实是一种蓝田玉,而并不是荆山玉。

例如,东汉卫宏在《汉旧仪》中记录:

其玉出蓝田山,题是李斯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号曰“传国玺”。

南梁时期的沈约在他编纂的《宋书》中写:

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

唐代房玄龄编写的《晋书》中也指出:

又有秦始皇蓝田玉玺,螭兽纽,在六玺之外,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汉高祖佩之,后世名曰传国玺。

蓝田玉,因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的蓝田山而得名。其色泽非常多样,包括白、黄、绿、墨等多种。在外观方面,蓝田玉和荆山玉有非常大的差别。

传国玉玺有真实印图吗?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7)

蓝田县的地理位置

同时,不管是《汉旧仪》、《宋书》还是《晋书》,都属于正史记载。而且这些史书著作时,传国玉玺都还存在于世。这些书的作者如沈约、房玄龄等,都是有机会亲眼见到传国玉玺的高官,他们的记述必定非常的可靠。

所以,传国玉玺的材质应当是产自陕西蓝田的蓝田玉,而不是和氏璧那种荆山玉。两只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根本不能混为一谈。

传国玉玺有真实印图吗?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8)

三、谣传从何而起

从以上两点可以判断:传国玉玺不可能是用和氏璧雕刻成的,两者之间根本毫无关系

可是,为什么今天还一直流传着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打造而成的谣传呢?

其实,这个谣传的兴起和一个人有关,他就是崔浩

崔浩是北魏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曾经帮助北魏统一北方,是当时非常有名的谋臣。他在自己的著作《汉纪音义》中记载:

传国玺,是和氏璧作之。

由于崔浩的身份和地位,他著述的观点自然引起了后世学者们的重视,从而被很多人开始引用。最早的时候,是唐朝的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引用了崔浩的观点,到后来的宋朝、明清以至于现代,仍然有很多著作采取这种说法。

于是,传国玉玺用和氏璧打造的说法才流行开来,越传越广。

传国玉玺有真实印图吗?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9)

可是,这种说法是否真的站得住脚呢?

前文已经说了,无论是尺寸还是材质,传国玉玺都跟和氏璧匹配不上,两者不可能有关联。而且,崔浩是北魏时期的人,他生活的年代距离秦朝足足相隔了700年。如此长的历史周期,根本无法成为权威的证据。

因此,传国玉玺与和氏璧之间的联系,或许仅是一个源于北魏崔浩,后来又被误传了千年的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