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悝为什么能善终(识人有何妙招看看李悝的)(1)

李悝(公元前445-前395),又名李克,战国时政治家、魏国丞相。

李悝为什么能善终(识人有何妙招看看李悝的)(2)

《史记·魏世家》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魏文侯想从魏成子和翟璜两个人中选出一个为相。这两个人都很有才干,魏文侯不知道应该如何取舍,就询问他的重臣李悝。李悝列举了五条辨识人才的标准(史称“识人五法”),魏文侯根据李悝所提供的这一标准,最后录用魏成子为相。

李悝辨识人才究竟是哪“五法”?

一曰,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

二曰,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养有为之士,则可重用。

三曰,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唯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

四曰,窘视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

五曰,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这是李悝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识人五法”,并运用于他的工作中,使他广揽天下人才。司马迁说:“魏用李克(悝)尽地力,为强君。”班固称李悝“富国强兵”。这些记载都表明,当时魏国能走上富强之路,成为在战国初期一个称霸一方的强国,连当时的强秦也对其畏惧三分,李悝是作出很大贡献的。

为政之道,贵在用人。人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在各种利益面前,往往嘴上说的、行动做的与内心想的并不是一回事。有的人貌似温柔善良,实际上虚伪奸诈;有的人外表恭敬谨慎,实际上却心怀欺诈;有的人看上去正直,实际上喜欢窥视;有的人表面尽心尽力,实际上并不忠诚可靠。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人更是会伪装自己。史上的事例,举不胜举。所以,要看准一个人的品行和能力,既要观其表面的言,还要察其实际的行,更要考其日常生活中对具体情况的反应,唯有如此,才能从本质上了解一个人。

识人用人,选贤任能,本是千古一道难题,古人对此早有经验。孔子发出过人心像天体一样难识的感慨;白居易有“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警语;陆游有“万事不如公论久,诸贤莫与众心违”的咏叹。连民间老百姓也常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都是说的对一个人的认识,需要时间和众人的评说。不过,识准和用好一个人才也并非那么不易,识和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识是前提,也是用的基础;用是识的归宿,也是衡量识是否准确的有效载体。

李悝的“识人五法”其实也没有多少深奥的地方,就是从平时常见的“居、富、达、窘、贫”几方面中去看一个人的德行。因为平时的这些细微末节,最能反映一个人最真实、最本质的一面。一如《吕氏春秋》所写的“八观六验”之说:“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李悝的五条识人标准,虽然是在几千年前提出的,但至今对于我们识人用人依然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作用。

摘编自《群众》2018年第6期,原标题为《李悝的“识人五法”》

作者:徐廷华

李悝为什么能善终(识人有何妙招看看李悝的)(3)

中共江苏省委群众杂志社主办

理论读库 ★ 决策锦囊 ★ 干部学堂

欢迎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