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一提到孩子,一般都与“天真”、“可爱”、“有趣”等词汇联系起来。但是,等家长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才发现,理想与现实相差还是挺大的:为何我家孩子会经常出现这些让我无所适从的现象呢?


商场里看到好玩的玩具,孩子:“不管!无论如何我都要买到!”

在饭桌上,刚刚上完菜,孩子:“妈妈,快喂我!我要吃这个!”

与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见到酷炫的玩具,孩子:“都让开,我先玩!”

……


以上场景是不是很有画面感呢?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就是目前家庭教育中较为普遍存在的“熊孩子”现象。那么问题来了:熊孩子的这些表现是与生俱来的吗?家长应该如何教育,才能解决熊孩子的问题呢?

如何对付熊孩子的正确姿势(家有熊孩子该如何是好)(1)


首先要明确的是,孩子并非天生就是熊孩子。之所以会成为熊孩子,主要原因在于家长对孩子缺乏到位的引导和教育,导致孩子的坏脾气和不良行为无节制发展,最终导致熊孩子各种花式作妖的新闻层出不穷。正所谓,“养而不教,父母之祸;教而无方,父母之过。”孩子终究是孩子,在他的背后是需要有一个能管教得住他的家长,正确引导孩子的天性向善发展,避免成为熊孩子。

如何对付熊孩子的正确姿势(家有熊孩子该如何是好)(2)


由疼爱到溺爱,惯出了很多熊孩子

下面这则新闻反映了“每个熊孩子的身后都有一个熊家长”的道理,身为家长,对孩子却娇惯放纵,只会让孩子一步步走向“变熊”的深渊。

一对父母带着孩子出国旅游,孩子在飞机上弄了一出恶作剧。面对乘客的指责与抱怨,孩子父亲认为孩子还小,不需要斤斤计较,与一名年轻乘客发生口角,甚至还动了手。等到飞机落地,这一家三口就被执法人员带走了,海关以故意伤害为由,拒绝他们入境,并将他们遣送回国。

当家长拿着“孩子还小”、“孩子还不明事理”、“不必与孩子计较”等借口作为挡箭牌时,殊不知这已经是在惯着孩子了,有朝一日孩子越来越不怕事,就会频频闯祸。

如何对付熊孩子的正确姿势(家有熊孩子该如何是好)(3)


如何对付熊孩子的正确姿势(家有熊孩子该如何是好)(4)


在家庭教育中,溺爱与纵容都是把孩子惯成熊孩子的重要推手。熊孩子的暴戾、任性等不良言行,都是被家长惯出来的。优秀孩子是教出来的,而熊孩子都是惯出来的。


管教孩子,一定要趁早

仍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家长必须加以管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不能打着爱孩子的名义,一味地让步,这是对孩子的极不负责。在这一点上,我国晚清政治家曾国藩有着成功的治家方略,值得我们家长学习和借鉴。

对于孩子的管教,在《曾国藩家书》中就有很多内容记录。他要求孩子知书达礼,做到六字原则,即“勤、孝、俭、仁、恒、慈”,他还会亲自为孩子制定充实而严格的学习计划,监督孩子执行。依靠曾国藩的严格管教,曾国藩家族内造就了很多大有成就之士。

如何对付熊孩子的正确姿势(家有熊孩子该如何是好)(5)

如何对付熊孩子的正确姿势(家有熊孩子该如何是好)(6)


对于孩子而言,管教是必不可少的,目的是为了修正孩子身上的坏毛病,让孩子能茁壮成长。趁早对孩子进行到位的教育和引导,不要等孩子的小恶发展成大恶,再想管教就已经来不及了。


作为家长,你的同理心很关键,要充分换位思考。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以“孩子还小,不懂事”等借口来为孩子推脱责任,而是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的不当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否则,孩子长大后,同理心的缺失会让家长放任孩子对他人造成无法估量的伤害。


如何对付熊孩子的正确姿势(家有熊孩子该如何是好)(7)


如何对付熊孩子的正确姿势(家有熊孩子该如何是好)(8)


作为家长,需要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并为此付出代价。在孩子做出错误言行时,家长应当立刻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让孩子承担犯错后的责任,即使孩子有所抗拒,但这才是孩子真正能成长的过程。不少家庭悲剧,其实就是因为教育缺失而产生的。所以,请重视孩子的每一次“熊”行为,不要替孩子寻求任何理由来推脱承担错误的后果与责任。

如何对付熊孩子的正确姿势(家有熊孩子该如何是好)(9)

作为家长,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育儿先律己!孩子很多潜意识里的认知,都是从模仿家长并且在家长的潜移默化下逐渐形成的。每个孩子刚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他会成为什么样的孩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在白纸上创作了些什么。

孩子之所以会成为熊孩子,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自己的行为分寸。而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孩子的行为一直处于合理的尺度范围内,这是家长的责任。家长规范自己的言行,孩子就会从中产生对自我言行进行合理约束的分寸感,远离熊孩子的称号。

如何对付熊孩子的正确姿势(家有熊孩子该如何是好)(10)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生命中最大的期许,代表着最美好的未来。希望为人父母的我们,能正确管教孩子,养育出人格健全、精神富足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