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1)

原文:“中国正迫近着判定自己存亡的关头,中国的救亡抗战,必须用跑步的速度去准备。我们并不反对准备,但反对长期准备论,反对文恬武嬉饱食终日的亡国现象,这些都是实际上帮助敌人的,必须迅速地清除干净。"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出处:“文恬武嬉"出于唐代韩愈的《平淮西碑》。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正月,彰义节度使吴元济起兵反唐,韩愈随宰相裴度去平乱。叛乱平定后,韩愈受唐宪宗的委命,作《平淮西碑》记载此事。碑文开始歌颂了唐帝国从唐高祖、唐太宗以来的文治武功,内外无患。到了唐玄宗时,依仗帝国的基础稳固,便一味追求起个人的生活享乐,忘记了国家安危,以至发生了“安史之乱"。后来虽然侥幸平息了叛乱,但帝国的基础己经大大削弱。可是“相臣将臣,文恬武嬉,习熟见闻,以为当然。"文臣武将只知道贪图安逸,追求声色犬马,彼此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以为理所当然。

“饱食终日"出于《论语.阳货篇》。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意思是一个人整天吃得飽饱的,什么事也不做,这怎么成呢?

浅解:毛主席连用“文恬武嬉"、“饱食终日"两个成语,强烈谴责了高唱“长期准备论"的国民党反动派。他们名义上是长期准备抗战,实质上是消极抗日,以"长期准备"来掩盖他们在抗战上的不抵抗政策和投降主义,并且麻痺全国人民。这种亡国现象,必须坚决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