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拔:离开,摆脱;归:归向,投奔。指敌方人员弃暗授明,投奔我方。也指自动地脱离一方投入另一阵营或团体。

【出处】宋·欧阳修等《新唐书·李拢拔勣传》。

成语故事到此为止(成语故事自拔来归)(1)

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亦作茂公)。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是唐初名将,曾破东突厥、高句丽,与李靖并称。后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人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

成语故事到此为止(成语故事自拔来归)(2)

唐太宗去世后,唐高宗即位。唐高宗又将李勣升为尚书左仆射,要他参与朝廷最高机密的决策,成为唐高宗时非常显赫的大臣。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豪杰揭竿而起,都想一统天下。李勣也不甘寂寞,想干出一番大事业,于是投奔到李密(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后期领袖)的麾下。李密见他足智多谋,而且武艺超群,还善于摆兵布阵,便封他为大将军。李勣率领大军东征西讨,不久便攻下了黎阳城。他命人打开粮仓,将粮食分给穷苦百姓。百姓们看到来了这样一位好官,都夹道欢迎他,并纷纷投奔他的队伍,十天之内他竟扩军二十余万。不久,他带兵投到李渊的部队中,李渊命他作黎阳总管,封他为莱国公,又为他改姓李。

成语故事到此为止(成语故事自拔来归)(3)

时隔不久,窦建德领兵攻陷黎阳,将李勣的父亲抓走作为人质,仍让李勣看守黎阳。可是窦建德走后,李勣又主动归附李渊,这已是三年之后的事情(俄为窦建德所陷,质其父,使复守黎阳。武德三年,自拔来归)。这样李渊更加器重他,赐给他金盔金甲,命他为监门大将军,讨伐各方叛逆,为唐朝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祖师爷欧阳修又一美文,请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