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平均工资高,中位数工资不高,表明武汉高端人才多,有竞争力

武汉各区工资排名(武汉平均工资高)(1)

常常有人说,武汉的工资太低了,留不住人,更留不住人才。昨天,还有网友给我留言说,武汉留住的大学生只能勉强占到全部毕业生的30%。

我不知道这个人所谓的30%是哪里来的,是谁统计的还是谁估算的。我总是感慨,有些人篡改数据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根据武汉官媒通报的数据,武汉每年可以留住30万名大学毕业生,占全部毕业生的65%以上,比某些人所说的30%高太多了。即便是2016年,武汉各大高校毕业生留汉率也超过了42%。我就怀疑,某些人到底是别有用心,还是太久太久没有联网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更愿意相信,他们这些人的脑子还停留在很久很久以前。

不过,很奇怪的是,他们对于成都的事情,脑子更新得很快。有些事情我还没了解到的,他们了解到了。而对于武汉的事情,他们的脑子一直保存在过去,甚至比他们出生的年月还要久远。

武汉的平均工资中西部地区第一,这是由智联招聘统计出来的,虽然谈不上特别权威,但很有代表性。于是,很多人就说,不能看平均工资,这样没有意义,要看中位数工资。武汉的中位数工资确实没有成都高,这是事实,恐怕也是各位网友用心良苦选择中位数这个指标的主要原因吧?如果武汉的中位数工资比成都高,而平均工资比成都低,那么,网友们的画风一定是反过来的。

中位数工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个地区所有拿工资的劳动人口的中间数字。去年,武汉的中位数工资为3984元,还不到4000元,意味着武汉大多人的工资对于4000元。成都的中位数工资比武汉高几百元,而平均工资比武汉少几百元,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武汉各区工资排名(武汉平均工资高)(2)

武汉的平均工资相对比较高,而中位数工资比较低,说明什么呢?说明武汉高级人才比较多,他们的工资待遇优厚,一个人的收入可以顶好几个人甚至几十几百个人的收入,而一般人员和一般岗位的工资待遇很一般,两极分化比较明显。相比之下,成都的高收入群体与一般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没有那么大,或者高收入群体规模不大。且一般岗位人员的收入略高于武汉。

我觉得,一个城市的工资待遇必须两极分化,要不就是吃大锅饭,没有冲劲。高端人才拿高收入,普通人员拿一般收入,这才是公平的,也是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所以,平均工资和中位数工资之间的差距越大,越能体现高端人才的价值。而平均工资与中位数工资越接近,越是说明这个城市缺乏高端人才或者高含金量岗位,吃大锅饭的现象比较明显。

不可否认,武汉大学毕业生太多了,内卷比较严重,导致工资不是特别高,这是事实。今年七月底我去利川,路上遇到一个从泰州某学院毕业的新员工,在江苏盐城大丰区的一个光伏企业工作,月薪过万,而且最多可以拿十六薪,这在武汉几乎不可想象。武汉一个二本院校的毕业生,去长飞光纤等企业,一个月到手能达到6000元,就已经算是很了不得了。

即便如此,不代表武汉留不住人才,要不就没法解释,65%以上的留汉率是怎么来的。从2017年到今年,武汉一共留住了差不多140万大学毕业生,其中六十几万落户了。根据七普的数据,武汉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占比33.87%,和上海一样。而成都号称最吸引人才的地方,每年留下的大学毕业生也比不上武汉,大学生占比更是低,还不到26%,人口总体素质远不如武汉。我曾经计算过,成都高中及以下低学历人口超过了1500万,比武汉的总人口还要多。

武汉各区工资排名(武汉平均工资高)(3)

实际上,推动一个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永远不是中位数以下的那些人,而是那些只占20%甚至只占5%的人群。现在,即便是去工地上搬砖,收入也是万儿八千的。拿中位数以下的工资,只能说明学历不行,或者能力不行,或者能力与学历都不行。

有人说,武汉的普通老百姓工资低,还不如成都和长沙。但是,每次看各大城市的招聘工资,武汉都不比成都和长沙低,甚至还有一定的领先优势。由此可见,很多人都是凭印象说话,经不起任何推敲。

还有一点就是,在武汉拿中位数以下工资的人,在别的城市大概率也只能拿中位数以下的待遇,很简单,你的学历和能力只配这个收入。虽然这句话不太好听,但现实就是这样。一个在武汉收入不到4000元的人,到了深圳很难突破6000元,到上海很难突破7000元,这还是往高处说的。实际上,即便是北京和上海,中位数工资也没有超过7000元。也就是说,全国绝大多数人的工资都低于6000元。

当然,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一个月多一千两千没有多大的意义。对于普通收入人群而言,一个月多三百五百,就可以在心理上形成一个等次。同样的岗位,如果成都比武汉多200元到500元,他们就会觉得,成都的工资待遇比武汉好得多。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高端人群人群眼中武汉的收入还不错,不比中西部地区任何城市差,而在普通人群眼中,武汉的收入比成都差得远。在高端人群眼中,年薪相差几万十几万都不算一个事,而对于普通人群而言,年收入相差几千上万的,就是一个巨大的差距。偏偏在网上留言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这群拿中位数以下工资的人,这就是武汉在网友心目中工资低的重要原因。

武汉各区工资排名(武汉平均工资高)(4)

有一个数字用户的网友留言说:我武汉人,在东莞打工,说实话武汉工资确实低,不然那个愿意背井离乡。这个人说得没毛病,跟沿海城市相比,武汉的工资确实不高。说句良心话,沿海早发展二三十年,如果连工资待遇都优势的话,那真是白发展了。更何况,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武汉对口帮扶深圳近20年,硬生生把自己从一个胖子变成了营养不良的瘦子。

说真的,刚刚这个网友的留言,可以将武汉任意改为成都、长沙、重庆、西安、贵阳、昆明、郑州、兰州等任意一个中西部城市。这就是沿海地区的先发优势,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

有一个叫唯我枭雄的网友留言说:我提醒你多考虑一下武汉的不足,还有很多低收入人群。中位数3900元真的是很尴尬,成都高700足够武汉普通家庭生活费了!再说一个事实,成都一个电子普通生产人员收入都有6000元左右。

这个网友说得没错,武汉确实还有很多很多的低收入人群。让我搞不懂的是,我所接触到的一般服务业工作者,收入也有六七千七八千一个月,并不比其他地方低。武汉月收入低于4000块的超过半数,这一点我确实想不明白。即便是小区的保安,一个月也有四千多块。

武汉的中位数工资比较低,还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湖北省过早地将武汉的一般制造业搬迁到周边城市,导致武汉一般制造业从业人员比较少。比如,之前位于武汉汉正街一带的服装业和纺织业,大多数都去了汉川、仙桃等地方。再有的话,就是武汉很少从事代工的行业,像富士康这样的基地,在武汉比较少,这就导致武汉的产业两极分化非常严重,高的比较高,低的非常低,缺乏中间层次的制造业。

从目前来看,这确实影响武汉的数据。但是从长远来看的话,说明武汉在产业升级方面所面临的阻力更小,速度更快。我曾经多次讲过,武汉已经摸到了高质量发展的门槛,而成都、郑州、西安、重庆还在搞拼多多。

很多网友跟我说,人多就意味着前途光明,其实这句话不完全对。应该表述为:高素质人才多,城市的发展前途才远大。一群低素质人口,甚至不能创造价值的人口,对于一座城市,不仅不是发展的推力,反而是发展的阻力,是这个城市摆不脱的负担。现在国家要求成都和郑州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其实就是因为成都和郑州通过拼多多之后,明显过于肥胖,经济质量堪忧。

有人说,成都比GDP总量的时候,不敢跟重庆比,只跟武汉和南京比。而到了比人均的时候,就只跟重庆比,从来不敢跟武汉和南京比,甚至都不敢跟郑州比。成都这一套双标和田忌赛马的战术,玩得真是太溜了。(2021年11月28日晚于武汉后湖)#武汉爆料##成都爆料##武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