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病了,不一定要去医院小病,药房买药稍微严重些,诊所打针、挂吊水重病,才去医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城市里小诊所?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城市里小诊所
如果生病了,不一定要去医院。小病,药房买药。稍微严重些,诊所打针、挂吊水。重病,才去医院。
孩童时代,感冒发烧,总会去一个诊所里打针或者挂吊水。
诊所没有名字,位置在花圈街一条小巷子里,医生姓陈,所以要去那里,爸妈总会说:“去请陈医生看一下。”
陈医生的诊所其实就是他自己的家,一所一厅三室外加一个小院子的房子,有两间铺了床当做病房,一间是配药室,客厅自然就算是接待了吧。
对于打针和挂吊水,我都特别抗拒,在两者之间,我更愿意打针,因为如果挂吊水的话,得在这里待几天。
当时的陈医生估计四十岁左右,一脸的和蔼慈祥,与小朋友说起话来,总会东拉西扯,等到针扎进了屁股里,才惊觉被扎了。
我记得,我和他之间有两次对话,一次表姐来看望生病的我,陈医生就笑着考我问表姐是谁,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她是我妈的哥的女儿。”结果惹得他哈哈大笑,并把此话转讲给父母听。
还有一次挂吊水结束了,陈医生叮嘱最近几天多吃点豆子,我想了想,发问:“有没有可以多吃点肉的病?”陈医生只是笑笑,想必已经对面前嘴馋的小胖无语了。
躺在陈医生家的病床上挂吊水,时间是漫长的,通常情况下,父母都是估计着结束的时间才来接我。说也奇怪,我爸爸妈妈来接我的时候,我明明还没看见他们,但是他们的脚步声和钥匙声在黑暗的小巷子里有节奏地响起来时,我就分明感觉,是他们来了。
当然,挂吊水,并不是没有好处。第一个好处,是每次挂完吊水,爸爸都会在花圈街馄饨店请我吃一碗热腾腾的馄饨。第二个好处,就是可以坐黄包车回家,后来黄包车没有了,又改成坐电三轮。
后来我长大了,陈医生的诊所转给了他弟弟,爸爸妈妈说他弟弟配的药没有陈医生的好,再后来,他们一家人就回了四川,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如今的诊所,拥挤不堪,别说病床,人多的时候,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当然,没有人会喜欢有事没事去诊所,我所记录的,只是过往生命中,存在的美好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