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底层是儒家和法家文化,那么这些底层文化所引带出来的表象的直接体现是什么?
又是如何影响各个朝代人民的行为、意识及整个社会的系统结构?
接下来我们就深度剖析中国传统文化所引带出来的关于个人、关于群体的文化特点.
中国文化的第一个特点是什么?
一定是血缘居先!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而不殆的根本原因.
想想你跟什么人最亲近、什么人让你最具信任感,一定是你的双亲、远近亲戚等,有直接或者间接血缘关系的人,这个特点从没有断点过,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古代的王侯还是达官贵族,他们信任度的来源就是根据血缘远近进行判断.
这是中华民族一直都存在的核心文化!
只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这种血缘意识逐渐淡薄,但是仍旧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方方面面.
如果说你对血缘文化没有具象认识,我推荐你看一下最近有个电视剧《破冰行动》在第一集的一个小段中,塔寨村的人围攻一群警察,而整个塔寨村就是血缘文化的具象体现,整个村子有着极其重的血缘宗族观念,由血缘关系构建出一个规模性的群体来统一做某件事业.
这种血缘构成的群体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当外部威胁点一旦出现,这个群体立马抱团对外进行对抗,无论是诸侯国对其他蛮夷部族的战争,还是我们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的某些大家族.
这是血缘居先形成的首要族群的直接表达!
由此你就可以明白无论从古代的皇家、世家大族,最开始的凝聚力体现就是血缘文化,用血缘关系来连接其中的每一个人,再比如你去创业、需要多人参与做某件事,你一定首先找到的是跟你有血缘关系的人,你才最信任,并且下意识的会对本血缘体系的人更多关注,这种血缘文化是最稳定、最长久的.
反观印度文化,他们是宗教居先,血缘也居先,就是同时存在两种居先,谁也不能超过谁,于是它就得缔造一个强有力的神----就是婆罗门教,通过宗教来固化血缘;
而对于古希腊文化则是血缘文化几乎消失,或者是非常的稀少,更多存在于小家庭,而特别大的家族就非常少,因为古希腊本身土地资源稀少,无法完全依靠农业生存,只能到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经商或者发动战争获取资源,但商业和战争都无法以血缘方式居先
细细想想如果战争和商业都是血缘居先,那这个整个族就无法长存,于是古希腊人被打成单子,散布在环地中海,因此只能靠造出神学体系、法学体系等等其他思想体系等来维系本国家群体的稳定,就像中国的血缘家族结构体系和忠孝体系一样,但是丢失了动物血缘结构和人类早年血缘结构,进而重新缔造了一个社会关系,这叫社会契约,以法律和宗教取代血缘.
而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血缘居先,然后建立起血缘关系结构,叫做宗法,然后才是神,但是中国的神也都是指的祖先神灵,还是在血缘基础上建构的意识.
中华民族的血缘意识是直接本能接续动物、原始人类的血缘意识,然后血缘纽带为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超血缘文明社会结构,把国家社会变构成一个氏族类的血缘连接形态,它跟动物社会一脉相连,之间没有任何断裂,是一脉延续,所以它异常稳定.
这样的社会构型最有力的调动了集体化劳作在每一亩地上不发生纠纷,血缘天然和谐,然后形成大家精耕细作求得温饱的生存结构.
而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把这种家族的血缘关系转化成整个国家层面的血缘关系,这就使得整个国家的人都感觉是有共同血缘,于是这个国家的管理就变得类似于一个家族的管理,就变得非常稳定.
我们把这种血缘有序结构叫礼制,孔子把这个政治礼制操作变成了一个理论体系,这叫儒学.
儒家学说就是用最原始、最稳定、最底层的人类血缘结构,维系和重组超血缘社会紊乱结构的秩序,从而形成它稳固的思想维稳体系和社会结构纽带.
把中国古代社会建造成了一个独特的儒家血缘社会体系,就是因为血缘族群结构是农业文明中最现成、最有利的方式,所以中华民族血缘文化一脉延续,从不断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二大特点是“具象思维、眼见为实”
什么是具象思维?
就是我们的意识是具象的物延伸出来的符号意识思维,也就是任何意识或者思维都必须要直接挂靠到具象的物上面,必须眼见为实,否则我们将无法对其有具体的解释或者定义,是直接对外部世界通过人类已有感官通道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再形成的判断与决策.
具象思维首先来源于我们的本能.
另外则来源于我们的象形文字,但凡是原始人类的各个部族,都用的是象形文字,如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中国古代文字。后来因为工商业的发展、各个地区的文化对冲交流,于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之上形成次生性文字---拼音文字,但总体都是在具象文字、象形文字这个基础系统之上的文字符号.
(要知道,你让几岁的小孩子学习语文,最简答的方式就是把课文用具象的万物去讲给他听,他立马明白你说的意思,而绝非死记硬背)
如果说从人类文化一开始我们就使用的是非象形文字的抽象符号,那么会形成什么局面?只有创造那个符号的人才会明白自己的符号是表达什么,然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文字系统,并且无论如何是跟别人沟通不清楚的.
那怎么办?
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家都把具象的物符号化,一看到这个符号就能明白这个符号代表的是什么食物,也就是必须要先有一个共同意识的载体,有了这个载体才能有其他文字符号的延伸.
中国象形文字的第一要素是“以形表意”,就是一个字就是具象的表达一副图画,例如火这个字,就是具象的火苗所抽象出来的符号,所有的造字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类视觉这个通道表达出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符号观念意识
第二要素就是共性经验原则,就是说画出一个符号,本族群的人都知道这个符号的含义,也就是说从大家都能看到的具象实物直接画出来的符号,大家都一定认识,于是就形成最原始的文字符号.
由此可以看出象形文字是全然具象思维的体现,根本不可能导出逻辑思维
也就是说只能通过人类本能的五感去感知世间万物,但是却无法建立新的对世界的认知或者创造新的文化通道,这也是东西方文明出现差异的一个比较大的原因.
而西方因为频繁的商业交流及战争和多方面的意识融合及独特的地理和政治环境,形成了一种新的认知感知世界的方式,就是以逻辑符号的推导去认知除人类直观感知外的世界,那么纯逻辑推导的世界肯定就会与直观感知的世界有这非常巨大的差别.
象形文字的来源不是逻辑推导出来的,而是在具象含义中直观类比出来的,所以具象符号引出具象思维的思维方式训练,这叫字形逻辑推演
因为图画和图符中具有更大的信息量,于是我们在具象图符中建立类比、建立概念的思维方式就变得十分简洁、具象,用不着逻辑系统上复杂的推演,这就是具象符号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于是一个苹果就只是一个苹果,无法再延伸出其他的追问.
仔细想一想,如果我们不学西方哲学,不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的展开基本思维的方法是什么?一定是辩证法、唯物论,因为从生物本能开始,从《易经》开始,从象形文字开始,我们逻辑学的基本架构就是辩证思维,就是唯物论,就是眼见为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
思维方式是整个文化内涵的容器和承载者,这就导致东西方文化在其基本内涵和构型上发生根本性的分野.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三个特点则是技艺文化(即技术文化和艺术文化)和实干
因为文字的具象化,导致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倾向于类比化、经验化、直观化,而不倾向逻辑推导关系,这就形成中国特有的文化状态叫做技艺文化体系.
要知道中国古代的文章原本是没有语法逻辑关系的,它的表意过程就像是一副连环画,是非常具象的直接性表达,那么它就用不着抽象复杂的逻辑思维来推展自己的思想概念构成
所以思维方式就倾向于具象化、类比化、经验直观化,而不倾向于现实推导关系,在几千年的训练之下形成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状态,叫做技艺文化体系,也就是中国文化只产生技术和艺术,或者它的主体最有利于产生技术和艺术.
举一个例子: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语法结构、没有虚词、副词或者介词,这种思维方式是直接通过语言形成一种具象的景象,所以它有利于艺术文化的产生,有利于具象实物的制作,这是中国具象思维这一脉通道所延伸的结果.
另外由于农业文明人口暴涨、人际关系、资源关系紧张,因此特别务实,特别急于作出结论,特别急于拿来应用,所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基调,这使得中国的任何符号、思维、形成都是以实用为基准,在实用上寻求落实效果.
反之没有落实的文化都会被淘汰掉.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对虚学纯思想、纯学术其实看得不重;对实学、治学看得极重,实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衡量标准.
孔子本人都这样,他讲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摆在第一位是立德、第二位是立功、最后才是立言,才是做思想学问,孔子的学说是他的立身之基,但是他实务操作把所有事情都做到极致,这也就形成中国古代的人普遍偏重实操、实务的基础.
中国传统的学说历来讲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这跟西方专业研究无用学问的这个古希腊思绪完全相反,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不可能形成哲科思维的通道,就更不能谈现代科学了.
因为一旦讲实用,就直接关闭掉了哲学的大门,而哲学是科学的底层逻辑模型.
孔子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孔子的整个思辨、思想的运用最终都落脚在笃行之上面,即是一旦能施行运用,学问就到此为止;
荀子说:学至于行而止矣。就是学问如果能够达到应用,它就达到最彻底的深度,就已经是极点,不需要在再深究了;
朱熹说:学之之薄,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之之实,他说学问之博大,在于要知道知识的扼要要点,他说知识的要点在于能够落实为实际的行为.
这就是中国学术的衡量尺度,它表达着中国传统文化或者狭义哲学以外文化的基本形态,导致人的思想潜能的调动受到极大限制,这也就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完全封闭起来,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追问和探究.
要知道今天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以“此”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就是实践为真知、知行合一、眼见为实等,作为自己的底层逻辑操作系统,实则是为生存、繁衍所形成的工具
以为这是自己生活感悟出来的,或者完全对的,但这实际上就是几百几千年前就已经形成这样的文化基本形态,至今都没有改变过.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经验技术为主的文化走向,它根本没有科学思维的那个底层逻辑,你仔细想想无论长城、都江堰、灵渠、还是各个朝代的皇宫都城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人民以技术经验的结果.
他绝对不会像西方人一样先去测定山地各方面的数据,再去画一系列的概念图,最后才去实践,绝不会有这样的一个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个体系是一个技术体系,具象的实际操作体系,是一个经验体系,而技术体系的核心是硬态试错法,就是在不断的实际操作中进行不断试错,逐渐积累经验,一点一点修正,于是与西方的哲科体系的逻辑在前的软态试错法是差距极大的,因此显得范围狭隘,效率低下.
我强调一点,以上的任何一种表述不含任何褒义贬义,因为我并不觉得西方的思维就是完全对的,中国传统的文化就是所谓的“错的”,我更偏重了解任何一种文化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希望读者完全抱着一种了解事实的心态去看待任何一个论点,那么这才是这篇文章带给你的最大价值.
血缘居先、具象思维、纯经验的技艺文化,这些特点是否还表现在你的身上,或许我们大部分人仍旧有这些固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那么除这三者之外,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的特点是什么?
我们下一篇文章继续
敬请期待
关注无用学派
最懂你的高深文化知识的翻译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