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火的6月,网红奥雪双黄蛋雪糕经历了一场大肠菌的危机,在火速被下架之后,几天内又重新上架。同时,奥雪连发三份声明,除了力证所抽检产品出厂质量检验合格并经检验部门证实之外,在第三份声明中还明确表态会成立专门的市场终端监管部门,定期进行全国各地巡回检查。当冻品行业最终的流通环节被严格监管之后,奥雪离生产出下一款网红雪糕还会远吗?

潍坊蛋奶雪糕批发零售(双黄蛋雪糕将成立专门的市场终端监管部门)(1)

在这场危机中,备受关注的原因在于奥雪双黄蛋雪糕是一款今年入夏以来的新晋网红。人们对于网红的态度是有些不信任的。就在不少人在哀叹又一个网红食品“破灭”之时,奥雪这个生产冰淇淋超过20年的东北老炮儿很快就拿出盖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对该公司3月19日批次、4月21日批次、6月21日批次于6月26日复检的第三方报告,显示这3批次的产品符合要求。同时奥雪还出具了另一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国家饮料及粮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出具的检测说明,力证产品出厂质量合格。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就出在了那个副食品店,该店存在商住混用、产品摆放杂乱、产品融化严重、陈列设备老旧等难以保证雪糕卫生指标合格的情况。

实际上,在冻品行业,由于冰柜不够“冰”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最近的有7月15日,一批次光明牌大白雪牛奶雪糕被曝菌落总数超标。后经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核实,原因是存储该产品的冰柜制冷系统发生了故障。远的有狗不理猪肉包因抽检的产品菌落总数超标登上“黑名单”,而问题都出在了流通环节。

作为食品生产企业,除了生产之外,是否应当对运输和销售环节负责呢?对此,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表示,食品生产企业对运输和销售环节有间接责任。环节越多,风险越多,由于食品全产业链长,风险颇大。企业应从自身品牌和质量角度出发,对其他环节做出规范。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做法一般是更换供应商或者销售商。在类似情况下,大企业不会姑息经销商。而这次,奥雪又显示出东北爷们的“底蕴”和霸气,第三次发声:将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工作,做好运输流程、销售流程的监管工作,成立专门的市场终端监管部门,定期进行全国各地巡回检查。

潍坊蛋奶雪糕批发零售(双黄蛋雪糕将成立专门的市场终端监管部门)(2)

同时,可喜的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开始对销售端出手,其上个月发布的《冷藏冷冻食品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称:冷藏冷冻食品销售者未按要求配备与销售品种相适应的冷藏冷冻库、冷藏冷冻车或冷藏冷冻设施、设备,或使用过程中温度和环境等不符合相关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如果每个企业都做好运输流程、销售流程的监管工作,再加上相关部门的“高压”,冷饮行业的蓬勃发展指日可待。

再回到营口奥雪冷藏储运食品有限公司本身,这个生产出多款爆品的老厂,可不是光靠双黄蛋独自支撑着的。

从硬件上看,已经23岁的它,除了配备15条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还投入千万购置中控CIP自动清洗、灭菌系统,此系统为常温乳制品必备杀菌设备,高于同行业标准,并采用透明封闭式生产车间,可让参观者近距离体验雪糕的生产过程。

从产品创新上看,奥雪从来都是标新立异。从1998年的首款爆品麻老九,第一次尝试在冰淇淋里加入冰粒,颠覆了冰淇淋的传统结构,再到之后的水晶葡萄、红糖大枣、香芋提子等。而2015年,奥雪在国内首家实现工业化生产3D冰淇淋,同时斥巨资引进国内最先进的超低温双螺旋隧道,成为唯一能批量化生产3D雪糕的国内工厂。最后到双黄蛋,在2018年年底登陆罗森后,随即火遍社交网络。微博、小红书、抖音、快手、朋友圈哪里都有这只外形软萌,可盐可甜的“颜值担当”。每日优鲜提供的华北市场销售数据显示,销售第一的咸蛋黄雪糕占5-6月整个品类销量的16.2%。而据此前媒体报道,奥雪透露双黄蛋雪糕在上市半年以来已在一二线城市售出3600多万只,用奥雪总经理王有名的话说,就是“卖脱销了”。

王有名表示:“我们的营销方式还在探索中,但已经意识到了社交平台的作用。”微博、小红书这些年轻女性扎堆的社区都是奥雪重点种草的地方,在抖音上,许多奥雪员工注册了账号,在这里甚至可以看到雪糕生产制作的全过程。

将咸蛋黄与冰淇淋的“撞色”,成就了一款网红冰淇淋。奥雪的创新脚步不会就此停歇,目前其已与万达集团、HELLO KITTY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生产冰淇淋产品,多渠道、多领域开拓市场,同时正积极与国外品牌、机构建立联系,相信不久的将来,奥雪产品将会走出国门,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冰淇淋的身影,走出一条中国品牌发展的特色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