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万花争宠,唯独紫薇花,不发一芽,不出一叶,更何谈花开一朵。
待到万花落幕的六月(北京),紫薇花一花独放。这一放就不可收拾,是尽情痴情孤傲地绽放,陪伴我们尽百日之多,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红。
《群芳谱》中记录:“(紫薇花)四五月始花开,接续可至八九月”,又名“百日红”。紫薇花证明,“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不是绝对的真理。
古代诗人偏爱此花,著名诗人如唐代的杜牧、白居易、李商隐,如宋代的欧阳修、杨万里与陆游。
此篇小文仅以杜牧和白居易的诗为例,与大家聊聊古诗中紫薇花的意象。
杜牧有诗曰: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这首诗写紫薇花,通篇不见一字紫薇。赞誉紫薇不与群花争春,一花独秀的气质。
译文:一支刚刚绽放的紫薇在晨光中欢迎秋露的降临,她的不凡之处在于:不与百花争春,在桃李衰败默然之后,只有紫薇花向着寒冷的秋风,笑对那些艳阳春天开放的花朵。
杜牧因此诗,获得了“杜紫微”的雅称。部分历史分析家认为,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晚年终于荣归故里——京城长安,官进五品,志得意满的心境。也有人认为,这首诗创作于牛李党争激烈的时期,诗人借此诗表达自己置身于复杂的政治纷争之中,不趋炎附势,独守刚直节操,恰似紫薇花不争宠的高风傲骨。我个人认同后者的分析。
与杜牧不同,下面这首白居易的《紫薇花》,表达的是一种闲来无事、孤独寂寥之情愁。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译文:身在中书省里拟诏书的丝纶阁,闲来无事,周遭一片寂静,只听到钟鼓楼上刻漏的滴水声,时间过得太慢了。孤独黄昏里,谁来与我作伴?只有紫薇花和我这个紫薇郎默然相对。
白居易中年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浔阳江畔的官舍之中再逢紫薇树,却已时过境迁,有感而发,再写《紫薇花》。
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
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
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
第一首诗里的“紫薇郎”换作了“紫薇翁”——境遇截然不同。树还是紫薇树,但已不再是京城华堂栏下明月笼罩的紫薇树,而是浔阳行善僧寺院庭中的一大丛;人还是白居易,可已不再是当年在中书省丝伦阁里拟写诏书的那位如意郎君,而是被贬谪到浔阳的失意翁。
诗人为什么偏爱紫薇花呢?
诚然部分原因是因为紫薇花晚于其他花卉开放,不与万花争春,一花独秀丽于夏,因此可以传递一种不争宠的高风亮节,傲骨仙气。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我们不妨在此提一下。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紫薇花是紫微星的化身,能避邪,紫微神手中执有一枝紫薇花。紫微星宿主官禄,文人雅士,如杜牧与白居易,吟咏紫薇时常常与仕途官运扯上关系,因此紫薇花也就有了“官样花”的别名,寓意仕途官运、尊贵与富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