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燎干(农村腊月二十三瞧干娘)(1)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洛阳农村一直延续着烙火烧打锅贴的习俗,有的年轻人也会选择这天走亲戚,看望多日未见的长辈。

河南省嵩县的小张,今天带着孩子,来到何村乡的一处村落,看望他的干娘。作者跟着小张,也感受了一番极其传统的乡村民俗。

腊月二十三燎干(农村腊月二十三瞧干娘)(2)

豫西民间把看望叫做“瞧”,走亲戚称作“瞧亲戚”。一看到小张带着礼物到来,谷大娘埋怨说:“瞧啥瞧,我身子骨好着呢。天刚冷,去你姐家住了二十多天,就是怕你来瞧,将将【刚刚】回来,费这事干啥呢……”

院子里,一个搪瓷盆做的火盆,里面正燃着熊熊大火,招呼一群人坐下,谷大娘说:“你们先烤着火,我给你们烙几个火烧。”

正要推辞,大娘把脸一拉,说:“今个儿不比平常,过年哩,可不准说这不要那不要。”

腊月二十三燎干(农村腊月二十三瞧干娘)(3)

今年冬天连续下雪,气温比较低,谷大娘昨天早上就把面发上,直到今天中午才发开。大娘说:“老酵子发面就是这个样,开的慢,人家年轻人都用发酵粉,我不习惯,还是老办法。”

谷大娘今年88岁,有5个儿子2个女儿,之前和老伴儿住在老宅院子里,去年老伴儿去世后,大娘仍然住在老院里。大娘说自己看着是一个人过,吃的是孩子们兑的,这家住两天,那家住两天,自己一袋面粉一年了还没吃完。

腊月二十三燎干(农村腊月二十三瞧干娘)(4)

“我小着时候过二十三,就不叫小孩子们进厨房。那时候没啥吃,人老饥,屋里烙火烧,门外头围一圈娃子蛋。嘿嘿,我爹把门一关,从门缝里往外扔一个火烧,吆喝着:赶紧抢啊,老灶爷火烧掉了,谁抢住了老有福气。俺们赶紧抢,也不管有灰没有,大口小口赶紧吃……哎呀,你看现在多好,别说吃白馍了,就连肉,也不是多稀罕了……”

谷大娘告诉作者:农村烙火烧也没有什么规矩,谁想咋烙就咋烙,想吃咸的卷点油盐葱花,想吃甜的就包点糖。为了赶时间,谷大娘揉好面团,只是简单拍成了圆饼。

腊月二十三燎干(农村腊月二十三瞧干娘)(5)

谷大娘的小儿子帮助大娘生火时候说:“天这么冷,你费这事干啥,俺一家给你送俩也够你吃好几天。”

大娘却说:“那会一样?你小张兄弟回来了,不多少吃一口我做的饭,我这心里头会能下得去?”

腊月二十三燎干(农村腊月二十三瞧干娘)(6)

谷大娘烙火烧用的是一口平底的包子锅,烧的燃料是花生秧和玉米杆。农村烙烧饼和城市里是完全不一样的,一把秸秆烧开后,一直等到灶膛里余火即将熄灭,才添加第二把秸秆。就算全部熄灭了也没关系,只要锅的温度还在就行。最怕的就是火大,容易把火烧炕糊了。

腊月二十三燎干(农村腊月二十三瞧干娘)(7)

特别讲究的农村老人们,通常是把两面焦黄的火烧放在一边,稍微有些糊的才拿出来给孩子们分。

根据神话传说:“老灶爷会在腊月二十三的时候回天宫述职,给他老人家带上好的火烧馍,不让说人间的坏话,来年家里才能更幸福。”尽管神话传说只是封建时代老百姓的一种精神寄托,这种朴素的生活印记却被一代又一代人继承了下来。

腊月二十三燎干(农村腊月二十三瞧干娘)(8)

谷大娘告诉作者:年轻的时候,大娘和老伴儿都是村里的队长,大伯带着男性村民,大娘就领着女性村民,进行劳动竞赛。大娘家所在的山岭上耕地多,男性村民天不亮就起床下地干活,女性村民安顿好孩子,也不甘示弱,晚上在月亮光下堆积腐殖肥……

腊月二十三燎干(农村腊月二十三瞧干娘)(9)

也正因为他们那代人的辛勤劳动积累,山区农民过年还吃着玉米面馒头的时候,谷大哥他们从小就有白面吃了。谷大娘再三强调的一句话就是:“不管啥时候,你得干呀,只要肯干,啥时候都饿不着。”

虽然几年不再种地了,谷大娘说自己还有几百斤小麦,存的都是上等小麦。

腊月二十三燎干(农村腊月二十三瞧干娘)(10)

很快,火烧烙熟了,掀开锅盖,黄澄澄的,扑面而来的就是火烧的香味儿。

“你稍等一会儿啊,叫我给老灶爷打发住,剩下的咱好吃。”谷大娘笑着说,拿过来一个碗,用抹布抹干碗底的水,挑出三个圆润一些的火烧,摆放到碗里。

腊月二十三燎干(农村腊月二十三瞧干娘)(11)

大娘供奉老灶爷画像的台子稍微有些高,需要踮着脚尖,才能把盛着火烧的碗摆放上去。旁边的不锈钢杯里面装着小麦,那是谷大娘的香炉。

老灶爷画像通常是张贴在厨房距离灶台不远的地方,整年的烟熏火燎,很快就失去了原本的颜色,谷大娘每年都会更换一张新的老灶爷画像。

腊月二十三燎干(农村腊月二十三瞧干娘)(12)

谷大娘告诉作者:早些年的时候,刚进入腊月,村里人就开始淘麦磨面了,腊月二十以后,家家户户都忙开了。按照以往的说法,二十三烙火烧,送灶王爷,二十四扫房子清理垃圾,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等着放炮迎接老灶爷回家。

腊月二十三燎干(农村腊月二十三瞧干娘)(13)

“以前机械不发达,磨面是牛拉的石磨,磨够一家人过年吃的面粉就得忙2、3天,现在别说淘麦磨面了,就连种地都是机器,人不用出力,干等着享受,旧的过年规矩基本也都改了。你说,平时都细米白面吃着,烧鸡、肉,想吃啥时候都有,过年再好能吃点啥?”大娘说。

腊月二十三燎干(农村腊月二十三瞧干娘)(14)

给老灶爷的供食摆好之后,谷大娘拿出来剩余的火烧,满院子撵着给儿子和干儿子品尝,还专门找了一个干净的塑料袋,把筐子里的火烧全装起来,让小张走的时候带走。

大娘说:“你回来一次,又是买东西又是掏钱哩,我老了,没啥东西给你,这俩馍你走了得拿着,不管咋说这是我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