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一生的志向,简单且纯粹。在他的心里,收复河山、迎回二圣、洗刷耻辱、还击金国,这是身为宋朝臣子最应该做的事。

而岳飞也一直为人生理想努力着。但岳飞没明白,个人的理想,绝非所有人共同的心愿。

评价岳飞的书法手迹(宋高宗给岳飞的一封信)(1)

尤其是迎回二圣(宋徽宗、宋钦宗)这件事,若两位宋朝皇帝归来,那宋高宗赵构应该如何自处?已经到手的权力,想让高宗赵构发扬精神主动让出去,远比登天还难。

于是一封皇帝与臣子间的私信送到岳飞身边,也就是著名的《赐岳飞批剳卷》。书法绝美,气息逼近《兰亭序》,却潜藏了无数杀机。

评价岳飞的书法手迹(宋高宗给岳飞的一封信)(2)

《赐岳飞批剳卷》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兰亭序》此受到无数人的喜爱。微醺以后的创作,真情实感地流露,以及无拘无束的书法,值得人们称赞。

从以“王书”为正宗的八字原因中,也可以看出来,皇权的影响在其中占据了绝大部分原因。皇帝喜好,让所有人竞相追求,皇帝亲自书写,那还了得

评价岳飞的书法手迹(宋高宗给岳飞的一封信)(3)

当然,就《赐岳飞批剳卷》而言,不仅仅是宋朝皇权的加持下,拥有流光溢彩般的璀璨,而是这封信本身便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气质

无论从信的整体布局,还是笔法的形意上来讲,都当得上书法大家的称呼。

若王勃《滕王阁序》是一位诗人即兴创作的巅峰,那么《赐岳飞批剳卷》便是宋高宗精雕细琢而出的精品。

评价岳飞的书法手迹(宋高宗给岳飞的一封信)(4)

秀逸而独立,婉约而不失风骨。宋朝文人的诗词作品,无论出自官场、民间、帝王,都让人由衷的喜爱。

就像宋徽宗的瘦金体,以及众多书画作品一样,后人不得不承认他在艺术创作上的天赋

宋高宗也同样如此,当后人为他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并让岳飞冤死狱中愤怒之际,《赐岳飞批剳卷》更像是一封道歉信,抚平后人内心的愤怒。

评价岳飞的书法手迹(宋高宗给岳飞的一封信)(5)

当年的对与错,没人能够给出真正的定论。甚至从国家角度出发,岳飞又真的是正确的吗?南宋苟延残喘,休养生息之时,国家是否有精力与能力,赌上前途命运前途与金国鏖战。

岳飞一直在打胜仗,并且收复了大量故土。如果岳飞失败了呢?身为一国之君,宋高宗赵构不得不为自身考虑更多

当然,英雄之所以会被称为英雄,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做到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事作为名留青史的抗金名将,岳飞的选择同样没有任何错误。

评价岳飞的书法手迹(宋高宗给岳飞的一封信)(6)

他拥有战胜金国的自信,却没能获得宋高宗真正的支持。小人谗言、金国挑拨,最终让岳飞成为两个国家和解的牺牲品。政治家们的谋划,终究将他排除在外。

杀机

卿盛秋之际,提兵按边,风霜已寒,征驭良苦。...如卿体国,岂待多言。

飘逸俊秀的书法之中,宋高宗或许也有无奈之情。岳飞的能力,他远比后人更加清楚。若他不是国家君王,仅仅是曾经的兵马大元帅,那么带领岳飞北上收复河山有何不可。

两人精诚合作之下,驰骋中原的金人也只能下马祈降。

评价岳飞的书法手迹(宋高宗给岳飞的一封信)(7)

只可惜宋高宗不是“如卿体国,岂待多言”。倘若你真的体谅国家,又何须我多说什么。

最后时刻,宋高宗不再以皇帝的身份,命令岳飞做任何事,只将国家二字放到岳飞身上。

这是最无情的道德绑架,同时也是最残酷的一个抉择。分明是赵高宗的国家,压力却给到了岳飞这边,《赐岳飞批剳卷》的心思,不可谓不狠辣。

评价岳飞的书法手迹(宋高宗给岳飞的一封信)(8)

最终,岳飞选择了妥协,国家大义面前,个人的理想终究只能放弃。背上本就刻着“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也不可能改为登临绝顶。

而武将即便想要不顾一切地成功,也不太现实。即便宋朝军队能够模仿金人,在一边进攻的同时,一边解决后勤问题,所有北上的军团也势必会回到宋朝境内。

岳飞不愿君臣之间的矛盾,以致于亲者痛、仇者快。既然已经书写《赐岳飞批剳卷》,不如就随了他的心愿。

评价岳飞的书法手迹(宋高宗给岳飞的一封信)(9)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个狗屁不通的囫囵道理,真就印证在自己身上。

夜空下,牢狱中的岳飞放弃了一切。后人不知他是否带着恨意与怒火离世,但那一夜月光下的《赐岳飞批剳卷》,一定苍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