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杨,所指的是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为明朝的内阁大臣。提到三杨内阁必然会想到明朝的仁宣之治。

  在仁宗朱高炽和宣宗朱瞻基主政期间,明朝内阁阵容强大,配合完美。正是因为以三杨为首的内阁合力,使得大明朝国力持续向鼎盛发展。边防安定,吏治清明,经济蓬勃发展,大明朝得以进入盛世。

  这三人同时历经永乐、洪熙、宣德和正统四朝。再加上三人的攻击,因此三人被称为三杨。而三人同时主政内阁的时期,被称之为三杨内阁。.

  咱们就分别简述一下他们的平生经历。第一个,杨士奇。杨士奇本名杨寓,字士奇,少年丧父之后,游学四方。杨士奇在建文帝修撰明太祖实录的时候,被王淑英以史学制裁推荐进入朝廷。明成祖朱棣继位后,因朱棣喜好周易,而杨士奇又恰好擅长周易,因此得到朱棣的喜欢,地位间接升高。朱棣在北巡的时候,都是由太子朱高炽见过。杨士奇则是受命辅佐朱高炽。后来,太子朱高炽继位后,杨士奇担任礼部侍郎,兼任华盖殿大学士,从此进入内阁。

明成祖朱棣的五件大事(明成祖朱棣留下的)(1)

  他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在内阁担任辅政40余年。可以说它见证了明朝由盛转衰的变化。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追赠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贞。

  要说杨士奇的厉害之处,最厉害的就是因其早年曾游学四方,所以所学所想要比别人长远,因此他的政治角度思考问题十分成熟。处理问题也能从大局和长远考虑,在复杂变化的事物面前,他能够保持冷静、清醒,擅长行政工作,处事审慎。

  第二位杨荣,杨荣的厉害之处在于能够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找到其关键节点,对之后事情的发展趋势及影响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这样他能将一些不好的事情及时扼杀在摇篮中,或者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容部署。朱棣每次出征都是杨荣护从。史书记载,“二十年,复从出塞,军事悉令参决,赉予优渥。”杨荣的地位举足轻重,有的时候甚至超过当时的军事主帅张府。杨荣同样是朱瞻基政治集团核心的重要成员。在平定高旭、撤兵安南等重大政务上,杨荣都曾参与过。

明成祖朱棣的五件大事(明成祖朱棣留下的)(2)

  第三位,杨溥,杨溥字弘济,他和杨荣一起在建文二年考中进士,同任翰林院编撰。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官为太子洗马。这个官职是太子属官,主要负责教导太子言行,给予太子指导。杨浦辅佐朱高炽,后来因为被汉王朱高煦构陷,杨溥作为东宫属官被关进诏狱,可他仍旧勤奋读书,十年之间阅遍史书。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建立弘文阁。杨溥获释以后掌管弘文阁之后升任太常寺卿。

明成祖朱棣的五件大事(明成祖朱棣留下的)(3)

  宣宗继位后,他得以进入内阁,和杨士奇、杨荣等共同管理朝政事务。杨溥进入内阁16年,杨士奇去世后,他接任内阁首辅。历史上称其有向度。杨溥的最大功绩是辅佐仁宗、宣宗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开创了仁宣之治。这也使得大明王朝发展到了巅峰时代,三扬为大明的稳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