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和老同事们聊天,有人说这两年政府补贴少了甚至取消了,两化融合贯标咨询项目没法做下去,得寻求业务转向。在“工业互联网”、“智能 ”、“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高歌猛进之时,贯标这个四五年前出现的曾经的新生事物似乎开始遭遇瓶颈。

对于不少业内人士来说,这个现象似乎是自国家2014年开始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来,一直在等待的第二只落地的靴子。殷鉴在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甫一面世,就不禁让人联想起质量管理体系等颇为常见的国际标准在中国的遭遇。

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和推广的一系列管理体系标准的价值和作用不可否认,但某种程度上,这些标准对我国企业的首要意义在于,它们是国际贸易中的常设壁垒,获取认证乃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经之路。在我国,诸多激励性的政策和行政手段早已逐渐构成一套相当固定的模式,比如将企业是否获取各种管理体系认证设为政府部门评奖、招标、审批的指标项;更进一步,在企业寻求融资信贷、资质认定、市场准入等关键场景,也每每遇到将管理体系获证设定为门槛的情况。

图1:《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的PDCA

图1所示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后的输出有两个:其一是具象的,即物理的产品或/和具体的服务;其二是抽象的效果,即通过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而达成的顾客满意,呼应了输入端的目标要求,在从左到右的方向上完成闭环。

沿着每个管理体系的输出回溯到系统,可以找到体系于运行中所作用的客体——也就是它所管理的根本对象。由于质量是从属于“产品和服务”的属性,ISO9001的运行必定贯穿于“提供产品制造和服务的全部过程”以确保系统输出在具象和抽象两方面的符合性,这样质量管理体系被定义为“管理体系中关于质量的部分”也就顺理成章了。

因此,“提供产品制造和服务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管理体系所作用的客体。

再来看对于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来说,它们各自是管理体系中关于“什么”的部分。

如图所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需要哪些流程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探究(1)

图二:《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2016/ISO 14001:2015

这张图把图一的从输入到输出的方向从“左→右”调整到“上→下”,但整体结构和原理都与上图保持了一致。图示系统的输出“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是个笼统的表达,但ISO14001标准在条款3.1.2部分给出“环境管理体系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的定义是,“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管理环境因素、履行合规性义务、应对风险和机会”,而条款3.2.2给出“环境因素”的定义为“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与或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我们就可以明确了环境管理体系所作用的客体是“环境因素”,基于此可以确保输出效果,即防范非预期的污染和能耗并持续改进的效果。

由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ISO45001:2018)刚改版,我国还没有发布正式转版公告和新版中文国标,不过从英文原版来看,该标准的PDCA结构示意图与图二仅有几个字的差别,即将“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精简为“预期结果”。

根据ISO45001标准英文版条款3.11、3.15和3.19的定义: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用于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管理体系或者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防止对员工产生与工作有关的人身伤害和健康损坏并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场所的方针”;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健康损害的根源或状况”;

由此可以推出,ISO45001是管理危险源的体系,输出效果在于防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该体系于运行中所作用的客体是“危险源”。

接着来到我们的重点,请看下图: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需要哪些流程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探究(2)

图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三个循环和该标准的结构(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标准的相应章条)

图3与图一从形式到内在逻辑都保持了一致,这张图明确地标示了系统的输出来自新型能力,而新型能力本身就是系统循环到“实施过程”这一阶段的产物,也可以说就是整个系统的初级输出,只有成功完成新型能力的打造,才能获取被策划的输出:预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可以说,这张图中与图一中的“产品和服务”相对应的要素就是“新型能力”,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所作用的客体则是:“打造新型能力的全部过程”。

到此我们做一小结,得到下表:

表一:不同管理体系的根本“个性”对比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需要哪些流程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探究(3)

三、定位于创新管理的体系

通过上文第二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关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本质特征的一系列认识。

首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其实就是创新管理体系。

根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23000-2017)中的定义:“两化融合新型能力是指为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不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整合、建立、重构组织内外部能力,实现能力改进的结果”。

在五年以来的贯标实践中,每个组织都在打造其独一无二的“新型能力”。就像一个人的指纹或者虹膜一般,没有任何两份“新型能力”(及其规划、目标、方案等)会完全一样,更没有任何成功的模式、路径、成果可以借鉴。而且一旦目标实现,体系螺旋式上升,新的新型能力被确定,组织必须面对下一循环的全新挑战。新型能力就是在具体企业的成长历程中,顺应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而产生的对原有能力的突破。

这样一来,“打造新型能力的全部过程”,就是创新,它包涵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或其组合等一系列的可能性。

类比一下,质量是产品和服务的属性,创新是新型能力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定位于创新管理的体系,或者说是“管理体系中有关创新的部分”。

接着说第二点,打造新型能力是一个项目管理的过程,或是对项目组合进行管理的过程。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在其最新版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中为项目所做的定义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项目管理质量指南》(ISO10006)定义项目为:“由一系列具有开始和结束日期、相互协调和控制的活动组成的,通过实施而达到满足时间、费用和资源等约束条件目标的独特的过程。”至于人们通常强调的项目的“一次性、独特性、渐进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如上文所指出的,在打造新型能力的过程中有充分的体现。

来到第三点认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与其它管理体系标准的运行方式存在截然不同。

对一个达到基本运营条件的组织来说,它的产品、服务是明确的,“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全部过程”就是组织运营的主体过程,这些过程必须相当而相对地稳定和固化。借用华为徐直军的一段话(来自微信):“运营是瞄准业务目标,周而复始地沿着流程转,通过持续、周期性的业务运营管理活动,以达成业务目标。”

相应地,“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是通过对组织运营过程进行分析而识别判断出来的,它们也不会轻易变化。

投射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也就是说,老三标的运行体现于组织的日常工作,人们已经拥有一套常规的管理制度、组织方式、理论和思想进行支撑。

但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同,并非组织的日常管理所能涵盖,反而涉及到一个个从“无”到“有”的创新,这个过程需要“额外的”资金、技术、人员、设备等投入,需要启动针对产品(及服务)、流程、组织、模式等变革,还需要根据外部环境不断地调整目标和升级方法,更要涉及与管理体系之外的复杂巨系统的互动并受其直接影响......而且这些过程持续循环、永无尽头。

既然如此,为了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改进加以支持,就需要找到或开发一套相应的知识和经验,方法论和工具箱。

四、小结和展望

探究本质是为了把握规律。

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视同为创新管理体系,便可以利用人类已经发展了超过一百年的创新理论,为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疑问、困顿和障碍,寻找理论指导和系统方法。

将新型能力的打造定位为项目或项目组合管理的过程,使得我们可以采用现成的一系列项目管理理论和工具。特别是,参考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研发的OPM3模型(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为实施和运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企业定义出一套通用的“最佳实践”集,并基于此提供相关的实用知识和自我评估标准,以及相应的能力提升路径。

以及,当我们参考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把某个组织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视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时(“管理体系(management system)”中的“system”一词本来也可以译作“系统”,推进创新的“三螺旋”或者“多螺旋”模式可以引导所有相关方发挥积极能动性,建立起协调高效的合作架构。

更进一步,其实应该采用更为彻底的系统观来解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由于基于创新、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升级注定是由工程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复杂过程组成的系统化工作,且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又是该系统的极为复杂的变量,如何为系统建模、仿真、完成数字孪生、以及不断迭代升级,如何在实现有价值的数据流动的基础上,确保一步步智能化的管理体系在不断循环上升中达成运行目标——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也许需要系统工程、工业工程、管理学......等多种专业联合提供学科支持了。

任重道远,生生不息。

作者:李 静(毕业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理工学院,法国洛林国立理工学院和法国科学院访问学者,曾就职于高校、世界五百强外企,后从业于工业系统管理咨询领域,目前主要承担产业升级、两化融合和工业创新方面的研究与顾问工作,“工幻雅集”系列活动发起人,Jing_Yeah)

更多精彩原创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知识自动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