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在头条上刷到一条视频:几个社区工作人员在一位去世老人家里清理遗物,清理出房产证、现金、获奖证书等重要物品,现场传出“银铃般”的笑声网友们觉得这笑声很刺耳,是对逝者的不尊,对生死的不敬畏,提出了批评对此我不做过多的议论看了视频,倒是对死的无奈心生感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多少辛酸多少无奈慢慢体会?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多少辛酸多少无奈慢慢体会(死的无奈)

多少辛酸多少无奈慢慢体会

今早在头条上刷到一条视频:几个社区工作人员在一位去世老人家里清理遗物,清理出房产证、现金、获奖证书等重要物品,现场传出“银铃般”的笑声。网友们觉得这笑声很刺耳,是对逝者的不尊,对生死的不敬畏,提出了批评。对此我不做过多的议论。看了视频,倒是对死的无奈心生感慨。

从视频可以看出几点:一是这位老人是无预料死亡的,日本社会称之为“孤独死”,临死前对生前事没有时间、毫无能力处理。二是老人生前生活还过得去,有房产、有不少现金,还有获奖证书(不知是哪方面的),对社会做出过贡献。三是老人对老年生活、特别是终老有担忧、有恐惧,所以藏了许多现金,这些现金分散藏在各处,唯恐被人发现。

然而,生死难料,特别是对一个老人,很多时候死来得那么突然,使你无法应对,只能无奈面对。

所以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在有能力的时候作些准备。

我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有2·64亿,占比18·7%,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2·8亿,占比20%。由于我国老龄化问题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出现的,全社会都缺乏必要的准备。由于应对措施滞后或严重不足,带来老年人缺乏社会依靠感而对自己终老的担忧和恐惧。所以老年人但凡有点能力,就拼命要给自己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一生好不容易挣点钱,活着没有享受到,离世了也不知钱会去到哪。这人生,除了无奈,还多了悲哀。

生老病死乃人间常态,谁也无法改变。老年人不防作些心态上的调整和思想上的准备,也许生活状态会发生一些变改。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健康状况,对自己的寿命作一个合理的预期。比如预期寿命75岁,那么在75岁前完全可以正常生活,该干嘛干嘛,挣的钱以维持正常支出、享受生活为主,也可以存一些备不时之需。过了预期寿命就没必要那么存钱了,留够一月到半年的生活费,让自己能够有时间把生前死后的事处理完就行了,其他的该怎么花都花掉,不要留下“人没了钱还在”的遗憾。至于说在75岁前走了,钱还没花完,那谁也没办法;至于说75岁以后还活得好好的,钱不充裕了,那就把75岁后的生命当作上天的恩赐,活一天当赚一天,也不必有太多的担忧。

总之,生要快乐享受,死时了无牵挂。当然,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全看各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