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镧传》前半段有大量篇幅讲述赵国王子夺嫡斗法的故事,那赵王和他的三位王子在历史中真实存在吗,他们的原型又各自是谁呢?

皓镧传历史背景解析(皓镧传中赵国三位公子的原型是他们)(1)

皓镧传剧照

剧中赵王心如明镜,城府极深,三个儿子也都不简单。公子蛟城府深沉,野心勃勃,公子羽循规蹈矩,谦恭温和,而公子逸则任性洒脱,不爱权贵,可以说三位赵国公子都各有各的特色;这也使得夺嫡戏有了基础。

根据剧中提到的历史背景来说赵王可以明确是赵孝成王赵丹,赵孝成王前265年到前245年在位,异人入质赵国、长平之战均发生其在位期间。那么赵王丹有几个儿子呢?历史中有明确记载的儿子有两位,一位是继成王位的赵悼襄王子偃,另一位是春平君。

皓镧传历史背景解析(皓镧传中赵国三位公子的原型是他们)(2)

公子蛟

下面让我们来说说赵王丹这两位公子的故事。当时秦国对赵国虎视眈眈,为了取得秦国的信任而自保,孝成王只好让太子春平君辞掉国相的职务,把他送到秦国当人质。三年后,孝成王死了。作为太子的春平君本是法定的接班人,但他的抵押期未满,身处秦国不得归,他的弟弟子偃(即赵悼襄王)捞了一个大便宜得以继位。直到赵悼襄王继位一年以后,春平君才被秦国放回赵国。

这段历史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是这样的:“四年,秦质子归自赵,赵太子出归国。”意思是秦始皇四年(赵悼襄王二年)秦赵两国的人质各自归国,而这里的赵国人质就是赵王丹的太子春平君。那这里的太子是三位公子中的哪一位呢?笔者认为这里的太子是公子羽,何以见得呢?

皓镧传历史背景解析(皓镧传中赵国三位公子的原型是他们)(3)

公子羽

赵悼襄王二年(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43年),秦国国君秦王政召见赵国的春平君,并将他扣留在秦国。泄钧替他向秦国的丞相、文信侯吕不韦说:“春平君这个人,赵王很宠爱他,而赵王的近侍嫉妒他,所以互相合计说‘春平君进秦国,秦王一定会留下他’,所以他们一起谋划把他送进秦国。现在您扣留春平君,是断绝与赵王的关系而让赵王近侍的阴谋得逞。您不如释放春平君而留下平都侯。春平君的言行深受赵王信任,赵王一定多割赵国土地来赎回平都侯。”吕不韦同意,便释放春平君会赵国。

皓镧传历史背景解析(皓镧传中赵国三位公子的原型是他们)(4)

吕不韦

这段历史在《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中有详细记载,正是获得了吕不韦的首肯春平君才得以返回赵国,可以说在这件事上吕不韦出力不小。从剧中吕不韦和公子羽过从甚密的关系来说,公子羽的原型就是前太子春平君,这也说明公子羽会在后来的夺嫡之争中胜出。而他的主要对手公子蛟则会成为夺嫡之争的失败者,而这个人物极有可能是一个虚构人物不为历史所载。至于公子逸,从于妈赋予他任性洒脱,不爱权贵的气质来说,则是最后不争而得王位的赵悼襄王子偃。

可以说赵王丹两位公子的结局很有戏剧性,欢迎大家提供新的史料或者剧情一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