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小庙的故事(之老道班故事⑭)(1)

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一份泛黄的文件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一份成立草湖女子道班的通知。在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六十余载的历史中,还有这样一段温柔的故事吗?带着这样的疑惑,又看着通知上几个熟悉的名字,我联系上了甘州公路段退休职工陈爱莲,她曾是女子道班的一员。在她的讲述下,那段关于“十四朵金花”的公路记忆逐渐被唤醒。

老树小庙的故事(之老道班故事⑭)(2)

草湖道班隶属于当时的张掖公路段,承担着甘新线18公里的养护任务。1980年6月,22岁的陈爱莲接过父亲手中的铁锨、洋镐成为一名“路二代”。刚开始,她在张掖公路段苗圃工作了一段时间,主要任务是育苗,生产的苗木用于公路绿化。次年元月张掖公路段对甘新线草湖道班的人员进行了调动,几名男同志被调到苗圃,陈爱莲和刚参加工作的李秦风、吴春香、常雪梅、徐瑞玲、刘英、雷志霞等14名女同志被分配到草湖道班,草湖“十四朵金花”“女子道班”随之成立,留下的许志祥等3名男同志是班长,也是她们的师傅和“领路人”。

老树小庙的故事(之老道班故事⑭)(3)

女子道班“不好带”

“女子道班‘不好带’呀!”对于许班长的记忆,陈爱莲这样评价道。这里说的“不好带”并不是说女子道班的职工偷懒或是难管理。当时,女子道班的姑娘们正值青春年华,陈爱莲22岁属于年龄大一些的,其他的姑娘们都在18岁左右。草湖道班负责养护18公里的砂砾路面,还有一部分黑色柏油路面,主要的生产工具就是洋镐、铁锨、刮路车,用这些简单的养护工具要完成挖沙、筛沙、运沙、铺沙、撒沙、回沙、填坑槽、铲搓板、蓄力刮路、维修弯道等重体力活,尤其铲搓板路,是一项最苦、最累、工作量最大的养护作业。因为都是“女娃娃”,年龄又小,对待她们不能像男同志那样严苛,为此许班长没少操心。

有时一些工作量不多的情况,许班长经常自己悄悄去处理,等大家都发觉的时候,他已经把所有工作干完了。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这些女娃娃都十分要强,尽管刚开始有人会哭鼻子、闹情绪,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干活时,年纪小的干不动了,年纪大一些的就帮着干,就这样相互帮衬着、鼓励着,慢慢地也就克服了艰苦的工作环境,工作也没落在后面,还多次受到了表扬,被评为先进集体。

老树小庙的故事(之老道班故事⑭)(4)

自给自足欢乐多

老树小庙的故事(之老道班故事⑭)(5)

那时候,工作辛苦,生活条件也不好,基本是四五个人住一间宿舍,冬天还要生炉子,所以住得比较拥挤,也没有专门做饭的炊事员,都是女职工们自己学着做、轮着做,吃的也比较简单,主要是面条、馒头。为了改善生活,大家利用道班房前屋后,开荒种地,种植一些常吃的且容易成活的蔬菜。刚开春,天气回暖的时候,就开始平地、整地、种地,夏天利用工闲时间还要除草、浇水。小菜地种过小麦、西红柿、辣椒、茄子、韭菜等,后来栽植果树、饲养猪、鸡等,道班的生活条件随着农副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很大改善。

当时用水是个大问题,草湖道班没有机井,要到几公里外的老寺庙农场拉水,拉水车是一辆人力架子车,水桶是用装过沥青的铁桶改造而成的,每天三个人一组早晚各拉一次,前面一个人拉,后面两人推,夏天好一些,冬天拉水又冷又滑极不方便。拉水虽能解决吃饭、洗漱方面的生活用水,但满足不了种地的需求,后来段上积极争取资金,在草湖道班打了一口机井,彻底解决了水的问题。

老树小庙的故事(之老道班故事⑭)(6)

老树小庙的故事(之老道班故事⑭)(7)

“几个女人一台戏”

老树小庙的故事(之老道班故事⑭)(8)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十几个女职工聚在一起,既没有争吵,也很少有矛盾,反而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那个年代,对于养路工人来说,条件好一些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但有自行车的人少之又少,虽然草湖道班距张掖城区只有28公里,但对于当时来说这28公里却是一段遥远的路程,工闲时一周休息一次,忙的时候一个月都回不了家,有自行车的就带上没自行车的,两个人换着骑,大部分人是走路或者搭过路的毛驴车。

大家在一起工作、生活的时间要远比和家人们在一起的时间多,生活很苦,但只要心在一起,日子就是甜的。道班上的女职工们会利用空闲的时间学习国家政策、先进典型事迹、单位文件等,还会出墙报,大家围在一起看着墙报上歪歪扭扭的字,还会互相调侃一番。虽然没有活动室,但几个姑娘就把会议室的桌子改造成乒乓球台,闲了就打打乒乓球。后来,条件稍好一些,道班给大家买了一台留声机,有时候就在院子里唱唱歌、跳跳舞,女娃娃都爱玩,这样工作生活也就不枯燥了。

老树小庙的故事(之老道班故事⑭)(9)

多年来,草湖女子道班以养好公路、保障畅通、服务社会为宗旨,大力弘扬“团结协作、创新进取、敬业奉献、甘当路石”的甘肃公路行业精神,为公众提供了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曾被当时的甘肃省公路局授予“全优路道班”“优良道班”“双文明先进集体”“文明养管站”等荣誉称号。

2000年,因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张掖公路段10个道班仅保留了张掖、甘浚、大满3个养护管理站,其余道班全部撤销,“十四朵金花”也分别去了总段其他单位工作。草湖女子道班虽然因时代的变迁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十四朵金花”凭借着一颗颗赤诚的心、一双双勤劳的手,以道班为家、以养护为己任,精心养护着每一寸公路,为公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