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概念与特点(供应链绩效评价)(1)

  一、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内涵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绩效说的是进行某项活动取得的成绩和收益,或者是某项已经完成的活动取得的成绩和收益。从这个角度来看,你既可以把绩效看成是一个过程,又可以把它看成是这个过程产生的结果。但是,不管怎么样,你要想把绩效引入到科学评价范围里,你就必须了解它具体的科学内涵,从而反映绩效的本质属性。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绩效是个体从事实践活动过程里产生的结果。这个结果和劳动耗费有对比关系,也可以度量,同时它对人类也有益。而要是简单概括的话,绩效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涵,也是它的特点,它们分别是客观性、效果性、主客体关联性、可对比性,以及可度量性。

  再来说绩效评价过程。你要注意了,它应该包括明确评价对象、确定评价基本框架等环节。那说了这么半天,供应链绩效评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是这么概括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围绕着供应链的目标,主体对供应链整体、各个环节进行的分析评价,这个评价包括了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

  二、供应链绩效评价与企业绩效评价的区别

  而我说完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意思以后,有的人可能想起来了企业的绩效评价,甚至有的人觉得它和供应链绩效评价是一样的。其实,它们完全不一样。就这么来说吧,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会侧重于评价单个公司,而评价的对象则是单个职能部门或者员工。另外,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说,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来源于财务指标,这些指标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它们是静态的,不能反映供应链动态的运营情况。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另一个特点是,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于评价员工工作完成情况,而不能对供应链的业务流程做出评价。

  所以说,供应链绩效评价和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要求  在评价供应链运营绩效的时候,你不仅要评价核心企业的绩效,还要考虑公司绩效对上下层节点企业或者整个供应链的影响。

  其实,一个好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是既能反映供应链整体的运营情况,又能反映供应链上下节点间公司的运营状况的。要是你孤立地对供应链上的某一个供应商进行评价,那么,你肯定想的是价格越低越好。但是,你要注意了,如果你只考虑低价格,那这种低价格的原料可能会降低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成本,从而让供应链整体利益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供应商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了。

  总的来说,供应链绩效评价属于供应链管理的范畴,而供应链管理是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它利用了反馈的物流和信息流,然后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最终用户联系到了一起。从这个角度来看,供应链管理跟现在公司的管理模式有很大区别,同时,供应链绩效评价和公司绩效评价也不一样。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概念与特点(供应链绩效评价)(2)

  三、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原则和作用

  而从某种角度来说,供应链绩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对供应链绩效做出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你就必须遵循下面几项原则:

  (一)供应链绩效优先,兼顾企业绩效

  第一,供应链绩效优先,兼顾企业绩效。在传统企业管理环境下,很多人都更加关注公司的绩效。比如说,他们更加重视公司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还债能力等。不过,当竞争从公司之间转向供应链之间的时候,供应链绩效肯定会代替企业绩效,并且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另外,虽然供应链是由上下游企业构成的,物流和供应链绩效本身也体现出了企业绩效,但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里,你很难避免一些公司滥用权力。而一旦出现了滥用权力的现象,那相关企业就会破坏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让供应链处在不稳定的状态里,最终违背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所以,为了杜绝这类现象,同时结合供应链绩效已经上升到主要地位的情况,公司在进行绩效评价的时候,应该大力倡导供应链绩效优先的原则,同时兼顾供应链里各个企业的绩效。

  (二)多层次、多渠道与全方位评价

  下面我来说第二个原则,也就是多层次、多渠道和全方位评价原则。遵循这  个原则,你能更全面和有重点地了解供应链绩效。还有就是说,这个原则也有利于增强绩效评价的可操作性。

  (三)短长期绩效、近远期绩效相结合

  第三个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原则是,短期绩效跟长期绩效、近期绩效跟远期绩效相结合。也就是说,在进行绩效评价的时候,你不仅要考虑短期、近期的绩效,还要重视长期、远期的绩效。在供应链绩效评价的过程里,从短期或者近期的角度来看,一些行为没有什么绩效,甚至根本没有绩效。可是要从长期或者远期的角度考虑,这个行为对规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行为可能就有很大意义了。所以,在供应绩效评价的时候,把短期和长期、近期和远期正确结合起来,能帮助企业提高自觉性,减少企业的盲目性,从而让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四)静动态评价相结合

  这是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第三个原则。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第四个原则是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这是说在绩效评价的过程里,你要考虑到物流和供应链绩效的各种内部因素。而且,你不仅要对这些因素进行静态考察、分析评价,你还要动态研究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这些因素和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其实,说到底,供应链绩效评价毕竟是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在具体进行供应链管理的过程里,你肯定会不断遇到各种新情况和问题。也正是因为这样,在进行绩效评价的时候,你才需要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应用动态和发展的观念。毕竟这么做你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

  (五)宏微观绩效相结合

  至于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第五个原则,那就是宏观绩效和微观绩效相结合了。

  从所涉及到的范围来看,物流和供应链绩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宏观绩效,另一种是微观绩效。其中,供应链管理活动从全社会角度考察,考察以后的总绩效就是宏观绩效。而供应链管理活动从公司和供应链系统本身进行考察,考察以后的绩效就是微观绩效。可以说,这两种绩效既相互矛盾又彼此统一。

  那么,它们是怎么矛盾又统一的呢?从矛盾性角度来看,微观绩效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基础性作用,主体就会做出各种努力,从而突出自己。这里我提到的努力包括了要求减少宏观层面的控制和干预。而宏观绩效为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也必然会对微观层面进行限制。为什么要进行限制呢?为的就是抑制微观层  面的个性化发展。可要是从统一性角度来看,微观绩效是宏观绩效的基础,要是离开了微观绩效,宏观绩效也就发挥不出任何作用了。另外,宏观绩效又对微观绩效起着导向作用,微观绩效也只有在符合宏观绩效的前提下才能得到有效发挥,所以说,微观绩效和宏观绩效是既矛盾又统一的。

  (六)责任、权利、利益相结合

  我再带你了解一下第六个原则,这也是我要说的最后一个原则,就是责任、权利、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你要明白,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和提升供应链绩效,而不是为了别的。所以说,在绩效评价的过程里,你应该及时地把评价结果落实到个体身上,分清楚责任的归属和权利范围。而在绩效评价的过程里,要是你不遵循责任、权利、利益相结合的原则,那你就有可能会破坏供应链上下游公司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终阻碍供应链竞争战略目标的实现。

  那说了这么多,我们对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到底有什么作用呢?首先来说,供应链绩效评价让管理者对增值流程属性形成了新认识。在没有正确进行绩效评价以前,管理者是不能充分理解这个流程的。其次,供应链绩效评价能对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果做出评价。再次来讲,供应链绩效评价可以对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做出评价,然后能进一步激励优秀的公司、剔除不好的公司,同时吸引新的合作伙伴。最后,供应链绩效评价,它可以对供应链上公司和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做出评价。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概念与特点(供应链绩效评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