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有一部特效大片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它就是《刺杀小说家》。前些天我还看了这部电影,虽然剧情不太圆润,但好在画面好看,节奏不错,算是一部不错的爽片。

片中女主角杨幂饰演了一个起初是反派,后来改邪归正的角色,还别说杨幂其实更适合演个反派,有一个股子别的女明星没有的狠辣劲,我真觉得杨幂以后可以在反派这条路上多多发力,说不定还能把演技再提升提升。咱们说的这个主角就是杨幂。以及杨幂背后的资本博弈之路。

杨幂嘉行传媒资本运作(杨幂和她背后嘉行传媒)(1)

杨幂大火源于电视剧《宫》的爆火,主题曲《爱的供养》至今是很多年轻人玩儿梗的段子,杨幂真的是踩在了当下的审美点上白又瘦,简直集大成。前些天她还在网上晒自己的“漫画腰”,可以说身材管控非常好,难怪她会收获大批一大批年轻粉丝,很多年轻男孩女孩都觉得杨幂是他们的梦中情人,心中女神的样子。

杨幂走红后自然也受到了资本的关注,2015年嘉行传媒成立,杨幂占股7.125%,表面上看杨幂占股不多,但是更多的时候这种表面占股只是一种规避监管的方法,至于杨幂真实占股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从后来杨幂的行为来看,她的占股比例应该不会这么少。

我们后面会说到当时嘉行传媒的估值是2500万,有了这个公司做起点,嘉行传媒开始了它的资本运作。首先是在2016年宣布向尚世影业定向发行股票,分两次完成募资3亿元。为了获得这笔投资,嘉行传媒与尚世影业签了对赌协议,这个对赌协议相当狠,如果嘉行传媒在未来三年没有挣够税后利润3.1亿,嘉行传媒就要偿还投资来的三亿,还得赔上百分之十五的年利率,比高利贷还狠啊。

那么有了这三亿的资本,有了这三年的期限,杨幂等人要做只有一件事,三年挣够3.1亿净利润。嘉行传媒的艺人就开始玩命接广告接代言拍电影《我是证人》《怦然星动》《亲爱的翻译官》《漂亮的李慧珍》,2年时间杨幂的团队就哐哐的赚了2亿,虽然杨幂公司出品的影视剧口碑一直不咋地,好在流量为王,所有的投资都是有赚有回。

杨幂嘉行传媒资本运作(杨幂和她背后嘉行传媒)(2)

时间来到了2017年他们还需要在这1年里赚上1个亿,《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部剧上线了,杨幂,赵又廷领衔主演这部剧火遍当年,让嘉行传媒在2017年全年营收达到了4.78亿,杨幂团队完成了对赌协议,并且完成了明星翻身利用资本大佬的教科书典范。当然大家心里也有数。这三年杨幂团队就是还债的。你急着还债,自然就不在乎这钱挣得难不难看了。所以杨幂团队这三年的电视剧那口碑可以用一个惨不忍睹形容。

不过,这也是求仁得仁,估计杨幂团队也没把影视剧的质量排在诉求的第一位。但是嘉行传媒明显后劲儿不足,整个企业出品的影视产品质量不好。再加上动荡因素太多,所以市场普遍不看好这个公司的未来。资本圈对影视界直持观望态度,2018年5月29日嘉行传媒选择在新三板终止挂牌。

官方说法是为进一步加快融资节奏。这下轮到杨幂尴尬了。因为之前的对赌协议让杨幂大走流量路线。所以等到杨幂真的拿到了这3亿投资以后也真的赚到了4亿以后,反而她的市场口碑大幅下滑。说白了就是赚钱赔口碑。

所以杨幂只是占嘉行传媒百分之七点几的股份她是不可能这么玩命的。甚至连自己演艺生涯的口碑都搭进去了。可以说这当中定有我们不知道的利益关联。杨幂现在就是被自己当年的对赌给反噬了。资本认可的就是市场,很多人都在吐槽。说现在市场就看小鲜肉我们看不到高质量的影视剧。其实这还真不是市场的错。而是我们的错。我们向什么内容付费。什么内容才有市场。

杨幂嘉行传媒资本运作(杨幂和她背后嘉行传媒)(3)

资本才会嗅着市场的味道,投钱。为什么流量明星大行其道。,因为他们是真的有市场。就会围着他们“赚”。如今的杨幂因为消耗了自己的流量与口碑导致了她现在出品的内容。资本无法给予足够的信心。这就导致她的公司后劲乏力。

因为花无百日红。杨幂及其旗下公司所带的流量一旦下滑。或者变现能力变差。那么她们的价值将不复存在,毕竟娱乐圈会演戏有口碑的女演员那么多,杨幂的核心竞争力从不在这儿,我们看嘉行传媒旗下的艺人,作为一个普通观众能叫得上名字的只有杨幂和迪丽热巴,剩下的一水小鲜肉全都走流量路线的偶像派明星,这就导致了公司是单条腿走路,后劲不足,除了一张张好看的脸,这个影视公司没有任何造血能力,无法向市场供给高质量的产品,这是嘉行传媒最大的风险。

无论是电影还是音乐,是绘画还是写作,内容是一切的根本。杨幂最火的时候凭借自己的人气完成了3亿的对赌,这咱只能说是赶上风口,有天时地利的元素,可是一时的胜利不是长期的战略,就像饮鸩止渴,不能当做灵丹妙药,反而会要了一个企业的命。

高质量的输出和观众的关注和流量这三样东西加起来的综合考虑才能得到资本的青睐,就拿杨幂来说现在她与普通观众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撕裂,比如我在开头提到的春节档电影《刺杀小说家》。

杨幂嘉行传媒资本运作(杨幂和她背后嘉行传媒)(4)

看电影无非三种人,第一种文青就喜欢看电影,对电影也有一定自己的看法,甭管水平高低他们每次进电影院都是需要一定理由的,而且很有自己的主见;第二种就是最广大的普通观众,进电影院,通常是节假日,或者某个大火的片子,凑个热闹,进电影院纯看宣传,能触及到他的,他就买票;第三种就是某明星的粉丝,看电影就是为了支持明星,不在乎电影的质量。

如果我们把这几个类型码出来,你就会发现烈火烹油的小鲜肉经济真的不会持久的,这是因为正真支持小鲜肉的就是粉丝群体。头一种文青团队,对当红偶像都是极其排斥的,就像豆瓣里《刺杀小说家》的评论,他们不喜欢流量明星,那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反感这种靠流量上位,演技不够成熟的演员在一个电影中还担任重要角色,这会影响电影本身的质量。

第二种普通观众,他们无所谓啊,杨幂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明星,甚至都不认识她们,就是凑热闹,电影本身能否取悦他们才是关键。

只有第三种粉丝他们才会控评,刷流量,支持偶像。虽然他们是网络上最活跃的团体,但更多的是虚假繁荣,片方还得自己掏腰包买票房,刷数据给粉丝团体利益,这背后自负盈亏也是冷暖自知。更何况粉丝经济现在已经资本化了。

杨幂嘉行传媒资本运作(杨幂和她背后嘉行传媒)(5)

今年凭借《你好,李焕英》大火的张小斐解散了她的粉丝团,拒绝走流量路线。在网上是遭到了她的粉丝头子们的控诉,这些粉丝头子是真的爱张小斐吗?当然不是,有句名言“嘴上说的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用在粉圈那就是嘴上说的是爱意,心里全是生意”。

这些粉丝运作团体面对新的流量张小斐,他们只是想扑上去吸张小斐的血而已,被粉丝搞得体无完肤的明星,大家都见到下场有多惨。

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现象,我们用杨幂和她的嘉行天下来聊聊企业内容的输出。我们要知道长久做企业还是内容为王,被其他东西乱了心神,早晚会被反噬付出相应的代价。

或许有朋友问:“不对啊,既然小鲜肉经济不能持久,为啥各大平台选秀那叫一个热闹啊?我家孩子天天网上看视频,为他的偶像打榜”。这事儿无非四个字解释:击鼓传花。

资本的短视性就决定了:现在我捞一笔,哪管未来洪水滔天。只要不是在我这没人看,我就有钱赚,把这个接力棒传到下一棒,就像击鼓传花一样,至于到谁那爆,就与我无关了。我赚到钱就行了,等到大浪淘尽,我们会发现这种竭泽而渔的方法,最后结果就是让江河湖海一片干涸,最后我们只能面临片文化荒漠了。

点击关注“时光愚人”,每天为您剖析一种行业,一种文化,叫分享成为一种社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