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国家为了让学生能够身心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均衡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材料,因此,如何编写教材,将哪些课文规划为课本教材内容是非常严肃以及严谨的事情。在教材里面可以放入一些有关共产党的文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经典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何删除,20年后为何又回大众视野。
也可以放入有关身体健康的文章,激励学生要多运动,注意自身的成长。可以说教材的编写、设计都是非常关键的。最近有一则事件上了热搜,那就是曾经消失在大众视野里面的著名爱国情怀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时隔20年之后,重新回到了语文课本,也回归了大众的视野。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文章,是由魏巍所编写的,文章里面是对我国志愿军的拳拳敬佩之心,以及在战斗中顽强不屈的与美国侵略者斗争的英勇无畏的精神,言语之中多用修辞,夸张的手法,表现出对志愿军的关怀与敬意,感人至深。
这也是激励一代代年轻学生要保家卫国,要对我们的国家有信心的重要文章,通过将这一类优秀的文章放入教科书,能够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到先辈的艰辛以及中国屈辱的历史。
即使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强国,不再如之前般落后,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忘记曾经那段屈辱挨打、被蹂躏的岁月,我们应该铭记那些过去并且激励自己为国家奉献。
但是众所周知,《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文章曾经被删除,那么删除的原因有哪些呢?
1、不符合当代中国的形势
提出要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文章删除的是教育部副主任王旭明,王旭明认为,《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文章,着重描写了中国志愿军在朝鲜作战时与美国的针锋相对,容易激发起民众对于美国的恶意。
并且表示现在中国正与美国处于合作期间,将《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放入教科书,可能会影响两国关系,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形式,应该予以删除。
2、认为文章描写过于血腥
王旭明也曾经在采访中表示,之所以会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文章删除,就是由于文中对于战争的描写以及志愿军受伤的情节,描写的过于的血腥,有可能会导致小孩子的心理防线崩溃,留下心理阴影,并且文章有着非常明显的英雄主义,不利于对当代青少年有良好的引导。
以上两点是王旭明本人在采访装曾经表露过的观点,但是编者认为这两点其实都立不住脚,首先《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文章本身就是宣扬对于我国志愿军的敬意,以及描写他们坚毅的品质,最大的目的在于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而并不是针对美国,也不存在会引起两国矛盾纠纷的可能性。
并且文章所描绘的情境,在现实情况中只会更加血腥,现实永远是最为残酷的,况且中国是从炮火中发展起来的国家,更是深知战争的惨痛,通过描写战争的血腥,有利于让人们更加珍惜当今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不存在会使小孩子心理防线崩溃。
好在20年之后,这一篇文章终于再次回归教材,我相信就是时代发展的进步,也是人们思想转变的结果,爱国热情永不过时,铭记历史也应该是我们这一辈人应该践行的行为。
在当今世界,和平当然是主旨,特别是生活在中国,身为华夏子女,我们有依赖于祖国的强大,没有重现曾经被几枪炮便打开国门时代,但是这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才得到的结果。
如果我们由于担心教坏小孩子而删除掉那些爱国的文章,那么无疑是对过去的一种否定,虽然大多数的文章都会考虑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但是唯独爱国教育、爱国情怀这一类文章,我们一定要让他重复出现在小孩子的眼前。让孩子从小就树立对国家的热爱,对于共产主义的拥护。
我们国家已经走过曾经战火纷飞的年代,建构起了和谐和平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部分的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如此幸福的环境之中,所以对于国家的概念,对于和平的概念并没有那么多的感触,所以通过《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类文章能够让学生了解一下中国的历史,明白和平是多么的不容易。
总结:
曾经《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惨遭删减,被移除了教材书,让无数的人十分的惊讶、痛心,好在20年之后这篇文章重回大众视野,爱国情怀,爱国热情,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阶段,都应该是中国人的一种本能,我们要永远心怀对祖国的热爱,对共产党的热爱,我们拥护和平,我们永远记得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