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语音阅读(繁星听书)(1)

◇冯方云(原创)

一天,在微信朋友圈不经意间看到文友转发的一个音频,是刘兰芳先生的《岳飞传》。我立刻打开来,“话说大宋徽宗年间,河南汤阴县孝悌里永和庄,有一户姓岳的人家…….”刘先生那无比熟悉的声音,立刻把我带回到那个难忘的年代…….

炎炎夏日,瓜棚豆架之下,一张破旧的掉了油漆的小方桌上,放着一台“红灯”牌收音机。十几个小伙伴挤成一团,却没有一点声息。天空中飞来飞去许多的彩色蜻蜓,知了在枝头叫个不停,树上的枣子也熟了大半……这一切压根没有人理会。原来收音机里正播放刘兰芳说的评书《岳飞传》呢!这一节是“枪挑小梁王”,我和小伙伴们听得正来劲,若是有谁咳嗽重了一些,立刻引来别人的呵责。

正是隆冬腊月,屋外已经是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杳无人迹了。舅舅的家里,却是坐满了一群人,有的人来的早,都等了快一小时了。罩子灯早就擦过,比平时要亮堂一些。人多,茶不够,没有人去计较。新婚的舅舅早就调好了频道,这一节说的是“杨宗保招亲”。新婚的舅母纳着鞋底,把近的地方让给了客人,她坐得稍微有些远。

秋风秋雨愁煞人。碰巧的是这微雨的秋夜,外公家的电池没有电了,村里的小店也断货,收音机没声了。怎么办?今晚可是“智审潘仁美”呀,把个老人家急得团团转,就是到八里路开外的镇上去买,也根本来不及了呀。他忽然想起我家的门前,有一个有线大喇叭呢,可以听书。于是我们祖孙二人,一人拿个小板凳,在秋风秋雨里听完了这一节。当时并不觉得冷,但第二天我们都感冒了。

我的祖父青壮年时代读过许多古书,所以他会讲书,是一个乡间的说书人。冬日暖阳下,农闲时节,许多光头老人坐在墙根,一起来听他讲古。他尤其善于讲岳,他的藏书里就有一本清朝钱彩的《说岳全传》,我小时候读过许多次。有一天在三伯母(姓韩)家讲书,他说到岳飞遭奸相秦桧陷害,被逮拿入京。两个校尉冯忠冯孝狗仗人势,狐假虎威,迫害忠良。祖父发怒,以杖柱地,厉声痛叱,叫我们一干孙儿学韩(韩世忠)勿学冯(冯忠冯孝)。那一刻,他全忘了自己的姓氏,只记得中华的纲常。

1988年下半年,我已经上了高中,虽是学业紧张,依然爱听评书。那一天趁着还没上晚自习的时间,两个宿舍的同学挤在一起听《杨家将》,当说到老令公杨继业兵败两狼山,为不被辽兵俘获受辱,一头撞死在李陵碑上时,一个同学忽然泪流不停,泣不成声。后来才知道,他的一位亲人,在老山战役中牺牲了。亲人与老令公同为国家赴难,自然勾起他的强烈共鸣。

小时候生在乡间,许多的农家都不识字,当然不知书。但古老的评书却几乎人人喜爱。中华文明的仁义、道德、纲常、伦理,通过那评书传入了千家万户。他们虽不知书,却是明理,实乃评书之功也!编辑:申沁宇(来源:扬子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