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相声的人都有这种记忆,演员说着说着总会冒出那么一两个你完全听不懂的词儿,这种词就是所谓的江湖黑话(春典),行话就叫吊坎儿。
其实各行各业在发展中,都会形成一套自有的交流术语,别说古代的三教九流,就算现在的电竞圈体育圈历史圈,乃至于追星饭圈,都有一套自己的黑话,跳出这个圈子外人听了都一脸懵逼。比如GG、GL、毒奶、偷塔、打野、NPC、毒唯、白嫖、私生、番位等,会说这些词并不是证明你多高大上,而是可以在陌生人之间迅速建立信任关系,证明我们是一路人,就像特务之间的街头暗号一样效果。
对于相声演员来说也是一样,用行话沟通效率比日常用语要高得多,有时候一个词可以包含一整句话的意思,而且对于情绪的传递也更加直接。
而相声舞台表演偶尔吊坎儿是有必要的,比如出现舞台事故的时候,两人需要用观众听不懂的话遮过去,这时候吊坎儿就很顺。
早年间德云社有一次庆典,有位相声老前辈过来庆祝,郭德纲照例没大没小的拿老前辈开伦理玩笑,因为这是临时搭台没有提前排练,老先生就回了一句“这儿我就不给你量了啊~”郭德纲于是大笑滑了过去。
量活就是春典里面“捧哏”,使活就是逗哏,不给你量了意思就是这个包袱我不接。当然这个词流传度比较广,估计百分之八十的人头听得懂。但相比直工直令的说“我不接”,用吊坎儿来处理明显要高明得多,观众要拐一道弯才能反应过来老先生有点不高兴,也可以显得不那么尴尬。
说白了,吊坎儿的目的就是“不想让旁人明白我在说什么”,这在舞台表演中突然使出来,说明出现了需要跳出表演的非常情况。而观众在这里也情绪中止,不需要强行要求自己理解他们在说什么,因为春典本身不是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没必要去强行跟进和解读。
还有一种就是将行话做成包袱,有相声演员一逗一捧的进行解释,比如张寿臣的《批行话》就是解释吊坎儿的段子,不但解释相声行业,厨师钱行买卖人都有各自的坎儿,寿老将其整理起来进行类比解释,既有趣又长知识。
比如不好叫念嘬、看看叫把和把和、伙计叫老合、哥们叫并肩子~~
但寿老也说腻味吊坎儿,觉得用起来不方便,而且乱用吊坎儿容易被人占便宜,尤其是行话跟日常用语重叠的时候。这就是相声行业的那句名言:这行没一个好人。
比如某对相声演员演《文章会》的时候,问观众要不要听我念一段文章。台下观众回答“念”。
在行话里面“念”就是贬义词,比如“念嘬”指长得丑,“念招”指眼睛瞎(招子就是眼睛),“念啃”指没饭吃(饿)等。
当时观众说的“念”,是顺着逗哏演员说的,意思就是念文章,是一个日常动词。但捧哏的演员故意使坏,而单独把“念”字用来吊坎儿,说“哎他说你念!”,这里就是人身攻击,类似于说“傻缺”的意思。
这就属于吊坎儿的滥用,另外现实中有一些演员喜欢卖派,滥用吊坎儿来戏弄观众,这就属于洒狗血瞎胡闹,不但提升不了舞台效果,还会让内行人不齿。
比如德云社栾云平有一次跟郭德纲同台,就胡乱吊坎儿。
郭:他们都说我跟展昭似的栾:哦,我看你跟闪招儿似得(小声嘀咕)郭:我踹你啊!
这个包袱脏的郭德纲都不敢翻,因为“闪”在春典里有“屁股”的意思,比如“抛闪”就是“拉屎”,而“招”就是招子,是“眼睛”的意思,连在一起你寻思寻思是什么意思吧~
所以吊坎儿不吊坎儿的,主要看场合,外行人听得懂就会心一笑,听不懂也别一脑门子想往里面钻。这些黑话在古代你敢随便说,被人听见就直接报官抓你,现代社会你学来毛用没有,也没几个道上的人跟你盘“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么哈么哈”了。
当然如果你对这种民俗文化有兴趣,可以去找类似的书籍研究,比如《中国江湖隐语辞典》,这里面把南七北路各省各行的黑话都给汇总了,如果你能背下来的话,听相声就没有生僻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