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有许多奇女子,有张爱玲,卢隐,萧红,冰心等,其中我最佩服石评梅。

我青少年时期曾听过关于石评梅的评书,那段时光深深被她迷住了。

她长相甜美,才华出众,温婉多情,堪称才女。

她与我党早期革命领导人高君宇的绝世之恋,真是现代版梁祝。

民国才女石评梅的爱情故事(风流才女石评梅)(1)

石评梅,本叫汝璧,因爱梅花的高洁坚贞,自改名为评梅。

她出生在山西一个家学渊源的大户人家里,父亲是儒学老师,曾是清廷举人老爷,母亲也出身良好,贤惠大度。

01天资聪颖,才女名副其实

石评梅从小就清丽可人,聪颖好学,自幼便得家学滋养:父亲为她发蒙,课之以“四书”、“诗经”。

辛亥革命后,她随父来到太原,进入太原师范附属小学就读,附小毕业后直接升入太原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她在学校里学业突出,除酷爱文学外,还爱好书画、音乐和体育,是一位天资聪慧、多才多艺的女性,被称为才女。

她一身浓浓的书卷气,有着读书人的傲骨清逸。时常抱着古书典籍徜徉于家中后院的梅花林中。

民国才女石评梅的爱情故事(风流才女石评梅)(2)

02闯入文坛,成绩斐然

1919年,“五四”运动后,刚刚读完师范的石评梅到古都北京求学。她原拟报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但由于那年国文系不招生,便改报体育系。

在女高师读书期间,她结识了冯沅君、苏雪林等,并同庐隐、陆晶清等结为至交。

在“五四”的岁月里,她们常常一起开会、演讲、畅饮、赋诗,所谓“狂笑,高歌,长啸低泣,酒杯伴着诗集”,甚是浪漫。

也正是在此“浪漫”中,她们闯入了文学的殿堂。

1923年9月在《晨报副刊》连载长篇游记《模糊的余影》,1924年与挚友陆晶清编辑《京报副刊.妇女周刊》,1926年,继续与陆晶清合编《世界日报副刊.蔷藏周刊》

石评梅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尤以诗歌见长,誉为“以生花之笔,写哀时之痛”,也被称为“北京著名女诗人”

她的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小说创作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

民国才女石评梅的爱情故事(风流才女石评梅)(3)

 03初恋受挫,心灰意冷

石评梅初来北京时,父亲叫吴天放陪同她,那时的吴天放是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吴天放见评梅才貌俱佳,心生爱慕,对评梅呵护有加。

评梅也对眼前的这个老乡颇有好感。他殷勤又妥帖,让她倍感温暖,他还是一个高大、帅气、才华横溢又幽默风趣的人。

吴天放开始了热切的追求。送花,写诗,郊外游玩,吴天放吃准了女孩的心思,喜欢浪漫,他投其所好。

民国才女石评梅的爱情故事(风流才女石评梅)(4)

他为她定制了专属的信笺——评梅用笺。每张信笺上都有一株梅花,旁边还印着咏梅诗词,都是她的名字。

在他炽烈的目光下,石评梅束手就擒,她许下了誓言"终生不嫁第二人"。

有一天评梅去找吴天放,却发现一个小男孩在门口玩。评梅知道了,吴天放已经娶妻生子了。

民国才女石评梅的爱情故事(风流才女石评梅)(5)

石评梅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她本性中藏着林黛玉般的多愁善感,又情深聪慧。

一腔真挚的感情就这样被欺骗、侮辱,她痛不欲生,她整日泪洗面,她感叹人心险恶,从此决定抱独生主义。

04与高君宇绝世之恋,凄婉无比

(1)初相逢彼此倾心

1920年的一天,在北京山西会馆的同乡会上,评梅看到一个学生模样的男子正在作反帝反封建的演讲,他就是高君宇。

高君宇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192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最早的58名党员之一。

他是我党第二、第三届中央委员;他曾兼任中国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总务股主任,曾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致力于国共合作。

石评梅认真地聆听着,并被深深地被他进步思想感染。

经过交谈,评梅知道高君宇曾经是石评梅父亲的学生,她多次听父亲夸奖过这个学生,高君宇则更是被石评梅兼具古典婉约所打动。

民国才女石评梅的爱情故事(风流才女石评梅)(6)

2)鸿雁传书,相识相知

自从两个人初见之后都以“识荆”为喜,从此书信往来频繁,友情日深。

因为高君宇有大量工作要做,而反动派常常要通缉他,他不能与评梅常常见面,书信往来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两人保持着长期的思想交流,石评梅发表的诗歌、散文,表达对世道不公的哀痛和抗议,高君宇十分赞赏和敬慕石评梅的才气。

而高君宇常常给石评梅讲革命形势,讲人民大众的疾苦,让评梅开阔眼界,为她的作品注入活力。

高君宇主张正义的精神以及从事革命活动的决心,更是深深打动了石评梅。

他们来往也密切了,高君宇一有空来看望她,他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民国才女石评梅的爱情故事(风流才女石评梅)(7)

3)一片红叶寄情思

1923年的秋天,石评梅完成了北京女高师学业,受聘于母校的附属中学担任国文教员和体育教员。这一年的秋天,她收到高君宇的一封来信。信里只有一片火红的枫叶。

高君宇饱含深情向她发出爱的呼唤:"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

石评梅则因初恋受挫,立志独身。她虽敬佩君宇的为人并没有接受君宇的这份爱。

她在红叶的背面写上了"枯萎的花蓝不敢承受这片鲜红的红叶儿″,又把红叶寄了出去。

民国才女石评梅的爱情故事(风流才女石评梅)(8)

对于评梅的拒绝,高君宇没有责怪。他是一个成熟的革命党人,他明白石评梅的顾虑和心中的忐忑,并未强迫她,而是一如既往的对石评梅嘘寒问暖、思想交流。不变初衷。

只要有空来看望评梅,他们常常在陶然亭畔漫步赏景,尤其是在石评梅重病期间,他寸步不离地守候在评梅的病榻前……石评梅也心有所动,但就是跨越不了心灵的那道坎。

民国才女石评梅的爱情故事(风流才女石评梅)(9)

3)象牙戒指表深情

高君宇在家已经有妻子,那是父母包办的,结婚当天,他为此吐血,后来逃婚到北京,他心里一直很苦,将一腔热情献身革命。

他认识评梅后看到了希望,他视评梅为一生挚爱,对评梅坦诚相待,诉说婚姻不幸,评梅同情他的遭遇。

为了让评梅安心,1924年,他在为革命工作的间隙里回到家乡,与妻子离婚。终于获得了自由之身的他,想与石评梅结为秦晋之好。

没想到石平梅因为第一段恋情对她伤害太大,她心灰意冷再次拒绝了他。

后来,高君宇到广州工作,在评梅生日时,特意买了两枚象牙戒指与石评梅定情。一枚大的他自己戴,一枚小的寄给评梅,这次评梅没有拒绝。

两枚象牙戒指中象征着他和评梅的爱,高洁、纯粹。

4)病中相伴,感情日深

高君宇被爱情深深折磨着,本来身体就不太好的高君宇病倒了。肺病复发,咳血不已。一路革命奔波,他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

住院的时候,她去医院看他,他笑着说自己的身体“数架机器不堪耐用”,她急得捂住他的嘴,眼睛却湿润了。

她天天来医院陪伴,给他讲笑话逗他。高君宇身体有了好转,评梅陪他到陶然亭散步,相谈甚欢。

民国才女石评梅的爱情故事(风流才女石评梅)(10)

5)君宇离世,评梅悔恨交加

高君宇住院不久,在病未痊愈的情况下,就强行出院,他要为即将于1925年3月举办的国民会议促成会做筹备工作。

1925年3月2日,高君宇忽感腹部疼痛,仍坚持工作。4日,他腹痛加剧,难以支持,被送至协和医院。

石平梅及时赶到对他好生安慰,这个时候石平梅已经改变主意,准备和高君宇结婚。医院病榻前,她和君宇泪眼相望无语凝噎。

在高君宇29年生命中,石评梅是他苦苦追求,但又求而不得的镜中月、水中花。至死,他也没有等到心爱的姑娘对他情谊的明确回应,抱憾而终。

民国才女石评梅的爱情故事(风流才女石评梅)(11)

3月6日凌晨零时二十五分,北大才子、杰出的共产党人高君宇因急性阑尾炎术后腹膜脓肿并伴有败血症,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年仅29岁。

平梅赶到医院,他的君宇哥再也不理睬她了,从此他们阴阳相隔!她扑在君宇的怀里,边疼爱的抚摸着君宇边撕心裂肺呼喊着他。

她哭成泪人,几次昏厥,她后悔莫及,她把自己的照片放在高君宇的棺木里,让它代替自己陪伴高君宇。

依照高君宇生前的嘱托,石评梅把高君宇安葬在了北京城南的陶然亭畔。

在高君宇的墓碑上,石评梅写着:“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慧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陶然亭,曾经是高君宇最喜欢的地方,他曾在这里演说自己的革命信仰,与心爱的女子闲庭信步、谈论理想。这里留下他和评梅太多的记忆。

民国才女石评梅的爱情故事(风流才女石评梅)(12)

此后的每个星期天和清明节她都要到陶然亭,她来到高君宇墓畔,抱着墓碑悲悼泣诉,追悔莫及。

君宇生前,她不懂他的爱慕,君宇死后,他不知她的思慕,这样的悲剧,何曾相似“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民国才女石评梅的爱情故事(风流才女石评梅)(13)

6)踏着英雄足迹投身革命

直到高君宇病逝,评梅才真正认识到,君宇是一个伟大而多情的英雄。只有他才是她忠诚的情人和生命的盾牌,才是她灵魂的守护者。……可惜晚了!

她决定余生踏着君宇足迹,为国家,为人民多做一点事。她关心时事动态热心撰文。

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石评梅虽然没有亲自参加到执政府门前的请愿行列,但好友刘和珍不幸遇难,陆晶清也负了伤。

1926年3月19日,石评梅即奔医院看望负伤的朋友。并于3月22日在《京报副刊》发表散文《血尸》。

3月25日,又参加了女师大为刘和珍和杨德群召开的隆重追悼大会,同时在《京报副刊》发表《痛哭和珍》一文。

她在做这些事时,觉得和爱人更加相知想通了。

7)追随英雄而去,化蝶同坟

评梅在君宇死后,不乏追求者,其中有一个小伙子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她向评梅表达爱慕之情,但她的一颗心已随君宇而去,她把全身心投入在教学和写作中,她的心离爱人越来越近了。

由于悲伤和劳累,在高君宇离世三年后,1928年9月,刚刚过完26岁生日不久的石评梅患脑炎,这一躺下就没能起来。评梅最终在高君宇病逝的协和医院与世长辞。

巧合的是,石评梅与当年高君宇住的是同一个医院,同一个房间,还是在同一个时辰逝世,真是前世姻缘!

友人们根据她生前的愿望“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愿望,将其尸骨葬在君宇墓畔。她终于可以陪伴心爱的君宇了。

民国才女石评梅的爱情故事(风流才女石评梅)(14)

君宇与石评梅的爱情曲折而坚定,两个人犹如天空中的烟火,在短暂的生命中演绎了绚丽灿烂的绝世之恋。

石评梅,高君宇这对革命情侣,凄美爱情真是现代版的梁祝,生不能成为夫妻,死也要同坟,真是可歌可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