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庙 又称华岳庙,位于华阴县城东,是历代帝王祭祀华山处。庙原在现址以东的黄甫峪口,名“集灵宫”,为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建,东汉桓帝时迁宫于今址,改称西岳庙。唐、宋、金、元时期称西岳庙为“金山王庙”,明、清时期改名西岳庙。 西岳庙在汉灵帝光和二年(180)、北魏兴光二年(455)、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8)、唐开成元年(836)、宋建隆二年(961)都有过修葺。明、清两代所修次数更多,工程最大的一次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起进行了三年的维修。庙中现存的建筑,大都属明清时期。 西岳庙形似北京故宫,存局为重城式建筑,城为长方形,南北长518米,东西宽210米,整个占地面积186亩。城墙高10米,厚7米,里外双砖包砌,四角有城角楼建筑。城门向南。重城为“日”字形,南城仅是主城的附加,有一过门。城门有一组附加建筑,由兰黄绿色的琉璃照壁、木牌楼、灏灵门组成。照壁长30,高6米,东西各有铁旗杆一个,今已不存。城东西墙对应处各有一南北向木牌楼,民国时期已毁。灏灵门又称连三门,是歇山式建筑,屋面施黄琉璃瓦,梁枋、木柱、斗栱均彩绘。连三门正中门额上上青石匾,上刻“敕修西岳庙”。 进灏灵门为瓮城,有午门,又称五凤楼,明代砖木建筑。五凤楼为七间单檐歇山式楼阁,屋面琉璃瓦,楼阁东西两端有陪楼,其间由廊相通。五凤楼的下边是五个连券的门洞,门洞宽4米,高5米,两侧有马道可登城,原是西岳庙主城的南门。此院内原还有钟鼓二楼。五凤楼、陪楼、廊和城角楼等建筑在民国时期已毁。在棂星门的西南,有一个五岳石,为唐代残碑。 过棂星门,即为西岳庙的第二进大院,内有明代三开间石碑坊一座,碑坊共三层,最上层檐下为“敕建”石额,背有三皇像;正中横额有明代严嵩写的“天威咫尺”和“尊严峻极”八个刻字。石碑坊上刻浮雕人物、花卉图案。石碑坊两侧有“五岳河渎碑”大型明代碑石数通及厢房、古柏等。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1)

金城门是第三院的大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建筑,屋面施黄琉璃瓦。 过金城门,北面是石制拱形金水桥,东西两侧各有重檐四角攒尖顶碑亭一座,内置清代乾隆时重修西岳庙碑。 金城门北对面,是庙内主体建筑灏灵殿。殿为单檐歇山式带廊建筑,飞檐高耸,斗栱密布,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前有月台,屋面施黄琉璃瓦。大殿内悬挂有清同治皇帝御书“瑞凝仙掌”匾,光绪皇帝御书“金天昭瑞”,匾,慈禧太后御书“仙掌凌云”匾。原清左宗棠书“西岳华山之神”六个大字石碑,今已不存。殿月台前,竖立“太岳全图碑”和“西岳庙图碑”。 灏灵殿北面,又有三间石碑坊一座,镌“少皇之都”四字坊额,两旁古柏参天。再北是保存乾隆御书“岳莲灵澍”石额碑刻的御书殿。殿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两阄。殿北是明代修建的万寿阁。这是西岳庙北城墙中线上的高台楼阁建筑,台呈十字形,高8.9米、东西长68米,南北宽47米,两旁各有60级台阶。万寿阁原是一座重檐三滴水歇山式楼阁,面阔五间,四周带廊,共有三层,最上层檐下有“万寿阁”三个大字匾。万寿阁的两侧各有重檐歇山顶藏经楼一座,因1932年冯玉祥部兵工厂占用,不慎炸药爆炸,烧毁殆尽。现万寿阁台上仅存石碑坊一座。 1978年至1982年陕西省文物局曾拨款20余万元,维修了棂星门、金城门、灏灵殿等建筑。 合阳文庙 位于合阳县城内,始建于北宋元祜八年(1093),明洪武二年(1369)重建,其后明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曾多次扩建重修。 文庙现存建筑有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及部分东西厢房。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六椽,屋顶建筑较为平缓,举折约为1∶35,檐口和正脊因“生出”、“生起”做法而呈柔和曲线,梁架为彻上明造,明闸后排金柱做移柱,歇山转角做法为抹角梁和顺梁并用,脊檩下用叉手和丁华抹颏栱,外檐斗栱五铺作双下昂,补间用一朵,栌斗呈圆形,昂嘴扁薄。梁架缝间施单材襻间。斗栱耍头尾延长交于垂柱,上托下平。转角铺作做鸳鸯交手栱。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2)

尊经阁为九脊檐歇山顶,通高16米,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立面三层,最上层横枋上有“柱头”、“补间”、“转角”三种斗拱,下两层除无“补间”斗栱外,余皆同上层。斗半栱均为五踩双下昂,昂形独嘴。斜戗柱,无柱头卷杀,无生起,各翘角均有键铃,底层周有回廊、明台、南面有月台及踏道。 扶风城隍庙 位于扶风县城内,为明清建筑,座落在一个南北长,东西窄的夯土高台上。庙前有单檐歇山顶戏楼一座。庙门面阔三间,东西另有砖砌便门。庙内建筑现存木牌坊三间,东西厢房、钟、鼓楼、献亭、献殿和两侧配殿及正殿和寝殿等。 正殿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外檐斗栱饰彩绘,构架作法为檐柱和金柱上均施斗拱,内外柱同高,梁后尾交于金柱上,金柱与前檐柱间距为两步架。两步架不用双步梁,而由檐柱和金柱上的栱挑长交于垂莲柱,垂柱上承下金檩,成悬枋吊柱作法,因而在前槽形成由斗栱和垂莲柱组成的结构件,颇具装饰性。 韩城文庙 位于韩城市旧城东学巷内,明洪武四年(1371)在元代旧址上重建,天顺、成化、万历和清乾隆年间多次重修。 文庙门前两侧跨街立有木牌坊,标志庙区入口。整个建筑群由四进院落组成,自南而北依次有:五龙壁(琉璃照壁)、棂星门、泮池、石桥、戟门;大成殿和东西庑;明伦堂和东西堂;尊经阁和东西厢房。 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廊面阔三大间,单檐歇山顶,檐柱上施“大额”,殿内用明栿草架,明间后排两根金柱做移柱。 明伦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顶,明间前后排金柱均做移柱。梁架为彻上明造,保留驼峰、叉手做法。斗栱四铺作出单杪,补间用一朵。 尊经阁高两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底层周围回廊,重檐歇山顶,梁架为彻上明造,仍保留驼峰、叉手做法。前檐斗栱为下檐五铺作双下昂,上檐四铺作单昂,后檐斗拱为下檐五铺作出单杪。歇山转角做法为抹角梁和扒梁并用。 棂星门为四柱三楼木牌楼,冲天柱上安琉璃“云冠”。 西安城墙 为明太祖朱元璋命令西安府长兴侯耿炳文等修建,洪武七年(1374)始筑,十一年(1378)完工。城为长方形,东墙2590,西墙2631.2,南墙3441.6,北墙3241米,周长13.75公里,东、北两面比唐末扩展了三分之一左右。墙高12、顶部宽12—14、底部宽15—18米,四角各有角楼一座,外有城壕。城门有四:东长乐、西安定、南永宁,北安远。每门有门楼三重:闸楼、箭楼、正楼。箭楼和正楼之间有瓮城。箭楼为七开间歇山式两层建筑。正楼为重檐三滴水歇山式建筑,一层和二层带有廓。西安城墙共有敌台98个,每个台上都有敌楼。城墙垛口共有5984个,组成了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3)

西安城墙完工后,明、清两代曾多次修葺。原西安城墙用黄土分层平夯,夯层厚8—12厘米,最底一层墙基用石灰、土和糯米汁混合夯打,厚80厘米,非常坚硬。明隆庆二年(1568),陕西巡抚张祉将城墙外壁和顶面包砌青砖。明崇祯九年(1636),陕西巡抚孙传庭为了防御农民军又修四关土城墙。清代对西安城墙进行过12次补修,其中以乾隆四十六年(1781)陕西巡抚毕沅主持维修工程最大,顶铺砌青砖,外壁加厚砖面,城墙每隔40—60米,用青砖砌筑溜水槽,排除顶面雨水。 1949年以来,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城墙进行维修,修葺规模最大的是80年代初期。从1983年起,国家财政部、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投资2亿元人民币对西安城墙进行加固维修和复原,复原了奎星楼、敌楼,墩楼和南城门的闸楼;整修了护城河,修补了各处破损的城墙。 三原城隍庙 位于三原县城内,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成化二十一年(1486)增建寝殿等建筑。 门前有照壁,高十米,上刻龙凤纹饰,砖刻浮雕。照壁北有一对13米高的铸铁旗杆。旗杆正对三间木牌楼。门为重檐歇山顶,高15米,两旁各踞石狮。大门两侧为青砖砌成的八字屏墙,门楼顶以华栱、重昂承托,榫卯街接成“八卦悬顶”,“十柱山门”之状。进门后中间石板条铺路,东西两侧有廊,内壁各嵌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碑刻。再北经二道牌楼,即至满布浮雕的棂星门。穿过上下两层的戏楼,进入庙院,院内殿庑周环,曲屋连属,雕梁粉壁。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4)

大殿座落在一石砌高台上,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双槽”平面,单檐歇山顶。梁架为彻上明造,抬梁式构架。五架梁上用瓜柱、角背,太平梁上保留驼峰、叉手和丁华抹颏栱。外檐斗栱为五踩双下昂,平身科仅用两攒。后檐平身科耍头刻作卷草,“三福云”式样,后尾向上托在下金檩下,起挑杆作用。歇山顶转角为抹角梁与顺、扒梁并用。 大殿与其前的拜殿呈“勾连搭”形式。拜殿为单檐歇山卷棚顶。殿前有一道木牌坊,歇山十字脊,钟、鼓楼分立东、西两侧。 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梁架为彻上明造,其构造特征与大殿基本相同。 三原县城隍庙是我省现存最完整的明代整体建筑群,1980年至1988年,陕西省文物局曾拨款130多万元维修加固了全部建筑。 西安鼓楼 座落在北院门街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是一座歇山顶式重檐三滴水高台建筑。楼上原有巨鼓一面,以每晚击鼓报时而得名。 鼓楼的高台砖基座,东西长52.6米,南北宽38米,高7.7米,南北正中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券洞门。楼建筑在基座的中心,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四周另有走廊。第一层楼身上置腰檐和平座,第二层楼重檐歇山顶,上覆绿琉璃瓦。楼的外檐和平座都装饰有青绿彩绘斗栱,使楼的整体建筑层次分明,浑雄博大。登楼的青砖阶梯设在砖台基两侧,在第一层楼的西侧有木楼梯可登临楼的第二层。在楼的南檐下正中,原挂有“文武盛地”金字兰底木匾,北檐正中,悬挂有“声闻于天”金字兰底木匾。两块木匾在“文革”中已毁。 鼓楼曾在清代康熙三十八年(1699)和乾隆五年(1740)进行过维修,抗日战争时期一根横梁被日本飞机炸断,加之军队长期占驻和风雨侵蚀,残破不堪。 1953年至1958年,人民政府两次拨款维修,重新配换材料,贴金描彩。1981年至1985年,陕西省文物局再次拨出18万元,对鼓楼的台基基座、海墁、散水以及部分屋面进行加固维修。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 位于西安鼓楼西北侧的化觉巷内,通称清真大寺。因在大学习巷清真寺以东,故群众俗称东大寺。这是一组兼有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和伊期兰寺院特色的古建筑群。其创建有两种说法,一是据寺内嘉靖五年(1526)国子监太学士李时荣撰《重修清真寺碑记》:“清真寺创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另一说据《西安府志》载:“清真寺,洪武二十五年(1392)建”。寺原称“礼拜寺”;明成化时称“敕赐清真寺”;明天启时又改称“敕赐礼拜寺”。 清真寺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坐西面东。寺院四周砌以青砖墙,全寺沿东西向中轴线前后共分四进院落,有殿、楼、亭、台、厅、堂180余间,置墙相塥,设门楼门厅前后贯通。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5)

第一进院内,寺门为三间歇山带外廊,建于台基之上。值得注意的是门窗均为西域特有的花拱形式。先是一座歇山式仿木结构的青砖大照壁,歇山顶施孔雀琉璃瓦,檐下有砖斗栱。照壁与围墙相连。正背面均有精美的砖雕图案,对面是一座翼角飞檐,斗拱层叠,三开间木牌楼,牌坊正中刻有“敕赐礼拜寺”。木牌坊建于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清大间硬山式门楼,又名五间楼,正中为双扇红色棋盘大门三合。该建筑檐下出五铺作斗栱,用材较大。大门两侧出八字墙。 第二进院比第一进院大近三分之一,比例接近方形。中央有一明代三间四柱式石碑坊,四周石栏围护,楣中刻有“天监在兹”四字,两侧坊楣刻“钦冀昭事”和“虔诚省礼”。石碑坊的四面踏道的南北两侧各竖立雕龙石碑一座:一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敕赐重修清真寺碑”,一为清代乾隆三十三年(1768)“敕修清真寺碑”。 第三进院落的通道为敕修殿,三开间歇山式建筑,斗栱为五铺作出两跳,梁架用料硕大,脊檩下并用叉手,柱子有明显侧脚及生起,呈现早期建筑风格特征,是明嘉靖年间(1522—1566)重修寺院时的正门。在正中门楣上悬挂有明天启二年礼部侍郎董其昌手书的“敕赐礼拜寺”木匾一块。敕修殿的两侧各有一垂花门,殿内西檐下,悬挂有慈禧太后书丹的“派衍天方”木匾。院中央,有一座重檐三滴水、二层八角攒尖顶砖木结构的“省心楼”楼顶为孔雀兰琉璃瓦,二层正东挂有白底黑字“省心楼”木匾。楼南北两侧各有厢房十五间,作接待、讲经、沐浴等用。 第四进院落正中的凤凰亭,为乾隆三十年(1765)重修时增建。中央主亭呈六角形,飞檐尖顶,形若凤头,两侧亭为三角形,左右翘翼,三亭相连,犹如凤凰展翅。亭的正中东檐下,悬挂着明代建文元年(1399)兵部尚书铁铉手书“一真”雕龙斗匾。凤凰亭的南北两侧各有面阔七间厢房,西有海棠形鱼池两个,鱼池南北各有四角攒尖顶碑亭一座。 月台西端即为平面呈“凸”字形,面阔七大间32.95米,进深九间38.53米的礼拜大殿。大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屋面为孔雀兰琉璃瓦,面积有1300多平方米,是垓寺最大的建筑物。大殿内的藻井天棚彩画有六百余幅,均为阿拉伯文和蔓草纹组成的团花图案。大殿前檐正中门楣上悬挂有斗匾“临下有赫”。殿内二架梁正中,悬挂“能有有有”木匾。在大殿内后檐梁架上,挂着明代阿拉伯文字写的“一真”工字形木匾和阿拉伯文“太斯米”斗匾。大殿内西墙上有一凹壁(即窖殿),是教徒朝拜的方向,北侧有一木制小楼阁,名“呼图拜楼”,是领拜者诵“祷词”的地方。礼拜大殿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 1980年至198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先后拨出50余万元,对化觉巷清真寺的讲经堂、北厅、敕修殿、连三门、礼拜大殿、厢房等,进行了复原和维修。 榆林城墙 位于今榆林市城区内,自初建以来,一直是边陲要地。据《榆林县志》记载:明永乐元年(1403)始筑榆林寨。正统初(1436—1440)右府都督王祯镇守延绥,建榆林堡。成化九年(1473),延绥巡抚副御史余子俊,曾三次大规模扩建。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巡抚黄口将原堡城向北扩筑,城周约六里,俗称北城。明弘治五年(1492),巡抚熊绣将城垣向南扩展到今凯歌楼巷处,建南城门曰怀德。这次扩筑的城垣,俗称中城。正德末年,巡抚都御史姚镆将怀德门改名凯歌楼。)明正德十年(1515)延绥镇总制邓璋,新扩城周十三里,俗称南城,隆庆元年(1567),巡抚王遴筑南门逻城,始把南城推到现址。在此之前,城垣多为土筑。嘉靖和隆庆年间(1523—1572),抚巡张珩、邵光先,万历年间(1573—1619),巡抚宋守约、王汝梅、总兵付津、贾国忠等相继用青砖色砌、加固城壁。当时榆林城墙东西长约3250、南北长约1212、周长约8924米,城垣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 清同治二年(1869年),因北城被流沙积压向南回缩,东北隅缩回380、西北隅缩回570米、新筑北城墙1462米。由城北东起793米处有一拐弯直至南广隅门处,又缩回190米。至此,始成今榆林城之廓。 清光绪元年(1875),因洪水冲毁西城墙2000米,后用砖加以复修,二十年(1894),砖砌北城西段。 现存的榆林城东高西低,东北角突出,形似菜刀。城墙用黄土夯实,外用大青砖砌筑。城墙高12、墙基宽16.6、顶宽10米,周长6500米,有城门五座,北广榆、南镇远、东振武、西宣威,另有小西门、新乐门。东门和南门各建有一瓮城,保存尚好。1979年榆林城的西、南段,大部被基建拆毁占用,东段仅存土垣。 近年,陕西省文物局拨款10多万元,对西南角城墙进行了部分复修并拟恢复南城门。 公输堂 原名“源远堂”,位于陕西县城北10公里渭丰乡祁南村。1933年于右任题签的《重修户县志》记有“祁南堡,有工师堂,俗称鲁班所修,雕刻极其精巧”。元代文宗天力年间,山西太原府祁县南集里小汾村人李金荣兴办“向阳三会”教,被尊为“教主”。明永乐年间(1403—1424)教会弟子为祭祖师,遂在北依渭河,地势平坦的户县“依何园”村建“源远堂”,为时十一年。其后成为“向阳三会”的法堂及供佛的礼拜殿。殿内原有佛像137余尊,故又名“万佛堂”,因东阁门有对联“法堂巍巍雕刻若得公输巧,圣像翼翼彩绘似有道子能”。公输堂得名应源于此。 源远堂座北朝南,原有木牌坊、照壁、山门、正殿、厢房等,现仅存正殿,面阔三间10.6米,进深9.6米,梁架大木小式作法,不施斗木共,硬山、屋面灰陶瓦,1971年曾翻修,形制无时代可言。 进入殿内即为天宫楼阁古建筑模型,因无史料可查,名称难以界定,它从结构上以现存正殿为依托,外视东西分为三间,南北两进分前、后堂,加门外室间则为三进,各务置门一道,门枋楣及抱框,附于正殿金柱或与金柱榫卯相连。上部构架与正殿仅起围护作用。沿墙三面设佛道帐,北壁11间,东西壁每进各3间,共计23间,总体为对称结构。西面次间已毁。 入正殿1.4米为前堂室门。明间及东间应有六抹透菱花门八扇,现仅余扇,门上枋楣挂落遗失,其上平座斗栱,望柱栏杆,每间有三座三重楼阁,以连廊层层相连。 前堂进深2.24米,构架以上用两藻井将空间分为两部分,藻井以下每间四周布置天宫楼阁,明间为重檐三层楼阁,箱形六重斗四藻井,东间为重檐两层楼阁,箱形四重斗四藻井,东壁设佛道帐三间,上覆二层藻井。 后堂进深3.23米,有六抹透菱花格扇门四道及门罩两通。明间有重檐三层楼阁,斗八藻井三层,东间二重楼阁,斗八藻井两层,佛道帐北壁6间,东壁3间,上藻井一层,其下单重楼阁。另明间与两次间天宫楼阁之间又出长方藻一层。 公输堂小木作建筑模型天宫楼阁及藻井按正常建筑比较,为三十分之一左右,梁架、斗栱、屋面均按比例制作。且斗栱层层出跳,天宫个个相连,所有楼阁为三开间总计137栋之多,组合方式各不相同。。斗栱出跳多达11踩,最小也有七踩,且式样繁多,有11踩下昂,也有11踩出五翘,有如意斗栱穿插其间,也有重栱计心造,不下二十余种。藻井形式有斗八、斗四、有正方、长方、多达五重斗四,少者仅一层。楼阁的门楣宫窗,吊板,拉板采用格穿套刻,有钜纹、回纹、万字纹、海棠纹等,下部挂落、飞罩、地云、门额、格扇等部位,分别用高浮雕、浅浮雕、影刻及剔底浮雕等手法。题材有太平富线、梅兰、竹菊、莲花、海棠、卷云如意、缠枝牡丹、卷叶草及各种几何纹样。现存八块镂空隔扇板门,上部镂窗就有4种不同纹样,且由许多小构件拼装而成,做功精细。 公输堂大部分进行过油漆彩绘,前后堂的构架窗扇为沥粉,色彩以红、黑、黄三色为主,斗栱大多用石绿刷饰,板椽单用石红,油漆采用“紫云罩”工艺,彩绘用“卧金点翠”法。以旋子为主,用黑红底色沥粉贴金,枋心大多为花草,体现明代特点。甚至有些彩绘运用实物,如用瓜籽堆砌花瓣。门下裙板上绘人物,表现佛、道、儒故事及博古花卉。 原维修时曾发现:“强我者增三件,差我者减一半”两句留言,为建造工匠高傲矜持之词。公输堂是否为宋代《营造法式》记载的小木作天宫楼阁之实物例证,尚无定论,但从国内独此一例及其精巧程度来看,实属古建中之精制。 大学习巷清真寺 位于西安市大学习巷,是一座伊斯兰教礼拜寺院。清真寺的始修年代说法不一,根据明世宗嘉靖二年刘序撰写的《重修清净地记》碑记载:“迨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六月,肇创此寺于长安新兴坊,街西面东,名曰清净……,永乐十一年(1413)四月,太监郑和重修。”清代康熙五十三年(1714)和光绪十六年(1890)都曾进行复修。 清真寺东西长77米,南北宽30米,占地面积2300多平方米,坐西面东,其建筑青砖照壁,雕有天马、缠枝牡丹、佛手等图案。穿过石牌坊,即大门,面阔三间,两侧各有一间挟屋均为硬山顶;入寺门中有一座十字脊歇山顶、重檐三滴水的砖木建筑省心楼。楼为平面方形,一层和二层带廊。过省心楼,在大院通道两侧,各有一座四角攒尖顶护碑亭。南碑亭内竖有一块明代嘉靖二年(1523),赐进士及第刑部浙江清吏司观政刘序撰的《重修清净寺记》碑,记述了清真寺的创建时间以及郑和出使西方各国时,在该寺带走翻译哈三等事,北碑亭内为清代光绪十六年修寺碑。碑亭两侧为厢房。再向前便是礼拜大殿月台,月台的南、东、北三面有青石栏杆,两侧为砖雕看墙。大学习巷清真寺礼拜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九间,平面呈、“凸”字形,屋面为两个单檐歇山顶“丁”字相接,歇山式建筑,上铺孔雀兰琉璃瓦。大殿内用木版装饰的墙壁和天花板藻井,均为阿拉伯文花纹图案和各种植物图案,以芍药、牡丹、莲花、菊花等为多。 大学习巷清真寺由于在十年动乱中人为的破坏和白蚂蚁的蛀蚀,损坏严重,1982年至1986年期间,陕西省人民政府拨出30多万元,对清真寺的大门、照壁、南北看墙、南北厢房、省心楼、礼拜大殿等建筑,进行了保护维修。 三圣庙 原址位于韩城市昝村镇薛村,创建于元至元十年(1273),后于明永乐二十年(1423)、嘉靖六年(1527)、清康熙三十年(1691)、嘉庆二十二年(1871)四次重修,1983年迁建芝川镇司马坡。 三圣庙现存献殿、寝殿和戏台。献殿面阔三间,13.8米,进深四架椽,7.2米,单檐悬山顶。其斗栱为前檐五铺作双下昂,里转出双杪;后檐四铺作出单杪,昂下均刻华头子,不施补间铺作。外檐斗栱拱,令栱与耍头相交,于令栱上置替木以承檐枋,耍头后尾砍作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6)

头,压于椽栿下。其梁架结构采用“大额式”构架方法。前后檐各减去明间二柱,呈面阔三间形式。檐柱上施梁栿,梁架间数为五间。通檐四椽栿上置驼峰承平梁,平梁上置蜀柱、叉手,安丁华抹颏栱承脊。梁架的襻间采用“乙材造”和隔间正上下相闪作法。寝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悬山顶。戏台为清代建筑。 党家村民居 明、清时期民居群,位于韩城东北九公里处的沟谷之中。党家村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历经明、清两代三次较大规模的兴建,现保存有完好的明、清时期四合院137 座,其中明正统元年至景泰年间(1439—1466)14院,明崇祯十六年至康熙五十年(1628—1702)25院,乾隆元年至咸丰初年(1736—1861)69院。此外,村中还有祖祠12座,庙宇、戏楼各两座,碑两通,防盗门25处,东哨门门额书“日月升恒”,西哨门门额书“泌水长流”。 清咸丰元年(1851)为御匪盗,当地富户集银1.8万两,在村东北塬上建党家村上寨—泌阳堡。此寨东、南、西三面环沟,北面靠塬,南挖地道,筑寨门连接下村,易守难攻。村内大小巷街道均以条石铺路面,每户宅院全是青砖砌筑的高大门楼,称“走马门楼”。门楼外置上马石、栓马桩等设置,门旁常栓“走马”,迎送乘马宾客。 党家村门楼两侧墙面刻治家格言或诗文、图案砖雕,门的“墀头”上亦有雕饰,大门黑漆,铺首门环亦十分讲究,门两侧有雕刻精美的抱鼓石、门枕石、门簪。门楣饰木雕图案。门额题款字大如斗,黑底烫金,制作精细。门额题字内容可归纳为四类:一、光门楣类,有“进士第”、“明经第”、“文魁”、“太史第”、等;二、箴铭类,有“忠恕”、“孝第慈”、“和为贵”等;三、祝福类,有“承天休”、“居之安”、“治谋燕翼”等;四、标榜类,有“耕读第”、“诗礼传家”等。 党家村现有村民270户,居四合院242户。这些四合院一般长22米,宽13米左右,呈长方形,青砖铺墁,中央设“天心石”,上房称厅房、左右两侧称厢房,前厅称门房,左右两侧称门房。房屋间数均取单数,厅房为三大间,门房小五间,厢房三间或五间。原有的官宦人家,门前设有旗杆斗子,进士家为双斗旗杆,举人家为单斗旗杆。这种四合院人称“旗杆院”。党家村还有一些四合院为二进院,中间有“过厅”,前院设有客房,人称为深宅大院。党家村所有四合院均设阁楼层,其功能主要是贮藏物品。阁楼层高7尺,房间层高8尺,当地称为“上七下八真楼房”。 党家村民居村落完整,街巷有序、堂、碑、楼、塔,错落有致,富有地方特色,是少有的一处民居群体建筑。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汉阴城墙 位于今汉阴县所在地,城墙始筑于明代成化元年(1465),明万历十二年(1584)、四十六年(1618)、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曾重修。 城垣呈长方形,周长1926米,高6米,顶宽2.6米,外砌长条砖,内砌石块,中间填筑三台土。西、南两面城墙保存较好,南门正关墙上嵌一石碑,上刻“文明”二字,为清代重修城墙时所书。东、北两面城墙已破坏殆尽。 盘龙寺石塔 位于志丹县庙岔村东南盘龙寺遗址内,明成化十一年(1475)建。塔身为六棱形,全用花岗岩石分层制作,除塔座外,共七层,通高5.73米。塔座为浮雕仰覆莲瓣形束腰须弥座。七层塔体的每层下部,均用两层浮雕式仰莲瓣作装饰;每层六角形的塔檐檐角,各刻一浮雕怪兽形的兽头;第二层塔体六个面分别刻有牡丹、佛龛、佛像;三、四、五层六个面各有一佛龛,内刻坐佛一尊;六、七两层的六个面,相间隔一个面刻一佛龛,内刻一坐佛,其它三个面为素平面。塔刹由四层宝珠形和一个四棱锥体刹尖组成,第三层宝珠上刻有三层浮雕仰莲瓣装饰。 新明楼 位于榆林市城内南大街中心,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清嘉庆、光绪时均有修葺。 楼基四角为四座砖台,四面有过道可通行。楼为木式结构,十字歇山顶,重檐三滴水,楼高三层,约45米。各层腰檐设平座栏杆,底层、二层面阔、进深均为三间,三层收进为一间。底层四周有回廊。 楼底层柱网围成三圈,内圈一间四柱直抵楼顶;中圈三间12柱,通高二层;内圈、中圈为楼身结构柱;外圈三间12柱,为底层回廊柱,外观逐层收减高宽,柱子有明显“侧脚”、“生起”。 底层斗栱柱头科与平身科相同,外跳为七踩三下昂,昂嘴如象鼻,里转为七踩三翘。明间平身科作如意斗栱一攒。歇山顶山花作风、悬鱼。十字脊脊兽,作四龙盘于脊端,头向上成对望状。楼顶覆琉璃瓦,彩绘檐廊,檐下镶配木刻人物、花卉等。 新明楼是榆林地区现存年代较早的木构楼阁建筑。1982年至1984年,陕西省文物局拨款12万元,加固维修并重新彩绘。 三阳寺塔 位于高陵县城东南约1.5公里的高陵中学内,据塔旁明正德十六年(1521)的碑石记载,塔原建于唐太中年间的昭慧禅院内。昭慧禅院地处泾阳、咸阳、渭水之阳,故称三阳寺塔,俗称“高陵塔”。 塔身为八棱形十三层密檐式空心结构,通高56.9米,塔内楼梯为壁内折式砖梯阶,可登塔顶。塔刹为宝瓶式。各层的正南、北、东、西四面各辟一券门洞。塔底层南北各有一券门。塔檐檐角翘起,檐下先用两层砖砌出平枋,每个棱角各有一斗三升转角斗栱一个,两个转角斗栱之间,有一斗三升补间斗栱一朵,然后用二砖和莲瓣状牙子各二砖交错砌筑,第八砖后作出假飞檐挑檐,再反叠涩内收,结构精巧。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和隆庆六年(1572),关中大地震时塔刹有一半塌毁,塔基外层剥落,塔身出现裂缝。清代至民国时期,寺院常为兵家所争,残损较甚。 1981年至1982年陕西省文物局先后拨款加固塔基,增设排水设施,用铁箍加固塔檐,补修了残破的塔檐和塔壁内砖梯台阶以及塔刹。 太史桥 位于户县县城西约一里的甘亭镇西郊村的涝河上,用花岗岩石条砌筑,东西走问,中起十孔栱。明嘉靖初,由邑人王九思倡议并主持修建,桥面宽7.5、长约75米。 王九思(1468—1551),字敬夫,明中叶著名文学家、戏曲家,后人为了纪念王九思首倡修桥的美德,将桥称为太史桥,并在桥的西端修庙、立碑纪念。 水陆庵 在蓝田县城东10公里的普化镇王镇山下,始建年代说法不一,据《蓝田县志》及碑记载,庵是六朝古刹。明代秦藩王朱怀卷常来此游览,奉为家祠佛堂,嘉靖四十一年至隆庆元年(1562—1567)修葺庙宇,大殿内四闫墙壁满饰彩色泥塑保存至今。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7)

庵的建筑形式与一般佛教寺院类似,前五间山门,南北各建13间厢房,院中三间中殿,后五间大殿。 大殿内的彩色塑像分布在南北山墙、殿中正隔间、西壁及西檐墙,是独身像和“经变”交互塑造,大小不一,共约3700多尊。殿中正隔间矗立三大佛像:中为释迦牟尼,左为阿弥陀佛,右为药师佛。释迦座前恭立阿难、迦叶。殿中正隔的背面坐着三大菩萨:中为观音座龙台,右为普贤骑象,左是文殊骑狮。正隔间的左边是地藏菩萨与千手千眼菩萨背座,右边是药王菩萨与孔雀菩萨背座。前檐墙左右两侧并坐着清静大海众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色界欲界二十四天王,静立于佛台两侧的南北山墙下。西墙层层排列着佛教著名典故兜率天,俗称“千人听经”。南、北墙上的联环壁塑,上部层层列塑“佛本行变”,即释迦入胎、降生、出游、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8)

城、降魔、成道、说法、涅磐等释迦八相;下部横塑一组500罗汉过海和海中许多鱼鳖溽怪修行成人后的形象。壁塑中还间有山水桥梁、园林瀑布、舞凤、狮子、麒麟、大象、怪兽、白鸽、寒蝉等。 两墙上的兜率天,为五代时制,艺术价值极高。 壁塑释迦牟尼的左边有老子,右边有孔子的塑像。药王菩萨塑像周围有孙思邈和古代十大名医像。突出佛家除水陆庵释迦外,还突出了药师和阿弥陀佛。1980年至1984年,陕西省文物局拨款四十多万元,加固维修了大殿、过殿、厢房、山门等。1992年,国家文物局拨出专款,着手加固彩绘壁塑。 韩城城隍庙 位于韩城市旧城东街。《韩城县志》记载,庙中戏楼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广荐殿建于万历五年(1577)。 庙坐北向南,门前有照壁屏门,东、西两边各有木牌坊一座,上书“监察幽明”,“保安黎庶”。庙门3间,左右各另有掖门1间。入庙门为前院,中有“明扶政教”牌坊一座。过乙门为一大院,门后又有一坊,名“幽赞化育”,院西有戏楼一座,为重檐歇十字脊,院北正牛为广荐殿,面阔五间,悬山顶,再向北有“德馨殿”、“含光殿”及东西两庑。三殿面阔洞均为三间。德馨殿、“灵佑殿”为单檐歇山顶,含光殿和东西庑均为悬山顶。 庙中所有建筑均为彻上明造,梁架仍保留叉手、襻间做法;歇山顶收山较大,近半间。以上建筑在前后檐多用“大额”。山面则用阑额和普柏枋。 周原村大禹庙 座落在韩城市苏东乡周原村。是我省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禹庙。创建於元代大德五年(1301),明代万历七年(1579)重修,清代嘉庆二十年(1815)曾进行过维修。该庙献殿前东西两侧的戏楼在“文革”中被拆除,山门和照壁年久失修残破严重,现存的献殿、正殿、西庑保存完好。 庙献殿面阔三间,明三暗五,进深四椽,五架梁,单檐硬山式屋顶,当心间前檐两柱为八角形石柱,东边石柱内侧阴刻着五行文字:“□□大元国大德五年岁次辛丑孟夏置……”及捐资人名、钱数等。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五架梁,单檐悬山式屋顶,前檐的挑檐桁斗栱为三铺作,梁头伸出外露,无补间铺作。献殿与正殿之间为卷棚式雨搭,使两殿相连。 正殿内三间均设神龛,砖基木作,分三组,每组三间,每间饰有垂花柱。各龛制作精致,用木质雕刻出透雕或浮雕式的二龙戏珠图案,龛案上用沥粉贴金描绘出二龙戏珠或丹凤朝阳彩绘。每一龛内各有一组彩绘泥塑:正中龛内是禹王的坐像,神态威严,塑像高2.5米,两旁侍者各高1.67米。龛下右侧有一尊侍臣,高2.05米,毁於五十年代大殿左侧是黑虎灵官像,六只手臂各持法器,通高2.45米,两旁侍者各高1.56米;右侧是当地群众传说的唐代名将郭子仪和送子娘娘坐像,两像各高2米。送子娘娘头戴凤冠,怀抱,肩爬,手举着婴儿,两旁待者各高1.56米。在黑虎灵官塑像和郭子仪塑像后的墙上,有清代壁画“八仙过海”、“天官赐福”等内容的壁画。 殿东墙绘有神话故事《西游记》中孙悟空收降红孩儿的壁画,长4.2,高2.8米,西墙上画有“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和“庆宴图”壁画,长4.2,高2.8米,画面共64人,还有城楼、庭院、牌楼、山林树木等。 另外,庙内还保留着清代嘉庆年间的“大禹庙”木匾一块,还有明代万历七年《重修大夏禹王庙碑记》一块。五架神楼,有30多尊造型不同,大小各异的神像,均为清代晚期的遗物。 玄武青石殿 又称真武庙,是祭北方之神玄武的庙宇,座落在合阳县王村乡南王村西北隅大浴河东岸的高埠上。据《合阳县志》记载:“南王村罔北有真武庙,明万历时建。”《玄帝庙记》碑载,青石殿是明万历四年(1576)始建,三十二年(1604)成,历时28年。 青石殿,是陕西境内仅见的一座仿木石结构建筑,高7米,重檐歇山顶,三开间,外檐和进深均为8米,殿内为4.5米,券形殿门向南,高2米,内有1米多长的通道。券门上刻二龙戏珠,两侧抱框刻升龙、麒麟和凤抱牡丹,鹭鸶戏莲等浮雕图案。殿的外檐四壁刻有八仙和老子八十一化生浮雕故事,殿身内用青石石条垒作,距地面3米多起券,至屋顶构成八卦形藻井,正中有一石刻垂莲柱。八卦藻井的每个角有小莲柱。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9)

1983年,为了保护这座石质建筑,陕西省人民政府拨出2万元专款,对青石殿的殿基进行加固,增加了排水设施井修筑了围墙。 慧照寺塔 位于渭南市北三十公里的下邽镇慧照寺旧址内,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现存塔是明代万历九年(1581)七月望日所建。 慧照寺现仅存民国初年建硬山式砖木结构大殿,殿内保存有五尊铜佛像,高约2米,神态各异,中间三尊为释迦如来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像,西边一尊为菩萨像,东边一尊为弥勒像。五尊佛像均坐在莲花座上,为明代万历九年重修时所铸。 塔为四方形,九层楼阁式结构,宝瓶形铜质塔刹。通高36米。塔基底层,每边长6.6米。塔门南开,门楣有青石雕刻的二龙戏珠浮雕图案。塔身一层的四角,有石雕金刚力士,塔身每层各面为三开间,用砖作出隐柱,枋额隐柱柱头各有一朵一斗三升斗栱,四角各有转角斗栱。一层塔檐由十三层砖叠出涩檐,有两层菱角牙子,再由十三层砖反叠涩作出。二、三层塔檐各由十一层砖叠涩与反叠涩出檐;三层以上逐渐减少。塔身每层的四面各有一券门。塔内原有木楼梯可登塔,现只能登到二层。塔虽为明万历九年重修,但仍保留了唐代砖塔的形制与作法。 197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拨款加固维修一层塔身,1985年拨款加固塔基,增设排水设施和保扩围墙。 东岳庙 位于西安市东城门内的北侧。据咸宁、长安两县续志的记载,东岳庙创建于宋政和六年(1116),明弘治和万历年间及清光绪二十一年曾先后修葺。 东岳庙是为祭祀“岱宗”而修建的。庙院朝南,院内东西两侧为对称的厢房,中间有大殿、中殿和后殿。大殿前有石牌坊、石狮子和记载庙宇事迹的石碑等。石牌坊明万历七年(1582)建,上有“岱岳尊宗”四字。东偏院系三教宫所在,塑有释加牟尼、老子、孔子像。 大殿(前殿)为明代所建,清代复修,正中的大梁上有“清康熙乙末腊月建”题记。大殿面阔五间,檐下的斗栱雕成龙首状,气势宏伟,周围共有朱色廊柱24根,前檐八根柱子的基石,刻有精美的二龙戏珠浮雕图案,其它柱石皆雕花卉。格扇门雕有精美的木雕花。殿脊和屋面施绿琉璃瓦。殿内的神像已毁,但东西两壁和北壁两端,保存着精美的大幅彩色壁画,所绘的山水、阁楼、人物、精致秀丽,设色凝重古补,线条均匀流畅,栩栩如生。从整个绘画的艺术风格来看,似明末到清初所作。后殿面阔三间,有砖雕图案装饰。 东岳庙院内还保留有明弘治五年碑,弘治九年磬,嘉靖二十一年和万历三十年碑记以及清代雍正二年、道光二十三年和光绪二十一年重修东岳庙碑。 1981年至1983年人民政府为保护东岳庙大殿、后殿及其殿内的精美壁画,拨款25万余元进行保护和维修。 东龙山双塔 位于商州市东4公里的大赵峪乡丹江东岸的龙山上,南北两塔相距约200米。南塔北面现存有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修建的东岳庙大殿、琉璃照壁等建筑。 南塔为八棱形九层楼阁式空心结构,通高30.4米。塔刹用砖砌成八瓣仰莲基座,为石质葫芦形。塔身第二层正东、西面各有一券门,门洞两侧各有一竖长方形小龛、其它各面正中有一小龛,其中东南龛内有高浮雕的天王力士砖雕;第三层的东南、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各辟有券门洞一个;第四层正东、西面各有一券门洞,其它各面无券门洞;第五层以上无券门洞。第一层塔檐下,每面均装饰有砖雕如意头图案和牛、马、虎、兔、犬、鼠、花草等砖雕。砖雕之上则用15层砖叠涩与反叠涩出檐。檐上有两层砖砌菱角牙子。第二层以上的各层塔檐下均无装饰。 北塔为八棱形七层楼阁式结构,通高24米。塔刹用砖砌仰莲瓣座,刹顶无存。塔底正南面有一券门。第三层东南和西北各辟一券门洞;第四层则在西南、东北面各辟一券门洞;第五层的正南、北、东、西各辟一券门洞;第六、七层均无券门。第二层塔檐下每面正中有八卦符号砖雕,一层塔檐下每面亦装饰有马、牛、犬等和花草图案砖雕。塔檐的砌筑方法和南塔相同。 据《商州志》记载:“双塔是由四川达州举人,明万历十三年(1588)任商州剌史的王以孚修。 1982年,陕西省文物局拨给东龙山双塔维修加固专款,重点加固了南塔的塔基,补修了塔檐、塔体、粉刷了内壁,增设了券门洞栏杆和楼梯;北塔仅加固修补了一层塔体和塔基排水。 武侯祠 位于勉县县城西3公里处。《三国志》载:“(蜀汉)景耀六年(263)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今勉县)”,祠址在定军山下,唐代重修,明正德八年(1513)复立新祠于今址。明万历十九年(1951)、清雍正十三年(1735)、嘉庆十四年(1809)、咸丰元年(1851)曾修缮扩建。 武侯祠座南向北,南北长约200,东西宽约120米,周环围墙,占地30亩,共有7院54间。祠门内有乐楼一座,楼前广场两侧有东西辕门,正门耸立一座四柱三楼木牌坊,中宽6米,东西两侧各宽3米,高10米,正面金书“汉丞相诸葛武侯祠”,背面书“天下第一流”。牌坊南为“诸葛琴台”,台分二层,下为石台座券门,上建琴楼,匾额书“高山流水”四字。琴台两侧为钟、鼓楼,均六角攒尖顶。琴台南为三间戟门、大院及东西院。院南为献殿、大殿及东西配殿、厢房。献殿为三间敞厅。大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内塑诸葛亮像一座,两侧塑立关兴、张苞立像。大殿后又有一小院,其南为寝殿,面阔五间,带前廊,东南隅有“琴台亭”。 武侯祠内的建筑,梁架均为彻上明造,小式大木结构;一式青砖灰瓦,粉墙,以硬山、悬山顶靥多;歇山收山大,悬山山面和歇山山花均作搏风、垂鱼;柱细、屋角起翘较高,使用“嫩戗”或挑枋垂柱作法。 1980年至1986年,陕西省文物局先后拨款五十多万元,加固维修大殿、后殿、厢房、琴楼、鼓楼、东西辕门、戏楼、山门等。 铁佛寺崇文宝塔 位于泾阳县城东南十公里的崇文中学院内,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迄万历三十三年(1605)竣工。清同治元年(1862)“花门之变”寺院被毁,唯留塔与五间大门楼。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10)

崇文宝塔为八角形十三层仿木楼阁式结构,塔基地平面至铜刹尖高83.214米。塔门向正南,宽1.3米,门额上刻“崇文宝塔”四字。塔第一层每边长9米,上下两层塔檐,下层塔檐八个角翘起,各用砖砌成半圆形柱子,柱头上有一朵一斗三升斗栱。檐每面用砖砌出五层平板枋,从下向上第二层平板枋之间每面各有一斗三升栱九朵。在两层平板枋上砌出四十六个蚂蚱头其上再砌两层平板枋。再上为方杊两层,最后有一层砖出檐。上层塔檐做法基本同于下层作法,蚂蚱头每面只有36个。两层平板枋上有两层菱角牙子,然后叠涩出檐。塔第二居面各开券门,可通塔檐。在塔檐下的四层平板枋上作出垂莲柱两个,将每个面分为三开间。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各层每面的券门与佛龛,依次错开,并且在券门与佛龛的两侧各有出檐小龛一个。第十二、十三层每面的佛龛内均有石刻佛像一尊。依塔身佛龛统计,应有48尊佛造像,现实存38尊。塔顶用砖叠涩收顶,在砖砌的仰莲瓣形刹座内,用砖砌成一个球状体,上为铜质葫芦形塔刹。塔内有砖梯,沿塔壁盘旋而上,可直达十三层塔顶。1980年10月,在塔顶发现鎏金卧佛、弥勒佛、天王力士铜佛像三尊。1988年,陕西省文物局拨款4万元专款,加固重修了塔内砖梯,并成立了崇文塔文管所。 龙桥 位于三原县城的清水河上,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三十一年(1603)峻工,由当时知县高进孝创建,高中途离职,再由邑人温纯捐资倡导建成。桥南有高公祠,桥北有温公祠 桥身长110、宽11、高26米,石质,三孔券栱,中间大,两边小。大孔采用尖形栱顶,建筑全用石构铁钳,青石砌筑,两边各雕有石柱栏杆、栏板上雕刻有二十四孝图人物、花卉、动物浮雕图案等。 清顺治十三年(1656)、乾隆二十年(1755)、道光六年(1826)、咸丰元年(1851)以及1940年多次修补桥面和桥基两侧堤岸。1984年,河水冲垮了桥北端西侧的堤岸,陕西省文物局拨专款加固护堤。 中王堡木塔 位于三原县城东南安乐乡中王堡村北,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二年(1594),清代康熙年间重修。木塔为重檐四滴水高台基建筑,六角攒尖顶,共4层,通高约20米,下为六棱形,高4米,每边长13米,每层每面檐角翘起,有正脊和戗脊、脊兽、檐角下有套兽,兽头下挂风铃。按该建筑的造型与结构,定名为“木楼阁”较为确贴。 1984年至1986年,陕西省文物局先后拨款加固了砖台基,增修了台基排水设施,翻修了每层屋面,补修更换了部分糟朽的木构件和楼梯,又将三原县城内文庙存留的一座明代木牌楼迁建院内。 圣亲殿 位于洋县县城西北角文庙西邻,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 圣亲殿为歇山顶二层楼阁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七架梁,底层周回廊形成一周腰檐,二层不出平座,外檐斗栱为三踩单翘,明间施平身科二攒,次间施平身科一攒。圣亲殿规模不大,但其保存较为完整。 镇北台 位于榆林市城北约7.5公里的红山上,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属当时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镇北台平面呈正方形,下大上小,为砖砌四层台城堡式结构,第一层台高10.2、周长320、进深12米,总面积89.6平方米;第二层台高11、周长128、进深5米,总面积27.2平方米;第三层台高4.1、周长86、进深3米,总面积14.4平方米;第四层高4.4、周长35.4、进深2米,总面积12平方米。每层台四周均有女墙,上环城垛,各层之间从台内曲折连通,中隔门洞,最顶部为一露天平台。台南额题“向明”二字,明万历时延绥巡抚涂宗浚书丹。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11)

镇北台是陕北地区现存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最有气势的建筑工程。1980年至1988年,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文物局两次拨专款25万元加固维修台基,复原部分城垛等。 岭山寺塔 即延安宝塔,位于延安城东南嘉岭山上,为八棱九层楼阁式结构,通高44米,底层边每边长4.6米。并辟有高2.35米南北塔门两个。塔门上方均用砖砌出斗栱、出檐。南塔门上书高超碧落,北塔门上写俯视红尘。塔檐的作法是两层以上用一层砖作出菱角牙子,然后再用十一层砖叠涩出檐。塔身从第四层起向内收分较大。塔顶以二十一层砖叠涩收分,呈八角覆斗状。北面塔门内辟有砖砌楼梯道,采用壁内折上式结构通至二层。二层以上为空心式,每层的木楼梯可达塔顶。塔身四层和九层的正南、北、西、东四面各辟一券门洞,二层至八层则是在塔身的正西、或者正东、或者正南,或者在正北各辟一券门洞。 据清代嘉庆本《延安府志》卷八记载:“肤施(即今延安市)县城东南一百八十梦有嘉岭山,……山顶古塔九级,唐建。”“金世宗大定九年(1169)”、“明神万历三十六年(1608)”曾予以维修。据岭山寺塔的建筑造型和塔檐作法,应是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所建。 1959年,延安市政府拨款对塔顶、檐维修加固,安装了楼梯和避雷针。1984年,国家文物局拨款24万元加固塔基和设置地面排水设施。 福昌寺千佛铁塔 位于咸阳市秦都区北杜镇,为八角形九层楼阁式铁、砖结构,通高21.5米,基座每边长2.38米,每角用砖砌出半圆形柱,柱额上有一斗三升砖用斗栱一朵,每面有砖雕装饰。塔座南北各有一宽0.8、高1.6米券门,内有砖台阶可登塔。在塔座正南面券门上有铁制匾额,上铸“千佛塔”三个大字,在匾的右上方铸“南书房太监杜茂”,下款为“大明万历三十八年岁次庚戍吉日立”。 塔身外面为铁铸,内用青砖砌筑。在塔身第一层的正南、北、东、西各有一券门,东南、东北、西南、西北面各铸有天王站像一尊。塔檐下铸有平枋、斗栱、蔓草图案等。正南北券门有砖台阶可盘旋登临第二层。第二层塔身正东、西各有一券门,其它各面铸浮雕小铁佛。第三层塔身的正南,北、东、西各有一券门,其它各面均为铸雕小铁佛。第五、七、八层塔身在正南、北辟有券门,其它各面均为浮雕小铁佛。各层塔檐下均饰仿木结构的斗栱,昂等。塔刹为宝瓶形,因清代嘉庆二十五年(1820)地震而向南倾斜。在千佛铁塔塔身第一层正西券门门额上铸有:“万历三十六年造”横排铭文。 福昌寺创建于金代大定年间(1161—1173),明代万历年间,南书房太监杜茂出资修建千佛铁塔和寺院建筑。福昌寺的大殿1962年拆毁,殿内明代铸造的一尊高2.2米的铜佛像,现藏咸阳博物馆。1988年,陕西省文物局拨款5万元对塔进行维修保护。 小皮院清真寺 位于西安市小皮院内,创建年代无考。据寺内碑记,寺在元皇庆年间(1312—1313)已存在,明洪武八年(1375)曾敕赐寺匾,万历四十二年(1614)重修。 寺为四进院落,门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入门为一进院落,东有砖砌大照壁,南侧为义学堂。院内二门,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二进院落中南北各有厢房,西面隔墙建有三座门,中门面阔七间,单檐歇山顶,两边为单间小门。三进院落门后南北各有厢房三间,紧接此厢房南北各有歇山顶厅堂五间。院西正中有大月台,台前有三座石坊。台西为礼拜大殿,分前后两部分:前部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带前廊,单檐歇山顶;后窑殿面阔、进深各三间,三面围廊,为四角重檐攒尖顶,前后相接,平面呈“凸”字形。大殿前部梁架为彻上明造,梁上用叉手、驼峰;外檐斗栱为五踩双下昂,明间平身科用两拈,出45°斜栱。后窑殿内安天花板,中为斗八藻井,屋面覆孔雀蓝琉璃瓦。在大殿两侧,有砖砌圆洞门通往后院、阿訇墓地。 岱祠岑楼 位于大荔县朝邑乡大寨子村东的东岳庙内。《朝邑县志》载:楼“唐贞观元年(627)建,宋政和八年(1118)敕赐崇祐观”,元、明、精三代都曾对其修补过。 岱祠岑楼建于2米多高的砖砌台基上,高约20米,分上下两层,内有阶梯可以攀登,下层有台面广阔的戏台。其建筑形式为重檐三滴水,斗栱挑角,屋顶施琉璃瓦。 1963年,国家拨款对其进行了维修。1991年至1992年,陕西省文物局拨款20多万元,加固维修岱祠岑楼。 澄城城隍庙神楼 亦名乐楼,位于澄城县旧县城的西门外,是一组保护完好的明代古建筑。 神楼共三座,中间主楼高大,东西二楼如翼,布局严整。主楼高17米,为重檐三滴水歇山式建筑,屋面施绿琉璃瓦,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南北长11.4、东西宽12.3米,用32根柱子架梁叠木建成,其中有十根通柱。主楼分为上下两层,一楼隔间墙东侧有楼梯,楼上建有回廊。主楼楼顶内部为八卦藻井,饰火焰宝珠图案。主楼每层四个挑角挂有风铃。主楼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十字歇山顶重檐方形楼,各用14根柱子架梁叠木建成。这两座侧楼的南北长均为6.5、东西宽6.34米,顶施绿琉璃瓦。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12)

神楼基座为青砖砌筑,长方形,在基座南面正中,有石砌台阶四十级。台级上正中,有清代增修青砖砌筑门楼一个。 1980年至1985年,陕西省文物局拨专款12万元,对该楼的梁架进行矫正,更换部分杊檩,翻修了三座楼的屋面,重新彩绘。 兴平文庙大成殿 位于兴平县城内东街,始建于明代,为歇山顶,面阔五间,斗栱用材硕大,檐柱有明显的侧脚和生起。殿前有明代铁焚纸楼一座、北魏石狮一尊,隋代贺若谊碑一通、宋徽宗御制大观圣作之碑一通。殿内藏有唐代白玉塔顶盘(原兴平县南塔遗物)一个,直径1.5米,另有明代巨型造像2尊。 大成殿1964年进行过维修,1990年省文物局再次拨款全面维修。 耀县文庙 位于县城北街,明代建筑。 文庙现存建筑有棂星门和大成殿,棂星门为三间三楼木牌楼形式,保存较完整。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檐柱明间两柱细小,次间两柱粗大,有显著侧脚、卷杀。构架为前后乳栿对六檐栿用四柱,但在乳栿上不用搭牵,而用驼峰、托脚阿檩,外檐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昂嘴扁平。此外,该殿还用大内额,跨度达10米多,因挠度过大,在明间缝位又加两根小柱支撑,平梁上用叉手、蜀柱,各层梁上用驼峰,屋面举折也较为平缓。殿前月台近于方形,围以压栏石。 1984年陕西省文物局拨20多万元专款,翻修了大成殿,1989年至1990年再次拨款,进行油漆彩绘。 楼观台 又名宗圣观,在周至县东南15公里楼观镇终南山北麓。传说周代大夫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天体,因曰草观楼。老子在此著有《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又名说经台或授经台。相传周穆王曾游此,建造宫室,名楼观台。秦始皇修庙于楼南,汉武帝建富于楼北。晋惠帝时植树10万余株,迁民300余户来此。隋文帝初年又分大修葺,唐玄宗以夜梦老子为名,改宗圣宫为宗圣观,从此楼观台成为道教圣地。以后,宋、元、明、清各代都有过维修。 楼观台南是亭亭竹林,东边是参天古木。山门左右有碑厅,其中以唐代书法家欧阳询隶书碑刻《大唐宗圣观记》最为珍贵。碑厅前有六角亭两座,两亭之间原有一水池,左边亭内竖立着元代书法家赵孟頫隶书“上善池”碑石一通。山门以上是一条较广的石条台阶,几经转折到达台顶。路右边的断崖上,嵌镶历代名人诗词石碣。台顶上为老子祠,据碑文载,系唐代创建,明代重修。祠门朝南,门内两旁分立《道德经》石碑四通。院内有正殿、配殿、左右厅房、斋舍等建筑。院中央有一座面阔三间的歇山顶正殿,出檐斗栱,东西两边砖砌的墙头上,雕刻着精细的斗栱纹饰。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13)

1980年至1983年,陕西省文物局拨款30多万元,维修碑厅、灵官殿,并迁建了藏经殿等。 白云观 在佳县城南5公里的白云山上,东距黄河约1公里,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清雍正二年(1724)重修并扩建。 白云观由山下起经600余级石阶,直达山顶,依地势高低,建庙修祠。从下向上有由正殿、两廊、观音楼等组成的五龙宫。宫北为第一、二、三天门,两旁砌以石栏杆,上雕青龙、白虎、朱雀等。再上即为真武殿,是该庙主要建筑。殿面阔五间,出檐挑角,九脊十兽,顶覆琉璃瓦,前施大卷棚,前、后均有廊舍、配殿,布局严谨。殿前左右,分建钟、鼓楼,有“白云晨钟”之誉。 真武殿周围,各类建筑星罗棋布,疏密得体。阁有藏经、瑞芝、超然;楼有七圣、玉皇、文昌;庙有东岳、关帝、三灵;祠有二斗;殿有三清、三官;洞有白云、真人,皆形制各异,各具特色而又浑然一体。还有楼亭七座,戏楼一座,木牌楼四座,铁、木、石旗杆各一对,明万历年铸铜钟一口,重1万余斤,清顺治铸铜钟一口,700余斤。铁石狮子七对,戏台两座,石窑洞317孔,房屋46间,松、柏、梨等树木六千余株。 庙内有叙述道教、佛教经变故事和山水人物等壁画1590幅,内容丰富,色彩鲜丽。碑石108通,匾额50余块。明万历十六年(1588)神宗皇帝给白云山庙颁发“圣旨”一道,并赠送《道经》一部5千余卷,均保存完好。 白云山庙是陕北最为壮丽的一组古建筑群。1985年至1986年,陕西省文物局拨款,增修了超然亭和山门等。 定边鼓楼 位于定边县城中心,明万历年间(1573—1619)建,后多次修葺。 鼓楼建于大青砖砌成中辟十字券洞的台座上,与街道相通。楼为方形二层,三滴水,重檐十字歇山顶,面阔仅一间,结构如方亭,上柱较下柱收进一柱径,落在柱脚枋上。底层和二层均作周回廊,廊间下层大,上层檐柱收进近半间,层高降低,整体收分显著,斗栱为简单的“斗口跳”。 1983年至1984年,陕西省文物局拨专款10万元,加固了台座,翻修更换屋面的琉璃瓦,并拆除架设在台座上的高压变压器、电线等。 千佛琉璃塔 原位于延安市甘谷驿镇唐家坪村半山坡,明崇祯二年(1629)建,1985年迁至清凉山仙石洞西侧。塔为八角形七层,通高6.25米。塔刹原为圆形铜质,后被盗。塔身第一层每面饰以一佛二天王,并密布间以小佛像四十一个;第二层每面饰以一佛二菩萨二飞天,间以56尊小佛像;第三层每面饰以形态各异的天龙,其中一面为二龙盘旋,间以32尊小佛像;第四层每面则饰以凤凰、朱雀、麒麟、瑞鹿、天马等象征吉祥如意的灵物,四周间以11或15尊小佛像,下为海水;第五层每面下部中间有一结跏趺坐莲花座坐佛,下为海水,佛的头顶和两侧有5排46尊小佛像;第六层每面上部中间有黄琉璃坐佛,下部和左右两侧有5排39尊小佛像;第七层每面的中间上部有一黄琉璃坐佛,下部和左右两侧有5排29尊小佛像。 塔通体以孔雀兰琉璃为主,间以黑、黄、褐、赭、绿等色,为仿木楼阁式实心结构。塔内用土坯砌筑,为了使壬坯与琉璃构件连为一体,在每层每角内间以柏木桩加固。塔体每层均有隐柱、阑额。塔每层均装饰出檐,檐角起翘,檐下有五铺作斗栱,檐脊上饰以牡丹、忍冬、如意云纹等,檐脊两端饰有鸱吻与蛟龙。 真武庙 位于米脂县城北的盘龙山(原名马鞍山)。明嘉靖年间,曾依山势建真武祖师庙。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于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派其侄李过回米脂修建行宫和祖墓。因此山气势雄伟,便将真武祖师庙扩建成行宫,山亦改名盘龙山,故有李自成行宫之称。 庙依山踞险,以前后二层90级石阶将乐楼、梅花亭、高约17米的捧圣楼、二天门及凌空而立的玉皇阁联结托起,蜿蜒有序地直上山颠,最后在一块空阔地上建成巍峨富丽的启祥殿、兆庆宫。 启祥殿西廊,陈列着记叙真武祖师庙修建历史的碑石数通。 金龟寺塔 位于礼泉县底照吴村小学内,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十层,八棱形,通高约30米。塔身底层每边长3485米,壁厚3米,每面有长宽各0.57米的青石一块,上有浮雕仙人一尊,八个仙人之上有同样大小的青石石刻一块,按方位为乾、坤、巽、震、坎、离、艮、兑。塔门面南,宽0.78米,门楣上有石刻“金鱼寺”三个字。塔为仿木楼阁式结构,每层叠涩出檐,檐下为单杪三跳斗栱,每面各角均有转角斗栱一朵。塔身第二层四面各有券门洞一个,上有青石浮雕佛像,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各面塔檐下亦有青石浮雕佛像;第三层四面为假券门洞,内镶青石浮雕佛像,东南、东北、西南、西北面各有一券洞门;第四层、五层依次相间;第六层的正东、西为一券门洞,其它各面均有假券门洞,内镶青石浮雕佛造像;第七层与五层相同;第八层,每面用砖作出八卦符号,以示方位。第九、十层每面均为青石浮雕佛像。塔刹为铜质。每个塔檐角原有风铃一个。塔内呈圆柱形,原有木质楼梯可盘旋而上六层,后毁于清末同治年间的战乱。 塔门前竖有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补修金龟寺碑》一通。 关中书院 位于西安市南门内东侧的书院门街,现为陕西省师范学校所在地,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万历四十年(1612)又增建“斯道中天阁”,清康熙三年(1664)巴曾扩建。 书院现基本保持原貌,主建筑为面阔五间的“允执堂”,由两座硬山和一座歇山顶建筑勾连搭而成,后檐加歇山抱厦,平面呈“凸”字形。院内还有“精一堂”,面阔五间,其左右为胁堂及两庑各五间,东西列号房各50间,南面有牌坊一座,题额“关中书院”。书院建筑大都为硬山顶。 1991年改建书院门为古文化街时对大门进行了扩建。 洋县文庙 位于县城西北角。据《洋县县志》载:“文庙前卑隘,康熙四年(1665)知县柯栋改建,扩大成殿为五间。” 文庙现仅存大成殿和棂星门。大成殿为单檐歇山顶式建筑,前檐三间,通面阔15.9米,次间面阔大于当心间,后檐五间,阔亦为15.9米。通进深为七架梁,9.3米。外檐斗木共为五踩双昂重栱,平身科分别施二或三攒斗栱,斗口宽8.5厘米。檐柱间不施平板枋,斗栱直接放置在阑额上。殿身内后金柱,升高直抵五架梁下。 棂星门面阔三间,进深三架梁。 赤水桥上桥 位于华县赤水河上,下桥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后因河床淤高,桥眼堵塞,遂于道光十二年(1832)在原桥之上叠建了一座九孔栱形石桥,形成桥上桥的奇观。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14)

上桥东西向,桥面宽5、长70米。桥身正南面。在第二孔至第八孔桥栱的上方正中部位,各有一石刻龙头,口含宝珠。在桥身正北面的桥栱上,现仅存三条龙尾。整个桥身全部用花岗岩石条砌筑。下桥是一座七孔栱形 石桥,桥孔两栱之间用石条砌成三角形栱牛,以利分洪,减少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量。 户县文庙 位于户县县城内,明洪武初建县署西,永乐十二年(1414)重建,后又经多次修缮,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十七年(1678)重修。 文庙现存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及尊经阁等。戟门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分心槽”,悬山顶。其后为大成殿及东西庑。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双槽”,单檐歇山顶,外檐斗木共为三踩单下昂。再后为明伦堂及东西厢。明伦堂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硬山顶,外檐斗栱为五踩双下昂。最后是尊经阁与启圣祠合二为一的二层建筑。尊经阁在启圣祠上层,为硬山顶。 凯歌楼 又名神木钟楼,位于神木县城中心,始建于明隆庆元年(1567),清同治七年(1868)重修。凯歌楼座落在南北长20.65、东西宽20.09米的台基上,夯土筑成,外包青砖,中有十字券洞,内有阶梯可至台上。楼室通高10.55米,面阔三间,12米,进深二间,10.5米。其建筑为双层重檐,挑角歇山顶,通体木结构。底层檐柱不施斗栱,为柱梁作;二层高降低,上檐施七踩斗栱,柱头科和平身科相同。明间平身科用两攒,次间一攒,攒档疏朗,歇山收山较大。 原楼还设三官小殿,供奉天、地、水三神,两侧另有东、西小配房八间。 1986年和1988年,陕西省文物局曾两次拨款维修凯歌楼。 毓秀楼 又名涺居水桥。位于韩城市旧城南端涺居水河上,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由邑人刘荫枢(曾任云贵巡抚)捐款修建,历时五年竣工。清乾隆十六年(1751)进行了维修,定名为集胜桥。清道光二年(1822)、宣统二年(1901)曾两次修葺。 毓秀桥为栱形花岗岩石条砌筑而成,共有十孔,桥身全长180、宽4.5米。石栱桥两个栱孔之间各有三角形的石栱牛,以分水流,桥腿的两侧面亦用石头砌出凸形乳钉以减缓水流对桥腿的冲击力量。石栱桥面的两边各有99个,顶端雕刻有瓜、果装饰的石望柱中间以石板作栏板。每个栱形桥孔两侧的上端正中有一石雕龙头。桥两端有守护桥的桥神石雕座像各二,南端有一座三开间、歇山顶的木牌楼,北端有石牌楼一座,“文革”中被拆毁。此桥保存完好,是我省目前为数不多的石栱桥之一。 西安城隍庙 位于西安城内大学习巷的东侧,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创建于东城门内的曜街,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八年(1403)迁今址。清代顺治年间对庙宇增补扩建,雍正元年(1723)庙毁于火,同年,川陕总督年羹尧移用明代秦王府的砖瓦木材,扩充修建。以后,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都进行维修。光绪十三年(1887)二月,因商民不慎,城隍庙失火,焚毁了乐舞楼、二门和钟楼,同年重建。 西安城隍庙的建筑规模范围很大,分为庙院与道院两大部分。庙院在正中,道院主要分布在东西两侧。庙门向南临街,原建有三开间木牌坊一座,前踞铁狮子一对。“文革”中,木牌坊拆毁。庙院内主体建筑是戏楼和大殿。大殿面阔七间,是仿明代歇山式宫殿建筑,前檐格扇门窗的浮雕图案精巧,两旁四间,雕刻金锁套梅,正中一间,雕刻苍龙教子图案。殿内的大石供桌,是由秦王府移来之物。大殿两廊原彩绘有“地狱轮回图”和泥塑,“文革”中毁。庙院的中央偏南是一座重檐歇山式建筑与一座卷棚式建筑组成面阔三间的戏楼,台口向北,面对大殿。再向北又有一座木牌坊,与庙门前的木牌坊相对,木雕图案精美。牌坊前有铜狮一对,上铸“明嘉靖三十八年十月吉日秦府内典”字样。铜狮今已移至西安碑林博物馆大门口两侧。木牌坊后有铁狮一对,为明代神宗十三(1585)八月铸造,各重2500公斤,亦为明代秦王府的故物。 城隍庙内的东西道院,以前是道士们居住的地方,原有4宫,后渐增至22宫,庙内的大部分道宫现业已逐步改为市场。 西安城隍庙现存二门、戏楼、二道牌坊、大殿和东西厢房等建筑。1981年至1985年,省文物局拨出12万元专款,维修彩绘了木牌楼、大殿、戏楼。 午子观 位于西乡县城东南30公里的午子山上,据《西乡县志》载,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姬进香拜轮之处。山上现存的碑碣记载: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重建“诩圣保真君殿”(即上观正殿)、药王殿、娘娘媛阁、福寿殿;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重修下观,并由下观到上观,沿途小道上铺砌石阶;武宗正德二年(1507)重建中观七年(1512),增建上观、寝宫、雷祖殿、元帝殿、后寨门和铁城,并增修五百灵官庙42所,另于弯道拐角处建小庙72所午子观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一年至乾隆十年(1733—1745)翻修;光绪元年(1875),重修了娘娘媛阁。 午子观现存上观、中观、下观各一处,殿宇屋舍六十一间,总建筑面积1854.49平方米。观内保存有明代铸造的坐式铜佛像两尊,明嘉靖铁铸立式佛像一尊,清乾隆五十年(1785)铸大铁钟一口以及殿内的多幅壁画等文物。 西安钟楼 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大街的交汇处,建于明代洪武十七年(1384),原建地址在今广济街迎祥观,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西安城扩建,陕西巡抚龚懋贤,命咸宁、长安二县令将其迁建于现址。迁建时“楼惟筑基外,一无改创”。以后清代乾隆朝(1740)重修时,仍按照明朝初年的原结构修建。钟楼的命名,因上面悬挂有一口大钟,每天清晨击钟报时,故称钟楼。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15)

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顶木结构建筑,面积 1377.64平方米。建筑基座四面各宽35.5,高8.6米,用青砖、白灰砌筑成正方形,下面有十字形券洞和四条大街相互穿通。门洞的高宽度约6米。基座上面有四面空透的圆柱回廊和迭起的飞檐组成的木构楼阁,高27米。钟楼从地平至金顶通高36米。 钟楼有两层,由砖台阶踏步上到砖基座的大平台而进入第一层大厅,大厅四面有门,周为平台,顶有方格彩画藻井。由第一层大厅内东南角的扶梯,可盘旋登上四面有木格扇门和直通外面回廊的二层大厅。 钟楼在民国时期,曾驻扎军队,楼下的四个门洞也被封闭起来作为临时监狱。鎏金宝顶的铜叶被人揭去盗卖,使钟楼建筑损坏严重,残破不堪。 1953年至1958年,国家对钟楼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维修,加固了楼的台基座,拆换了楼梯、地板和部分柱子,增添了栏杆,翻修了全部门窗。楼的内外进行粉刷油漆,并按照原样装置了鎏金顶和增加了避雷设施。1980年至1985年,省文物局又拨出40多万元专款对钟楼的基座进行了加固,更换了全部屋面绿色琉璃瓦、糟朽木柱并重新油漆。 玉泉院 位于西岳华山山麓峪口,北距华阴县城3.5公里,创建于北宋皇祜年间(1049—1054),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重修。 玉泉院为一组二进院落的建筑,两侧向北以长廊围成方形大院,正北开一院门,院西因山泉引入,聚水成池,池心置石舫,连廊接含清殿、无忧亭,是座具有传统风格的道观园林。 玉泉院本系道王贾得升为其师父陈抟修建的祠堂,内有献殿、上殿、无忧亭、山荪亭、纳凉亭、通天亭、含清殿、石舫、希夷洞、长廊等。其门楣上悬有郭沫若题“玉泉院”匾额,大殿里还有清光绪皇帝书写“古松万年”、慈禧太后题的“道崇清妙”匾额。 1982年至1984年,陕西省文物局曾拨款对玉泉院的围墙、山门、献殿、上殿、厢房、东西长廓等进行了维修和扩建。 城固钟楼 位于城固县城内十字街中心,清代建筑。钟楼高三层,下有台座,通高约20米,内有陡梯直通顶层。台座为砖砌,平面方形,边长7.5、高6米,下有十字券洞,可穿行。 楼为木结构,平面方形,底层每面三间四柱,通面阔5.50米;二层平面亦为方形,每面仅一间,外周绕回廊,通面阔为4.20米;三层平面为六边形,每边长1.45米。屋顶为六角攒尖盔顶,宝顶为铸铁宝珠。各层均施腰檐,老角梁下有风铎。 一、二层外檐斗栱作五踩双翘,单栱计心造,当心间平身科出斜栱做成如意斗栱。三层外檐斗栱作三踩单翘。外檐斗栱布置疏朗,升斗作法正规,底部无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16)

,出翘卷杀弧度较长。平板枋和阑额的断面窄扁。 苍颉庙 位于白水县史官乡,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据庙碑记载,东汉延熹五年(162)即具规模,以后宋、明、清等朝都曾修葺。 苍颉庙为祀祠建筑,座北向南,门前有砖砌照壁一通。庙门为过街楼式,五间三券洞,现仅存砖券台座,门楼已毁。紧贴门庙东西各有戏楼一座,均为硬山顶。戏楼东西现有砖窑供庙人员居住。庙门北为前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无门窗。殿后又有一院落,左、右为钟、鼓楼,向北为中殿,面阔为五间,进深三间,殿前有“报厅”及东西厢。,再北为寝殿,殿阶较高,面阔五间,带前廊,两梢间为穿堂。前檐柱为石柱,“侧脚”、“生起”明显。斗栱用材不大,形制古朴。经穿堂通至后院,紧邻后殿为苍颉墓,周围筑以八角墙垣。庙内保存历代碑刻数十通,原庙内汉刻苍颉庙碑已移入西安碑林收藏。 留侯祠 俗称“张良庙”,位于留坝县城北约15公里的秦岭太白山南坡紫柏山麓,始建于东汉,隋、唐、宋、明、清均曾重修、扩建,现存庙宇是清代建筑。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17)

留侯祠共有6个院落,150余间房舍。祠门北向,前有照壁。门为砖砌三间三楼牌坊,高约19米,中辟券门。入门有跨水木桥,名“进覆桥”,桥廊为四檩卷棚,长8.6米,宽3.65米。 桥头为大山门,名“保安观”,面阔三间,硬山顶。入门为一道观大院,东西有六角攒尖顶钟、鼓楼,正殿为“三清殿”,面阔三间,歇山顶,带前廊,其左右朵殿均为三间硬山顶。大院东厢有“东华殿”居中,南北两侧为“云水堂”和“十方堂”,均为三间硬山顶;西厢为三间硬山顶;乙山门居中,南北为“娘娘殿”和“观音殿”各一间,均为硬山顶。三清殿院中有八角盔顶的“灵宫殿”。 入乙山门即为座西向东成二进院落的留侯祠院,前为拜殿及南北寮房,后为大殿及南北客堂。拜殿三间硬山顶,大殿三间歇山顶。大殿北侧有北花园,西面山坡上“上官厅”,三间硬山顶;东面有“下官厅”,三间悬山顶。上官厅南侧坡上有一六角盔顶“拜石亭”,由此向西北又有方形歇山顶“回云亭”。 祠院南侧又有偏院,西为“方丈院”,东为“吕祖殿”,“仓神殿”及斋堂。穿过方丈院,有南花园,园中有池,中心是一六角攒尖顶小亭。花园东、南两面廊舍与西面二层五间的“五云楼”围成院落。 由北花园过回云亭上山,经曲径盘道六层至“草亭”,再上十六层至“授书楼”,楼取黄石公向张良授书之意。楼为重檐方形歇山顶。留侯祠建筑,一式青砖、灰小瓦,小式大木结构,规模大小不一,大者三间,小者一间,硬山顶居多,歇山收山较大,几近于一间,形制简朴。屋顶为镂空花脊、柱间木雕花板、檐彩画,表现出陕南地方风格和道教建筑特色。 船帮会馆 又名“明王宫”,俗称“花庙”。位于丹凤县城西南隅丹江北岸。船帮会馆是船夫和搬运工集资修建。现存建筑戏楼,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大殿建于咸丰九年(1859)。戏楼座北向南,面临丹江,为青砖砌筑的三间五楼式牌坊门,门额上竖刻“明王宫”。船夫们供奉明王,以祈求行船平安。戏楼北为戏台,台口上横额书“和声鸣盛”和悬挂斗匾“秦镜楼”,两侧有楼,供戏班换装用。戏台顶为斗八藻井,可产生共鸣效果。戏楼的牌楼门墙面、墙头、檐口、屋顶和屏风山墙等,为青砖粉墙黛瓦,墙头、屋顶用各色瓷片、玻琉镜片镶嵌成龙或其它图案。戏楼长达36、进深11、台口8米。在戏楼台口上部的木雕十分精美,有山川河流、楼台庭院、车马船舶、花草树林、鸟兽虫鱼和士农工商等。其中人物雕刻有樵夫负薪、耕夫赶牛、映雪读书、赤壁夜游,二龙戏珠、凤凰展翅等内容。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18)

60年代和1988年,陕西省文物局两次拨款,对船帮会馆戏楼、大殿进行了全面维修。 孟店民居 位于三原县城西北5公里的孟店村,是清代道光年间孟店村的巨商、官拜乾议大夫刑部员外郎江苏司行走周梅村的私人宅第。初建于清代嘉庆年间,道光初年,宅院共17院,清末,回民起兵,在兵乱中烧毁了16院,现仅存一院。 孟店民居建筑期东西宽13.8、南北进深71米,面积979.8平方米,由门楱、抱厅卷蓬、客厅、退厅、前厢房、后厢房、后楼等五栱二平四进院落组成,共有房舍35间。 门楼居中开阖,为五间二层楼房,门额上高悬“主政第”匾额。进门迎面立一垂莲柱大屏风门,东西有偏门,西偏门旁有上马石。屏风门两边南墙上有精美的砖雕“大禹放牧”、“鼠吃葡萄”等图案;进入二门后为主要院落,两侧各为四开门、三架梁带前廊的厢房,厢房门窗隔扇皆为硬木镂花雕刻,裙板上分别雕有“耕、樵、渔、读”、“长安八景”、“八蛮进宝”等五彩图案。正面为三大间堂,五架梁带后廊。接着就是五开间五架梁带后郎的大厅。前堂和大厅的门窗隔扇上雕刻有“郭子仪拜寿”、“岳母刺字”“忠孝节义”故事木雕和象征“福、禄、寿、喜、”的木雕图案。院内侧墙上的砖雕有“鹭鸶戏莲”、“凤凰戏牡丹”等。大厅厅柱上悬挂楹联一幅:“燕翼贻谋堂上箕裘绵福荫,凤毛济美阶前兰桂发奇英”。五间大厅之后为宅主之居所,东西厢房各三间带前廊,后楼房为五间二层楼房,三架梁带前廊,进深5.9米,建在青石叠铺的高台基上。后楼房正中檐下,悬挂着宅主周梅村于道光十五年(1835)自题的“怀古月轩”木匾一块。 孟店民居具有中轴贯通,左右对称,厅堂并列,庭院深遂等传统建筑的特点,特别是砖雕、石雕和木雕艺术,表现出建筑工匠的精湛技艺。 孟店民居在1951年“土改”时,整个建筑被分给了11户农民。1953年陕西省文管会派人购回,由三原县代管,后辟为“阶级教育展览馆”对外开放。1988年成立孟店民居文管所。1988年至1993年,陕西省文物局先后拨款,维修加固了前、后厢房、东西山墙、前堂、大厅、后楼以及排水、围墙等。 蕲王庙 位于绥德县城南5公里的一步岩,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封蕲王)而建。道光二十年(1844)增建石牌楼一座。 正殿1984年修建,是一孔高大、宽敞的石栱窑,中有韩世忠的坐像。正殿对面有乐楼一座,西侧竖立着一座精致的石碑楼,上端的横额分上下两段,上段书“宋韩蕲王故里”,下段书“中兴佐命”,两面相同。正面石柱上刻着一幅对联:“恢复中原,志同诸葛;再扶宋室,功迈汾阳”。背面的对联为“东南半壁仗孤撑,至今江水滔滔如闻鼙鼓;西北一天崇血食,抚此山川郁郁隐护风雷”。 蕲王庙前还立有清代碑石4通,记载着韩世忠抗金卫国的英雄事迹。 大兴善寺 位于西安南郊的长安路西侧。创建于晋武帝司马炎泰始至泰康年间(265—289),原名“遵善寺”。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印度僧人那连提黎耶舍、闍翔那崛多和达摩笈多先后来长安传授“密宗”,住在此寺内,翻译佛教经典59部287卷。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四年至八年(716—720),有号称“开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和尚等先后来大兴善寺传授密宗。不空和尚在这里曾译出佛教密宗经典500余部。因此,这里便成为隋唐时代长安城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史称“招提之盛,甲于海内”,成为中国佛教密宗的发祥地。 大兴善寺在唐武宗李炎会昌年间(841—846)灭佛时被拆毁。唐代以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僧人云峰禅师重修殿堂和钟楼;清代顺治五年(1648),僧人麸斋修建了方丈,大雄等殿;康熙二十四年(1685)憨休和尚重修山门和大佛殿,三十年(1691),约参和尚募修了方丈殿、廊及钟楼等。到了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因回民起义,大兴善寺的建筑多遭焚毁,仅幸存钟、鼓楼和前门。 1956年8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大规模整修复原。该寺现有山门、钟楼、鼓楼、金刚殿、大雄殿、观音殿、方丈殿和东西禅堂。寺内现存有宋代雕刻的檀香木千手千眼菩萨像以及清代康熙年间由西藏喇嘛向朝廷进贡的如来佛像等珍贵文物。 泾阳文庙 位于泾阳县城内,其始建年代无考,明嘉靖年间原有建筑毁于地震,知县钟岱重修。后在万历四年(1576)、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扩建。清同治元年(1862)再毁于回民军,同治四年(1865)、光绪十一年(1885)两次重修。此次重修时当地安吴堡周氏捐银4万两,所成建筑规模宏大,包括今泾阳县文庙小学等均在其内。 文庙现存戟门至大成殿一进院落。包括大成殿、戟门、乐房、东西庑殿等。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架椽,带前廊,歇山顶;前檐柱为方形石柱,梁架彻上明造,用驼峰、叉手、多雕饰;歇山转角做法用顺梁和扒梁;外檐斗栱出45°斜栱,昂嘴也做雕饰。戟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细部做法大致与大成殿相同。 1988年至1990年陕西省文物局拨专款25万元,加固维修大成殿、戟门东西庑殿。 鹿龄寺又名巴巴寺,伊斯兰教寺院,位于西乡县城西1公里处,清康熙年间,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为纪念太师祁静一而建,原由仙根寺、静思寺、鹿龄寺三寺组成,现仅存鹿龄寺。 鹿龄寺 南为一砖砌照壁,砖雕斗栱,后是四柱三楼木牌坊,正门后有月台抱厦和礼拜殿。抱厦房各一间,单檐卷棚顶,与殿毗邻。礼拜殿座落在宽大的台基上,平面方形,面阔与进深均为三间,重檐盔顶,外檐为七踩斗木共,疏密有致。各层栱翘作直角卷杀并斜向出跳。额枋多为镂空雕饰。 鹿龄寺是陕南地区现存最大的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寺。 周公庙 位于岐山县城西北7.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即《诗经》记载的“凤凰明矣,于彼高岗”处,唐武德元年(618)为纪念西周政治家周公姬旦修建。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扩建,形成了以周三公(即周公、召公、太公)献、寝殿为主体,姜嫄、后稷殿为辅,亭、台、楼阁点缀辉映的古建筑群,现存古建筑多数为清代中、晚期所建。 周公周的献殿和寝殿,均面阔五间,五架梁,硬山屋顶,屋脊饰兽、莲花等。召公殿、太公殿、后稷殿和姜嫄殿均为面阔三间、硬山屋顶建筑。乐楼面阔三间,二层,硬山屋顶。周公献殿前的亭子为四角攒尖顶,重檐。润德泉四周有石围栏,石柱和石栏板上分别刻有兽和花卉图案。1937年,程潜在周公庙东北隅建有别墅一座。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19)

周公庙院内现存唐、宋以来历代碑刻30余通,其中以唐大中二年(848)敕赐润德答诏和凤翔节度使崔琪奏状、谢表刻石以及韩愈、苏轼题词为最佳。 周公庙曾被陕西省档案馆占用,1985年至1993年,陕西省文物先后拨出60多万元的专款,加固维修了周公献殿、寝殿、召公殿、后稷殿、姜嫄殿及乐楼等。 诸葛亮庙 位于岐山县城南约20公里的五丈原台峁上,太白山北侧,座南向北。《岐山县志》载,始建于元初,明、清两朝屡有增修。 诸葛亮庙规模不大,现存建筑多为清代所建、有庙门、配房、两厢、献殿、钟楼、鼓楼、正殿、左右朵殿各一间。庙的突出建筑为院中的“八卦亭”,八角形攒尖顶。各殿柱额上均有牌匾楹联,建筑受勉县武候祠形制的影响。 1983年至1987年,陕西省文物局拨款30多万元对诸葛亮庙进行维修,修复了“棋亭”、“琴亭”等建筑。 丰图义仓 位于大荔县城东17公里的朝邑乡南寨子,是清末修建的一座储备粮食的民办仓库。 义仓修建在地势较高、向阳干燥处,座北向南,呈长方形,东西长133、南北宽83,高约8米,全部用大青砖环砌城垣。垣内四周列仓廒58洞,存取粮食,互不扰累。南壁洞开东西二门,中部照壁墙上镶着青石匾额,上刻“丰图义仓”四个楷书大字。仓顶以青砖铺面,平缓微有坡度,排水流畅,沿边砌以栏墙,西南有坡道登临,晒粮转运极为方便。仓外还修筑有城墙、壕沟、固若金汤。光绪三年(1877)关中大旱,清户部尚书朝邑人阎敬铭倡议修建义仓。于清光绪八年(1882)动工,十一年(1885)竣工,费白银三万余两。慈禧太后硃批为“天下第一仓”,与苏州的丰备义仓并重一时,驰名全国。朝邑人民为纪念修仓的阎敬铭,在义仓西邻建“阎公祠”。 丰图义仓至今仍作为粮仓使用。 骡帮会馆 位于山阳县漫川关镇的中街,座北向南,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至清光绪十三年(1887)始竣工,历时5年,由陕西、山西和河南的骡帮共同出资修建。 会馆由两部分组成,东为关帝庙,西为马王庙,合称骡帮会馆。现存大殿、献殿、厢房、戏楼、占地面积3330平方米。 关帝庙大殿、献殿与厢房组成四合院,中为天井,院中四面台阶均用大青石条磨光对缝砌筑,天井中用石子拼砌团花图案。大殿与献殿面阔三间,11米,廊深2.75米。柱高10,直径0.35米。屋顶结构为十一架梁,屋面为五脊硬山,马头墙。殿前横额枋深雕蔓草变形双凤朝阳纹,横额枋与平板桥之间饰万字花格,柱头饰花平子。屋内梁与驼峰、柱头均浮雕花卉、瑞兽、戏剧人物故事。大殿前装石门坎并浅雕花纹饰,门窗隔扇均通饰各种花格,更显得富丽堂皇。 马王庙建筑式样同关帝庙,中有隔墙一道。 关帝庙戏楼通高11.79米,为九脊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13.1米,进深9米,台口宽6.8米,两次间各为3.15米。横额枋雕三组人物故事,额枋上饰两道花格,装封面板,板左右雕万字花纹,纹上饰暗八仙。柱与下翘檐结合部和三角裙板上浮雕两个画面,左为“牧童遥指杏花村”,右为“江枫渔火对愁眠”。按檐处饰檐轩。舞台用厚0.30米木板铺砌,藻井用旋式檐轩刻顶,中饰八卦太极图。 马王庙戏楼通高11.88米,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11.2米,进深9.64米,舞台宽6.7米,两次间各为2.2米,舞台用0.30米大板铺砌,藻井为八角形。 骡帮会北50米是北会馆,南20米为武昌会馆。 考院 在蒲城县城东槐院巷,是清代晚期科举考试的场所。 清代光绪十七年(1891),蒲城县令张荣升为了方便本县考生,建此考院,购王氏庄房两院,街房一院,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月建造。工程花银12200余。 考脘庑北向南,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幽雅大方,既保持了我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又不同於一般的民居建筑。门蹲石雕刻精美,门房檐下有镂空雕飞龙、牡丹花等装饰,大门外的“八”字形砖墙上,有砖雕“凤凰展翅”、“金鸡报晓”、“猿猴攀枝”和“老鼠拉葡萄”等;进入二门,迎面是一道可以启闭的木板影壁,东西两侧上一字摆开的考试“号舍”,每侧12间,共有24间;庭院后一圆门,两侧各有一隶书砖额,南书“腾蛟起凤”,北书“紫电青霜”。圆门北面是考院的主体建筑“论秀堂”,面阔五间,硬山式砖木建筑;堂后有东西厢房各五间,内堂三间,西侧有“浴室院”。 科举制废除后,考院改为蒲城县高等小学,现为东槐院小学。 彬县城隍庙 位于彬县县城东街,始建年代无考,明清时曾修建戏楼。 此庙座北面南,自南而北依次有庙门、神路、戏楼、钟楼、鼓楼、东西厢、大殿、寝殿及两侧配殿。其戏楼与两侧建筑的组合颇具特色。戏楼南为砖结桕券门,北为戏台,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楼两侧对称接建斜向的过街楼。楼上下二层,底层三间,明间为门道,两次间为小房,楼上各为三间小房,直通戏台。过街楼两侧又与钟、鼓楼相连成一组建筑。戏楼南面屋面为重檐歇山顶,北面为三重檐。钟、鼓楼为四角攒尖顶。 七星庙 又称吴天宫或无梁殿,在府谷县孤山堡北门外约1公里,始建年代无从查考。七星庙有正殿、殿外券棚和前院厅殿等。正殿宽约10、进深约9米、高约13米,内部为八面形,层层合扰,由大而小,最后用一砖收顶。券棚宽约10,深约4、高约5米。正殿与券棚都开辟三个门洞。前院厅殿宽约8、高约7米,两边圆祠顶部中间四角向内收缩,也是一砖收顶。全庙建筑,从外表看,与普通庙宇建筑相同,但内部结构奇特,融合了西北少楼民族的营造风格,为研究我国民族建筑不可多得的资料。 1983年,陕西省文物局拨款6万元,加固维修吴天宫和厅殿等。 金台观 位于宝鸡市区北部趵陵塬上,南距火车站0.5公里,始建于元末明初,为明代辽东道人张三丰修道处。《明史·方伎》记日:“太祖敬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1392)遣使觅之不得,后居宝鸡之金台观”。 金台观建筑总体布局依山就势,主要建筑沿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现有玉皇阁、三清殿、八角亭、三丰洞等。 玉皇阁为二层楼阁,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梁,四周围廊,底层外檐斗栱为三踩出单昂,二层外檐施三彩如意斗栱,出昂瘦削尖曲。整体结构采用通柱做法,二层施腰檐平座。

陕西古建筑的特点(陕西明清古建筑有哪些)(20)

三清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外檐斗栱为三踩出单昂。 三丰洞为黄土窑洞式的寝祠,采用发券起箍的做法,洞内有供台、塑像等。洞前建有木结构半歇山顶披檐。洞两侧还飞天、姜嫄、药王诸洞祠。 建国后人民政府曾多次拨款维修金台观古建筑,后又将此建为宝鸡市博物馆。 重阳宫 位于户县城西10公里祖庵镇北,是元代全真教的著名圣地,全真教祖师王重阳修道之地。 全真教祖师王哲,号重阳,今咸阳大魏村人,金大定十年(1170)庚寅卒于开封,大定二十年马丹阳等将其葬于祖庵,并于宫内修建大厅,亲书“祖庭心死”,从此各方门徒称之为“祖庵”。金章宗承安四年(1199)改称灵虚观。元太宗十年(1238),赐王哲为重阳真人,改灵虚观为重阳宫,后又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并增建殿阁楼台,明清两代多次修葺。 重阳宫在元代最盛,为全国72路教徒的总集合点,当时有道士近万人,内有成道宫、重阳宫、玉皇宫、北极宫等,殿堂约5048间,范围东至东甘河,西达西甘河,南抵终南,北近渭河,并拥有大批佃农及朝廷派来保护宫殿的3500名兵丁。 1949年后,重阳宫仅存老君殿、灵官殿、祖师殿。“文化大革命”中,老君殿又被拆除。 现在的重阳宫,又称“祖庵碑林”。是1959年至1963年户县文物工作者在原重阳宫范围内的北极宫遗址上将散落的碑石集中于此而成。1979年成立祖庵碑林文管所。从1982年至1990年,文物部门先后征地13亩,投资100多万元,修建了碑廊。1983年翻修了“灵官殿”,增建了偏门,1986年新建仿清牌楼式山门,1990年户县人民政府和台胞黄胜德共同投资20万元,在碑林厅北修建了一座琉璃塔。 碑林主要保存有30余方汉、蒙文元、明以来碑刻,1962年集中移至玉皇殿旧址,1973年建房11间妥为保管。其中“大元敕藏御服之碑”和“皇元孙真人道行碑”最为珍贵,前者为赵孟頫年青时所书,后者为赵晚年时书,系有“小赵”、“大赵”之称。 王重阳墓在北极宫西北约80米处,即原祖师殿旧址,“文化大革命”中被挖。 古汉台位于汉中市博物馆内,相传这里曾是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的宫殿遗址,宋以后,为汉中府署官员的游乐场所,并增建亭台楼榭“天汉楼”(今望江楼)等,明时建“桂荫堂”,即今后院中庭,明弘治中,知府周东在前院开“镜吾池”,建“洗心亭”,清于东北角建“清晖亭”,清末民国初年建“东华厅”,民国十五年(1926),阮贞豫又建“竹林阁”,并置碑嵌于内。 汉台高8米,面积7000多平方米,周围台垣高耸,砌以砖石,上有女墙,气势宏伟。台上现存望江楼及石鼓、铜钟等文物古迹。今望江楼为民国四年重建,上下三层,高约17米。楼由中央主体和两侧附属建筑组成,一、二层平面呈八字形,主体阔三间,底层三面有围廊;顶层后檐柱利用下层金柱,前檐柱又利用下层檐柱,平面呈“T”形。楼顶中央为四角攒尖顶高起,两侧稍低插入庑殿顶,其下又插入歇山顶及腰檐结构内。1980年至1992年,陕西省文物局多次拨款对其进行加固维修。 八仙庵 位于西安市东关长乐坊北侧,是唐代南内兴庆宫遗址的一部分,亦称为“八仙宫”。元顺帝妥帖木尔至正年间(1341—1368),西安王奏请敕修,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建八仙殿,后又增建雷祖殿。清康熙十四年(1675)、嘉庆十二年(1807)又两次修葺,增加了吕祖、太白诸殿。 山门是一座三开间青砖建筑,歇山式屋顶,每间有一券门洞。山门外原有照壁,上刻“万古长青”四个大字。钟鼓楼分立左右。山门和钟鼓楼是清代晚期建筑,“文革”中拆毁。由山门至后殿可分三进院落,并有东西两个跨院。第一进有灵官殿,面阔五间,为硬山式砖木建筑;第二进有两座殿,前面一殿三间,后有一殿五间,均为硬山式砖木建筑。后面大殿内塑有“八仙像”。正面殿门上原悬挂有光绪皇帝书写的“宝录仙传”四字匾额。第三进大殿为斗姥殿,面阔三间,硬山式建筑。殿门正中悬挂有清代慈禧太后那拉氏所书“洞天云籍”四字横匾。斗姥殿的东西两侧为跨院,也叫偏院,东跨院有吕祖殿、太白殿、药王殿,这三座殿均面阔三间,硬山式建筑。吕祖殿内塑吕洞宾彩泥像。药王殿塑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像。西跨院为监院,是道士住所。自山门至第三进院落,两旁各有厢房18间,分作客室、住客之用。 八仙庵于1952年重修。“文革”中庵内建筑塑像匾额等遭到很大破坏,建筑曾被地方工厂占用,现工厂迁出,一些被拆毁的大殿建筑也在逐年进行修复。 杜公祠 唐代诗人杜甫的祠堂,位于长安县韦曲镇东南的少陵原畔,《关中两朝文钞》记载,祠为明代嘉靖五年(1526)建,万历五年(1577)和康熙四十—(1702)曾两度修葺,乾隆末旧祠为火所焚,嘉庆九年(1804),一些文人学士集资再建,后又两度重修。1960年,对祠内建筑进行维修,并成立了杜甫纪念馆。1981年,陕西省文物局拨出7.2万元专款,对杜公祠的享殿、厢房、大门及环境,进行了维修和复原。 杜公祠分前后两院,前院右侧为陈列室,中间院内有一古槐,后面是杜甫享殿三间,硬山式建筑。殿内陈列杜甫泥塑坐像、“杜甫在长安行迹图”、“杜甫世系表”、“杜子美年谱”、“杜甫生平足迹图”以及名人题词刻石照片等。 享殿西侧,碑廊上镶有明清时代重修祠堂碑记六通。享殿西侧的陈列室,陈列多种杜甫诗刊本。 万佛楼 位于榆林城内,始建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民国五年(1916)被火焚毁,七年(1918)重修。 万佛楼下有长29.6,宽18.4米的过街楼台,以砖砌成,中有十字券洞与街道相通。洞高、宽各5米,内有阶梯可至台上。 万佛楼的主体建筑为观音殿,面阔三间,阔约11米,周有回廊,高两层,位于台面中央,将台面分为南北两院。北院有东西配殿,各三小间,南面亦有东西配殿各三小间及铁幡杆、铁狮各一对。观音殿东面通往神堂,原有木牌楼一座,现已毁,仅存柱础石。 1988年至1992年,陕西省文物局先后拨款8万余无,加固楼基座,翻修并彩绘油漆了观音殿等。 钓鱼台 位于宝鸡县磻溪河畔的伐鱼堡南,北距县城15公里。钓鱼台实为磻溪水旁的一块巨大岩石,石上有似双膝跪坐痕迹。石下激流直泻,浪花四溅,谓之“云雾潭”。传姜太公曾在此钓鱼,故称“钓鱼台”。台西有太公庙、南有武吉洞。传说武吉为磻溪樵夫,与姜太公相善,后将姜太公荐与文王。台北又有一巨石高约3米,上刻“孕璜遗璞”四字,其顶高大平坦,底小而尖,耸立于沙石之上,名曰“大鹫石”。太公庙和文王庙均面阔三间,清代硬山式建筑。太公庙西有文王庙,东有三清殿,庙已毁,殿尚存。1984年至1992年,陕西省文物局拨款30多万元,进行加固维修。 东湖 位于凤翔县城东南,兴建于北宋仁宗嘉祜七年(1062),由当时被贬为凤翔府判官的北宋文学家苏轼主持兴建,总面积为57,6万平方米。湖以桥为界,分南、中、北三部分,自南而北有会景堂、鸳鸯亭、春风亭、宛在亭、君子亭、小桥亭、断桥亭。沿湖有一览亭、来雨轩、洗砚亭、望苏亭、不系舟、苏公祠和牌坊等。湖北岸有苏公祠喜雨亭、凌虚台等。上述园林建筑多为民国和近几年重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