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1)

阳泉市城区位于山西省东部、阳泉市中部偏南,东、南与平定县相接,西与阳泉市矿区相邻,北与阳泉市郊区接壤。2017年5月开始,阳泉市城区整建制托管郊区义井镇及所辖的14个行政村,托管后城区面积由14.77平方公里增至55.88平方公里,人口22.9万,下辖1个镇、6个街道,14个村、50个社区。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2)

城区是阳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市的商贸、物流、信息、金融中心,东、西距河北省会石家庄和山西省会太原均为100余公里,是京、津、冀及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辐射的重要通道。

地形多样 四季分明

阳泉城区地处桃河中游,属河谷及丘陵地形,地势西高东低,构成阶梯地貌,坡山重叠,沟谷起伏,形成错综复杂地形。全区最高点为老牛山(南山),海拔744.4米;最低处白羊墅桃河谷地,海拔为631米。桃河横贯全区,西入东出,把带形小盆谷天然地分割为两半。盆谷南北两侧,环山小丘合抱。土丘土峰多系南北走向,相互连结,形状各异。盆谷铁路石太线东西穿越,与桃河并驾齐驱,亘古历史与现代文明共美。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3)

城区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寒冷少雪。年日照2696.3小时,年平均气温11.2摄氏度,年平均无霜期172天,平均降水量564.2毫米。

区位优越 历史悠久

阳泉城区地处铁路石太线之中段,扼晋冀两省之要冲,虎踞太行,雄视华北,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境内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发达,太旧高速公路与辖区相接,石太复线电气化铁路横贯东西,阳涉和阳盂铁路纵贯南北,公路交通四通八达。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4)

石太线

城区属地历史悠久,境内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区境西南部的枣园等处出土的人工打制的石器,为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距今约10万年以上。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5)

阳泉火车站旧址

城区辖境原属平定县。20世纪初还是一片风沙迷漫、乱石纵横的荒滩,名曰“沙江口”。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太铁路铺设到此并设阳泉站。随着采掘业和运输业的日益兴隆,行商坐贾云集于此,开店设铺,阳泉站区遂成为晋东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至解放前夕,阳泉站区尚不足1平方公里,街道总长也仅1公里有余,且为土路,住宅多系低矮的土石平房,总人口不足两万人。民国36年(1947)5月2日,阳泉解放,随后设阳泉市,下设一、二、三区党的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同年7月,一、二区合并为阳泉市一区,先后改称阳泉镇、三区、站上区,至1969年1月称城区至今。

古迹众多 革命老区

阳泉城区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厚。区内古迹众多,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小河古村、大阳泉古村以及禅岩寺、新泉观、蒲台庙遗址等。小河古村、大阳泉古村内分别坐落着石家花园和 郗家院、 张穆故居。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小河古村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6)

位于义井镇,是一个有着1600余年历史的村庄,2003年被列为山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背山面水,绿树蔽荫。整个古村落淳朴平和,恬淡宁静,有古朴、自然、原始之美。小河村保存了相对完整的历史遗存,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这里有明、清、民国各个时期的建筑共计18.3万平方米,传统院落178处。建筑类型非常丰富,其中寺庙有关帝庙、观音庵等,祠堂有石家祠堂、李家祠堂、窦家祠堂等,商业建筑有当铺、商铺、醋坊等,代表性的大型宅院有石家大院、李家大院、石家老院等,这些建筑主要为砖木结构房屋和砖石结构的拱券式窑洞。

石家花园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7)

位于义井镇小河古村,是中国近现代著名作家石评梅的故居。石家大院始建于清雍正年间,位于村西口的山坡上,坐西朝东,背山面水,建筑风格独特,集北方之雄与南方之秀于一体。整个大院院中有院,院上有院,院中又有园。院中有窑洞65眼,起脊房112间,仅住宅面积就达1万余平方米。屋面清一色硬山式,石雕、砖雕、木雕“三雕”艺术精美绝伦,造型栩栩如生。院中专辟一处既有书房、绣楼、颐神斋,又有小桥流水、假山鱼池、凉亭游廊的玲珑小花园。因此,石家大院亦称石家花园。石家大院墙高院阔,高楼门,深门洞。主宅由21个小院组成,大院有前后大门9座。小院间由72道过门相连。72道过门一开,院院相通;过门一关,各小院自成一体。 从进院的第一个台阶算起,要登76级台阶才能到达最高处的正房。建筑层次丰富,自山下向上望去,建筑层层叠叠,布局完美;自山上向下望去,整个小河村尽收眼底,青山绿水环抱。大院中的一组组小院,呈阶梯分布,从下而上分别为含清堂院落、三元堂院落、明远堂院落。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阳泉古村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8)

位于义井镇,是保存比较完好的“城中古村”。2010年,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确定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现存古村面积25.5万平方米。古村北依朝阳岭,南临漾泉河,西靠狮脑山,周边环山抱水,村内泉水丰富。古村的空间格局,由1条主街和24条支巷共同组成。主街古称阳泉街,东西走向,东起东阁,西至西阁,总长334米,街面以洗面砂石铺砌。沿街两旁错落有序地排列着明清商业店铺40余家,所有店面院落建筑风格统一,一色的砖木结构房子,一样的一脊两首、猫头滴水,并有精美的砖雕和木雕点缀门面,是明清时期晋东远近闻名的商业闹市。古街巷是这座千年古村的骨架,街街相接,巷巷连环,由此连通全村99座民居院落。

郗家院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9)

亦称魁盛号大院,是清代平定州巨商财东郗森之及其上五代号主的豪宅。大院坐落于大阳泉古村北岭坡前,依山势而建,宅前有天河沿沟盘宅东流,占地面积8075平方米,建筑面积3514.75平方米。院墙周长200米,高6.67米。围墙内有19套院落,包括居于中位的主院、戚房院8座,东西偏院、旁院6座,南北花园、林园2座。

张穆故居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10)

位于义井镇大阳泉古村。亦称“张家花园”,改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2006年4月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清代著名爱国思想家、地理学家、书法家、编辑大家张穆及其祖父张佩芳、父亲张敦颐三代名人的故居。宅院坐北朝南,背靠阳泉古街,抱水而居,16院连片,占地面积11375平方米,建筑面积3801.61平方米,有窑洞16间,瓦房78间,平房6间。现存主要建筑物由主套院2座、大四合院3座以及前后花园、鱼池、漾泉井、张家祠堂等组成,至今仍延留着书香艺雅、林荫泉塘的景致和气息。两座主套院布局大致相同,依东西两条轴线由南至北并列。

阳泉城区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境内有百团大战纪念碑(馆)、人民日报造纸厂旧址、阳泉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

百团大战纪念碑(馆)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11)

百团大战纪念碑(馆)矗立在阳泉城区西南5公里海拔1160米的狮脑山主峰上。这里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主战场之一。百团大战纪念碑(馆)于1987年6月30日建成,占地面积16665平方米,由山顶平台、北风垄、刀刃梁、将军垴4部分组成,是山西省首批党史教育基地和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人民日报造纸厂旧址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12)

位于阳泉市城区新建路北侧东营盘社区,面积162平方米,坐北朝南。 民国37年(1948)5月,人民日报造纸厂从河北阜平县田子口村迁移至今阳泉城区东营盘。《人民日报》曾于民国37年6月15日至民国38年3月在阳泉东营盘门楼院内出版印刷。

文化厚重 人杰地灵

阳泉城区文化底蕴厚重。建区以来,它以“山连四海、城藏大气”的博大胸怀,不断塑造着包容、奉献、乐观、进取的品质,不断创造着自信、豁达、昂扬、向上的精神财富,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的精神品质与文化神韵。剪纸、布老虎、评说等散发着地域特色,令人心驰神往、回味不已。近年来,城区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进经济文化强区建设,启动“乡村记忆工程”,在小河古村、义东沟村、大阳泉古村设立民俗文化博物馆,举办民俗文化展,展出了大量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化产品,展现了城区厚重的文化。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13)

剪纸

城区地灵人杰。这里是我国近现代著名作家、“民国四大才女”石评梅的祖籍地。 石评梅积极投身反帝反军阀活动、女权运动、文学创作和教育教学活动,26岁因病逝世,一生短暂而辉煌。民国时期梆子花旦商文斌,艺名“五月鲜”,不仅艺业精湛,而且待人宽厚。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14)

张蕾

当代名人有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节目主持人张蕾,中国著名射击运动员、2012年伦敦奥运会射击男子50米手枪季军王智伟,暴风科技创始人冯鑫等。

商贸发达 日新月异

阳泉城区商业兴旺发达,是阳泉市的商贸中心和晋东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大型综合商场鳞次栉比。老牌商场阳泉百货大楼、华联商厦,新兴商场北国商城、天利购物广场、沃尔玛超市、华龙超市等吸引大批顾客,日均客流量大。辖区沃尔玛超市是沃尔玛集团公司在山西布局的7大门店之一,在全省居重要地位。各类小商品批发市场星罗棋布,商品琳琅满目。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15)

沃尔玛超市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16)

北国商城

近年来,阳泉城区区委、区政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和阳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实施三产强区、创新活区、环境靓区、惠民富区“四大战略”,全区各项事业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新成果、新变化,开启了城区转型发展的新征程。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201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5亿元,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5.77亿元,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8.59亿元,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7亿元,增长9.5%。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17)

桃河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17年,围绕“一景一路六村”整治重点,开展城乡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南大街、义平路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明显。2018年,深入开展“查处违法排污百日行动”和“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百日行动”,保持了环保整治的高压态势,效果明显。投入1100万元完成桃河城区段南岸下游、义井河、瓦窑坡排污明渠等多处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18)

南山公园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19)

阳泉市展览馆

民生事业蒸蒸日上。2017年,举办山西(评梅故里)楹联文化艺术节暨2017年阳泉市城区小河文化旅游周、中国·山西第五届传统杨氏太极拳国际邀请赛和2017中国·阳泉城区第二届体育舞蹈全国公开赛,满足了市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地域知名度和影响力。组建成立城区医疗集团,医疗一体化新格局初步形成。2018年区级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9%,同比增长32%。全年投入4000余万元对校园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投入140万元进行农村学校改厕,投入300万元建设城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史丽娟 赵程 )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20)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21)

阳泉市各县区规划(山西晋东门户商贸重镇)(22)

,